家人们,2025年11月汽车圈又有大动作。11月7日这天,海外媒体突然甩出一组全新纯电E级的路试谍照,这消息一发出来,各大汽车论坛直接炸锅,评论区里"大标换立标了吗""纯电版到底啥时候来"这样的问题刷屏不停。
这可是奔驰家族的"销量扛把子"啊,历经77年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600万台,在豪华中大型车市场里妥妥的老大哥。现在谍照一曝光加上新款已上市,业内分析师直言这是奔驰在玩一局大棋——既要用燃油版死守现有地盘,又要用纯电版抢占未来市场。
那问题来了,2026款E级和2027年的纯电版到底有啥看头?国产后还能继续"躺赢"吗?宝马5系和奥迪A6L会不会坐不住?今天咱就来扒个明白。
这"家族新造型"到底是啥?奔驰这次玩脱了还是赢麻了?
从曝光的纯电E级谍照看,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闭合式格栅设计配上临时照明单元,前保险杠用的是三段式布局,看起来就像一个庄重的商务车,有点向EQE系列靠拢的意思。但这不是单纯的纯电版故事,今年刚上市的2026款E级燃油版才是真正的主角。
2026款燃油E级在11月正式亮相了,北京奔驰一口气推出了11款不同配置,价格从42.99万元起一直到59.98万元,新增的E 260 L经典版彻底拉低了入门门槛,这对消费者来说可是个大消息。这一代E级最核心的变化在于搭载了第三代MBUX智能系统,配合高通骁龙8295芯片,整套系统的反应速度快到飞起,语音识别精度也比上代强了不少,用起来真的是丝滑顺畅。
更牛的是这套系统集成了L2+级别的DRIVE PILOT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在高速和快速路上实现导航辅助驾驶,支持自动变道、主动避让大车、智能匝道管理,说白了就是在特定路况下让你可以放开方向盘,车子自己会聪明地调整。相比上一代的老款车机,这简直就是天壤之别,用户体验升级不止一个档次。
国产轴距也在悄悄加长,从上一代的3079毫米升到了3094毫米,虽然只多了15毫米,但这意味着后排的腿部空间更富余了,中国消费者最看重的"老板座"体验被呵护得更周到。电源方面采用了48V轻混系统作为全系标配,高配版本还有插电混动选项可选,纯电续航预计能突破100公里,不仅经济还更环保。
而2027年要来的纯电版本就不一样了,这款车会用上GLC同族平台,搭载奔驰自家研发的eATS 2.0电驱单元,双电机版本综合功率能达到250千瓦也就是335马力,驾驶体验上会有质的飞跃。设计上会回归传统三厢造型,放弃EQE那种过于前卫的科幻风格,续航预计能突破800公里,这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安心。
从这两个版本的对标关系看,奔驰在燃油和纯电两条路上都没有妥协。燃油版就是要用大幅度的科技升级来挽留现有客户,纯电版则是摆明了要抢新能源的饭碗。这招叫"双线作战",看似分散火力,实际上是在两个市场都要赢。
奔驰为啥突然"加速电动化"?背后藏着哪些小心思?
要理解奔驰这步棋为什么这么急,得看看如今的中大型豪华车市场有多"卷"。2025年这个时间节点,德系豪华车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程度,宝马5系推出了新一代的操控套装,吸引了不少运动爱好者的目光,而奥迪A6L则走起了降价路线,最高优惠幅度已经达到17.78万元,全国售价最低能降到30多万,这简直就是在用价格说话。
宝马5系的起售价在43.99万元,终端优惠力度也不小,能便宜个8到13万块,落地价大概率在35万左右。而奥迪A6L的官方指导价虽然是42.79万元,但实际成交价已经跌到了30多万,这种价格战简直就是"杀疯了"。奔驰E级如果还在那儿等,肯定会被这两位老兄弟蚕食掉一大块市场。
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国内新能源"新势力"的豪华轿车现在也在虎视眈眈地看中大型车市场。蔚来的ET7、极氪的001这些新势力开的价格比传统豪车便宜,续航还长,科技配置也不弱,对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吸引力超强。如果奔驰再不拿出点真本事,这批从燃油向电气化迁移的消费者就会被吸走,那才是真正的伤筋动骨。
奔驰内部心里很清楚,豪华车市场的消费主体在发生变化。以前买E级的都是些成功人士、公务用车,他们最看重的就是"品牌脸面"和"舒适度"。但现在的问题是,年轻的潜在消费者开始入场了,这些人既要面子,也要科技感,还要环保属性,单纯的燃油豪华车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所以奔驰的真实打算就是用燃油版的"升级"来稳住现有客户,用纯电版的"新鲜"来吸引新客户,两手都要硬。
从技术投入看,奔驰对这个战略也是真金白银地砸了进去。第三代MBUX系统的研发投入和eATS 2.0电驱系统的自主研发,这都不是拍脑瓜子能做出来的决策,背后是几十亿元的研发费用。这说明奔驰不是被动应对市场,而是主动出击,想要在电动化时代彻底改写游戏规则。
业内分析指出,现在的豪华车市场正处于"燃油黄昏、电动黎明"的交界点,谁能在这个时间窗口里搞清楚消费者真正想要什么,谁就能笑到最后。奔驰的"双线作战"战略其实就是在下注——赌钱和未来都不放弃,这才是大厂该有的态度。
2026款E级加2027纯电版,真能继续"吊打"BBA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现实,因为摆在奔驰面前的事实是:不管燃油版还是纯电版,BBA的另外两家都已经动起来了。
先看燃油版的竞争格局。2026款E级的起售价是42.99万元,宝马5系是43.99万元,奥迪A6L是42.79万元。表面上看起来奔驰的价格有点优势,但实际上这个优势正在被不断侵蚀,因为奥迪的终端优惠力度那么大,到手价比奔驰便宜一大截。一个消费者走进4S店,看着落地价,奥迪硬生生便宜了10多万,这心理落差能想象吗?
但奔驰也有自己的杀手锏。第三代MBUX系统和L2+驾驶辅助在同级别里是最先进的,这套系统用过的人都说好,界面设计简洁直观,识别速度快,不会有那种"我说你听不见"的尴尬。再加上奔驰在品牌溢价上的优势,以及国产E级经过多年磨合已经积累起来的口碑,这些都是竞争力。3094毫米的轴距也保证了后排空间在同级别里数一数二,那种老板座级别的舒适感不是吹的。
插电混动版本的出现也为奔驰增加了灵活性,消费者既可以选择纯燃油版追求经济性,也可以选混动版追求续航,还能在两年后选纯电版追求前瞻性。这种差异化策略对付奥迪和宝马的"一刀切"方案确实有优势。
再看纯电版的前景。2027年下半年上市的纯电E级,虽然时间上比宝马i5和奥迪A6 e-tron晚了至少一年,但也有赶上来的机会。因为它用的是全新平台而不是油改电的套路,eATS 2.0电驱单元是奔驰自己研发的,不用依赖第三方。双电机总功率335马力这个数据在同级别里也是有竞争力的,续航突破800公里已经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快充技术有进步的话,用户体验会更好。
最关键的还是这个问题:消费者真的只看参数吗?不全是。品牌的积淀、设计的美学、内饰用料的讲究,这些东西是实实在在的,新能源车再聪明也替代不了。一个高管坐进奔驰E级的办公室用车,那种品牌气质是蔚来和小鹏目前还做不到的。正因为这样,奔驰的纯电E级虽然晚了点,但上市后的吸引力应该不小。
不过话说回来,奔驰确实犯了个战术错误——没有更早推出纯电版本。在宝马i5已经上市、奥迪A6 e-tron即将登场的时刻,再等到2027年下半年才出货,这个时间差会让对手抢走一大批想要尝鲜电动豪车的消费者。这批消费者买了新品牌之后,再想回头很难,因为换车周期少则三年五年,多则七八年,所以时间成本确实很高。
从全球市场看,奔驰如果能把这套"燃油+纯电"的双线战略执行好,确实还有机会重新界定豪华中大型车的竞争维度。但前提是把产品力真正做到位,车机系统要比竞品更好用,驾驶辅助要更聪明,电池续航要更长,定价要更有竞争力,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被对手抓住。
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2026款E级正式上市和纯电版谍照曝光以后,评论区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很多消费者的疑问和吐槽都挺有代表性。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2026款E级值不值得现在买?"这个争议特别大。有人说新增的L2+驾驶辅助和第三代MBUX系统值这个价,原本这套功能要加钱的,现在成了标配,这笔账算过来其实挺划算。但也有人说既然2027年就要出纯电版,那现在花42.99万买个燃油版,三五年后还能值多少钱?电池技术也在飞速进步,等纯电版上市以后,今年买的燃油版很可能就成了"古董"。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全看个人的消费规划。如果你是商务客户,用车周期长,对品牌忠诚度高,现在入手2026款E级性价比就不错,毕竟那套科技配置在2026年还是领先的。但如果你是年轻消费者,更看重环保和未来前景,那还是等等2027年的纯电版,虽然要多等一年,但一次到位可能更合算。
另一个常见的吐槽就是"这价格真的有竞争力吗?"很多人拿奥迪A6L来对标,一看终端价格差了好几万块,心里就不平衡了。但这里有个认知误区,就是把"指导价"和"成交价"混在一起了。奥迪A6L的官方指导价42.79万元,但实际上很多城市的成交价都在30多万,这是因为奥迪库存压力大,经销商为了冲量不得不降价。奔驰E级因为产能控制得比较紧,市场热度高,所以优惠力度就相对较小。
从长期看,选择哪个品牌真正取决于你看重什么。如果看重品牌价值和保值率,奔驰E级肯定更稳。如果看重当下的价格便宜,奥迪A6L确实更香。如果看重科技配置和驾驶体验,2026款E级的第三代MBUX系统和L2+驾驶辅助在同级里确实是顶级的。没有绝对的"最优选择",只有"最适合你"的选择。
还有人问"纯电E级一出来,燃油版会不会被冷遇?"这个担心其实是多余的。中国消费者虽然对新能源的热情高涨,但真正转向纯电的主要还是那些城市限购、限行的用户,或者对电动化有强烈追求的年轻人。还有大量消费者因为里程焦虑、充电设施顾虑,以及对燃油车长期可靠性的信任,短期内不会放弃燃油选项。所以燃油E级即使出了纯电版本,生命周期也不会太短,估计还能卖个五六年没问题。
也有很多声音在讨论"奔驰这样分散火力会不会反而削弱竞争力?"但业内人士的观点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这才是最聪明的打法。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同时推出燃油、混动、纯电三种动力选择,反而能覆盖更宽的消费层级,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比那种"非此即彼"的单一战略更灵活,风险也更低。
奔驰E级这次"双线作战",是冒险还是明智?
从2025年11月这个时间节点看,奔驰的"燃油+纯电"双线战略其实不是冒险,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明智的应对。
这个时代的豪华车市场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燃油时代积累的品牌价值、销售渠道、客户基础都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奔驰现在的"金饭碗"。但同时新能源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如果现在还坚守燃油阵地不动,五年后奔驰的电动化进程就会被对手拉开一大截,那才是真正的灾难。
所以奔驰的策略就是"脚踩两条船"——左手保住现在的市场份额,右手抢占未来的电动化红利。2026款燃油E级用第三代MBUX系统和L2+驾驶辅助来给现有客户一个"升级"的理由,让他们觉得现在买不吃亏,科技配置和驾驶体验都是领先的。2027年纯电E级则瞄准那批新兴消费者,用全新平台、自主电驱、长续航来展示奔驰在电动化时代的决心和能力。
但这个战略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执行力。车机系统得比特斯拉和国产新势力更好用,驾驶辅助得更安全可靠,电池续航和快充技术得让消费者放心,定价得有竞争力,交付速度得跟上产能。任何一个环节做砸了,再好的战略也是白搭。
如果2027年纯电E级能如期上市,产品力也确实到位,那奔驰就赌对了。因为这样一来,它就同时拥有了传统豪华车市场的话语权和新能源车市场的参与权,在竞争中就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但如果纯电版发布时间再延期,或者产品力不如预期,那奔驰这次的"双线作战"可能就会变成"兵分两路被逐个击破"的局面。
看长远的话,这次改革对整个德系豪华车阵营都有示范意义。宝马和奥迪现在也在走类似的路线,推纯电对标产品的同时保持燃油版的更新。这说明在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没有哪个大厂敢硬生生地放弃任何一个市场,因为转型成本太高,时间也太紧。
一句话总结,奔驰E级这次"双线作战"既是明智的战术选择,也是被迫的战略应对。在一个"新旧并存、油电共存"的时代,既要保住过去,又要抢占未来,才是豪华车厂商的生存之道。能不能执行好、能不能把产品力真正做到位,这才是决定奔驰能否继续"躺赢"豪华中大型车市场的关键。
最后的话就是,如果你现在正在40到60万元预算的豪华中大型车选择上犯愁,那就得仔细想想自己的需求。选2026款E级的话,你买的是当下最先进的技术和品牌积淀,确定性强。选宝马5系的话,你买的是一个品牌的整体实力和操控感受,性价比也不错。选奥迪A6L的话,你买的是最好的价格,终端优惠幅度确实大。要不要等2027年的纯电E级?那就看你对新能源有多少信心,对品牌有多少忠诚度。反正BBA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的红利也越来越大,没有绝对的"赢家",只有最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