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W拿下荣放,亏不亏?
最近,这话题在我朋友圈里简直成了月经贴。
好像选了荣放,就自动加入了“人傻钱多”俱乐部。
你说奇了个怪,买个代步工具,咋还演变成大型价值观掰头现场了?
就说我那发小老王,前阵子刚盘了一台探岳,那叫一个扬眉吐气。
L2级辅助驾驶,观景天窗,恨不得把配置单倒背如流。
可没俩仨月,就开始嘟囔堵车时车身跟得了帕金森似的,换个小小的传感器都得望眼欲穿。
你说,这又是何苦呢?
这事儿,可不能光瞅着账面数据。
没错,汽车网站上的销量榜,探岳的确比荣放更受待见。
但销量高就等同于普适性吗?
恐怕悬。
这就得聊聊咱们的用车场景了。
扪心自问,有几个人能把SUV当超跑使,天天体验那种肾上腺素飙升的操控感?
绝大多数人,还不是在拥堵的城市里龟速爬行,或者周末载着一家老小去郊外撒欢?
荣放那台2.0L自吸,搭CVT变速箱,动力是佛系了点。
但优点是丝滑啊!
在走走停停的闹市区,它那种润物无声的动力输出,可比涡轮增压那种一点就着的脾气,熨帖多了。
再说了,它还省油。
现在油价这行情,谁会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当然,肯定有人吐槽荣放内饰寒碜,配置乞丐。
这我承认,确实没探岳那么blingbling。
但说句实在话,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撑场面的。
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一年能临幸几次?
更重要的是,丰田的耐用性,那是深入人心的。
我有个在汽修厂混饭吃的朋友,他说修大众车,一年到头都焦头烂额;修丰田车,就轻松多了,大部分都是常规保养。
你想想,谁愿意隔三差五往修理厂跑?
这就像处对象,有的人就好比浓妆艳抹的,觉得带出去倍儿有面儿。
但时间久了,你得变着法儿地哄着,闹心不闹心?
有的人就好比素面朝天的,虽然不抓眼球,但朴实无华,能跟你同甘共苦。
更扎心的是,三年后,二手车市场见分晓。
荣放的保值率,那可是出了名的坚挺。
到时候,探岳的车主,估计只能抱着跳水的车价在角落里画圈圈。
有些人可能会说,都掏了12个W了,干嘛不添点钱上国产新势力?
或者咬咬牙分期搞个BBA?
这话听着有道理,但关键是,每个人的诉求不一样啊。
有的人就图个科技感,有的人就爱慕虚荣。
而我,只想图个省心,害怕跟修车师傅打交道。
荣放,就是我的最优解。
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
说一个开宝马的哥们,天天在朋友圈里炫耀他的车有多牛。
结果有一天,他突然艾特我:“在线求助,谁知道哪家能大修发动机?”
所以啊,选车这事儿,真不能随大流。
别人的蜜糖,兴许是你的毒药。
最要紧的是,摸清自己到底想要啥。
当我们一味地将“高配置”、“强动力”奉为圭臬时,是否忽视了车辆的可靠性、经济性,以及与自身需求的契合程度?
那些diss我买荣放的人,或许并不知道,当他们的车机卡成PPT,被迫重启N次时,我的丰田可能还在4S店免费更换雨刮条呢!
或许,所谓的“值不值”,压根儿就不是一个客观命题,而是一种主观感受。
就像穿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心里有数。
12个W拿下荣放,也许不是最完美的,但起码,它给我的感觉是稳妥。
而这种稳妥,远比那些华而不实的配置,更让人心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