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卷营销,发布会争流量,消费者看质量

黑色玻璃幕墙下,灯光如手术刀般划亮整个发布会现场,薛海涛手拿话筒,在“唯一”与“最特别”的海报前踱了一步,忽然冲着台下媒体发了一通“灵魂拷问”:为什么我们的车,越来越像是在卖功能、卖概念,而不是卖车本身?台下有人轻笑,有人低头,有人翻着手机直播弹幕,像极了一场“公开审判”与“无声自嘲”的混合。

假如你是现场的媒体人,此刻会不会有点尴尬?会不会在心里嘀咕一句:难道连上汽也被迫开卷了?还是说,这不过是职业吐槽,风口浪尖上的一片自救?

我作为一名冷眼旁观者,穿过轰鸣的营销口号,只能用证据链理一理这场“车圈疯潮”。让我们翻回去年,小米SU7高调入场,没等动力和安全测试的数据尘埃落定,先定个“百万以内最好看、最好开的车”人设。华为问界M9也不甘示弱,“空间最优”“智驾最强”,仿佛中国的马路下个月就要变成无人科幻片现场。技术参数变成了口头禅,功能演示一列“无敌”,背后的事实却“马赛克”得厉害。

而上汽这些传统车企,原本讲求系统、稳健,靠的是技术口碑和售后承诺。忽然之间发现,行业打法全变了,谁不讲故事谁就上不了热搜。被万众瞩目的发布会,逐渐变成了一场话语权抢夺战:谁是最好?谁是唯一?谁敢讲得最离谱?车企们冲上数据高地,一边担心“遥遥领先”唬人,一边又怕自己被“创新”两字踢下牌桌。

不好意思——这并非独属于新晋玩家的“营销罪状”。翻翻历史,早年间美国三大车厂,各自号称“最安全”“最环保”,连座椅都能玩出“行业首创”的标签。至于特斯拉,马斯克本人就是“吹牛界劳模”,自动驾驶从功能预告到事故现场,得出一个最可信的结论:营销里的“唯一”,有时比仿真驾驶还虚拟。

这些“唯一”“最特别”的标签,本质是注意力的争夺战。谁都知道,普通人选车的时候,听得最多的还是那句“你看续航靠谱不?”“坏了修起来方便不?”“要不要交智驾买断费?”但发布会那一刻,仿佛谁不喊一嗓子“独家创新”,就怕隔壁品牌抢光了流量。于是,营销变成了情绪消费,产品变成了配角。

薛海涛的发言,既是行业人对“理性”的珍惜,也是对“流量时代”的无力环视。上汽不会真的“被带坏”,只是不得不跟着这个趋势走。今天批评的是华为、小米,明天也许自己要用更“卷”的文案才能保住市场。可以说,这就是当下车圈的常态:营销一时爽,售后两行泪。

当然,这种“最特别”的营销方式,并不会真正改变车辆的品质。手机厂商的不靠谱,顶多让你丢了几千块;汽车领域的夸张,如果真把“唯一”当真,轻则车主吐槽,重则质量事故,最后赢不了口碑,还可能招监管。中国广告协会出面喊话,要求车企收敛“嘴炮营销”,说穿了就是怕抢流量抢到最终伤害行业自信。

但我得为这个“疯了”的车圈辩一句。消费者并不是傻子。就像喝汽水,看起来谁都能吹泡泡,谁能让你喝完不拉肚子才是王者。这些“最特别”的车,最后能不能卖得动,还得看上路之后谁跌倒,谁站住。就像小米SU7,刚出的时候连我这个没兴趣买电车的人都想去瞇一眼,结果零部件、车祸、品控一连串问题,都摆到社交媒体上,骂得比造车新闻还热闹。这时候,车企发布会上喊破嗓子已然失效,客户只信自己的钱包和维权渠道。

这就像法医看待一具尸体,你说死因是“唯一”还是“最特别”,都不如解剖出来一样更真实。车圈的“疯”本质不是技术的突破,而是营销体系的偏移。有人想一夜爆红,有人想十年磨一剑;有人在发布会抢风头,有人在售后站岗。等最后结账的时候,是实力决定一切,还是故事赢天下?

其实,说车企疯了,未必是坏事。“疯”里有行业洗牌,有转型阵痛,有些人被迫上热搜,有些人淡定造小众车。你可以说是逼得大家都学会了讲故事,学会了抢流量,学会了“万物皆赛道”的破圈。但在这个过程中,谁造车的本事是真、谁只会吹牛,时间会分个高下。

车企卷营销,发布会争流量,消费者看质量-有驾
车企卷营销,发布会争流量,消费者看质量-有驾
车企卷营销,发布会争流量,消费者看质量-有驾

做行业久了,也习惯了如嚼蜡般自嘲:我们天天怕被“唯一”卷死,也怕自己不够特别。其实大多数产品,特别并不等于靠谱,更不等于能一直“唯一”。我见过最“特别”的尸检报告,最后归结为普通的基础疾病;最“唯一”的案例,最后还是被另外一起平凡事件盖过光芒。广告有底线,车企有周期,营销有潮流,但“真正特别”的东西,往往不需要焦虑地喊出来。

所以,到底是车圈疯了,还是消费者疯了?还是说,所有人都在被时代的流量逻辑逼疯?也许我们该问一句:能不能有一天,车企既能做个让人安心的产品,也能做一个不让发布会变成综艺节目的品牌?或者,是不是“最特别”的那一刻,往往就是下一个“普普通通”的起点?

像我这样天天接触证据和事实的人,或许只能等最后的答案——有一天你掏钱买车,发现没人再喊自己“唯一”,那时候这个行业,才算真正走进了成熟。你说,这样一个“不吹牛的明天”,会不会是我们共同的“唯一最特别”?

车企卷营销,发布会争流量,消费者看质量-有驾
车企卷营销,发布会争流量,消费者看质量-有驾
车企卷营销,发布会争流量,消费者看质量-有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