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电动车如何从平衡车逆袭,成为智能出行领域的行业领跑者

从地下室到全球霸主,九号电动车如何杀出新能源市场的新路?

九号电动车如何从平衡车逆袭,成为智能出行领域的行业领跑者-有驾

内容

聊到新能源车,许多人脑子里的第一个画面就是四轮汽车,但有一个不起眼的领域最近倒是赚得盆满钵满——它就是电动两轮车。看看大街小巷跑来跑去的小电驴,不得不感叹,这真的是低调的“暴利”王者。

九号电动车如何从平衡车逆袭,成为智能出行领域的行业领跑者-有驾

今年上半年,爱玛、雅迪这些大牌都迎来了业绩的上扬,尤其是九号公司,净利润直接翻倍,涨到12个亿。这个靠平衡车起家的公司六年前才杀入两轮电动车市场,如今却用实力证明自己无愧行业黑马国内市场的累计出货量已经突破900万台,眼看着年内就能冲破千万大关。更夸张的是,仅从800万台到900万台,九号只用了短短52天。

而资本市场也瞄准了这个风口。今年,九号的股价一路飙升,市值突破550亿元,妥妥超越了雅迪和爱玛两位“老大哥”。谁会想到这个技术巨头的起点是一间30平方米的地下室?

九号电动车如何从平衡车逆袭,成为智能出行领域的行业领跑者-有驾

看回2005年,那时王野还只是个北航的研究生,研究机器人到了有订单的地步。带着几个人做项目,他接了一个价值80万元的危险品处置机器人订单,这笔意外到来的生意让他开启了创业之路。多年后,这位学霸找到职业伙伴高禄峰,决定走出警用机器人天花板,进军平衡车市场,目标是“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

平衡车当时是个高端市场,鼻祖Segway售价在六七千美元以上,而九号团队推出了1999元一台的亲民价格,这才彻底打开了销量的大门。两年后,公司收购了Segway,成功实现“蛇吞象”、跻身全球行业领头羊。再加上小米生态链的小米平台加持,九号直接刷销量纪录,不仅赢得了消费者,更吸引了资本的注意。

到了2019年,九号凭借智能化技术迈入两轮电动车领域,将传统电动车市场搅了个天翻地覆。这次的“搅局者”不仅靠智能系统颠覆用户体验,出货量和收入更是每年双双增长。发展快的市场的挑战也不少。

最近,创始人王野、高禄峰却在高光时刻悄悄减持股份,一次性套现足足8亿元。这个动作自然很难逃得过市场关注,大家不禁要问,这些减持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自己对未来并不乐观?加上政策变动的不确定性,还有竞争对手的隐形压力,九号接下来的路显然不简单。

九号电动车如何从平衡车逆袭,成为智能出行领域的行业领跑者-有驾

而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九号的多位股东包括小米、红杉等也在近几年陆续减持,相较之下散户倒是数量激增,成功填补了资金压力。九号的市值为何能超过雅迪和爱玛?核心还是资本看重机器人业务的未来想象力。尽管机器人业务收入目前还占比不高,但市场显然把它看作九号的王牌。

对于九号来说,如何在传统板块稳住阵脚,同时加速新领域突破,可能决定了它的下半场表现。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样的高估值是否还有足够的安全空间,恐怕也得仔细掂量。

九号电动车如何从平衡车逆袭,成为智能出行领域的行业领跑者-有驾

电动车成了新故事,机器人是未来期待,但这条多头线的战略冲刺,总归是一场未知的大考。你怎么看这事儿?评论区聊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