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纵横G700亮相,配莱斯康音响硬刚中大型越野圈
有天傍晚,楼下老李提着一袋菜回来,边走边和我念叨:“现在国产车是越做越大了,我侄子那台捷途新出来的G700,看着比路虎还唬人。”我愣了一下,还真没细琢磨过这台车。前阵子才在群里听说它要去迪拜上市发布会,说定价得奔40万起步。
其实近几年自主品牌玩“高端”这套挺带劲的。90后、00后都不太吃合资那一套了,倒觉得自己家门口造的大块头SUV才有面儿。尤其新能源市场起来以后,这些品牌底气更足了,不像以前只敢做X70、X90那种性价比路线,现在直接上旗舰硬派,把目光盯到坦克700 Hi4-T和豹8这些选手身上。
说回这个G700。我看实车照片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哎呦,这外形真够方正,有点复古味道,又不显得老气。A柱B柱C柱全黑涂装,那感觉就像穿西装打领带——严肃又不失个性。同色外后视镜跟传统门把手也没乱整花活,一切都是冲着实用去的。我表弟开山海系列,他总吐槽那些浮夸设计不好养护,但看这次捷途明显收敛不少。
尺寸方面嘛,这家伙5198长、2050宽、1956高,比邻居家的坦克略长一点点,不过轴距短些,大概就2870mm。据说这样能让通过性好点,但坐在第二排空间可能没那么阔绰。有意思的是,它原厂直接给你六块护板,从电池包到油箱再到前舱下部都照顾到了。这事我问过修理厂师傅,他咧嘴笑:“省心!不用自己改来改去。”
尾部设计还是沿袭自家风格,上窄下宽降低重心,高位刹车灯藏在尾窗顶上,两侧竖条尾灯熏黑处理,看起来挺精致。备胎外挂可选罩或裸露两种方式——这种小细节很对强迫症胃口。而且侧开电吸门用起来也顺溜,据群友试驾反馈,“一脚踢过去能自动关”。
进到驾驶舱,有人调侃“分裂式”内饰布局,其实就是方向盘特大但镀铬包边工艺讲究,再加上一堆实体按键,包括低速蠕行和四驱切换啥都有。“X”旋钮可以一键变模式,我摸过一次手感还行,就是副仪表台密密麻麻容易误碰。不过35.4英寸远端屏幕是真的震撼,比常见15.6英寸中控多出不少视觉体验,还有AR-HUD抬头显示。这软包材料缝线也是认认真真地搞,没有糊弄事儿。
配置方面比较狠的是那个莱斯康音响(据销售哥们吹牛,说劳斯莱斯同款),还有三区空调、小桌板、电动冰箱……连香氛系统都安排上了。有个冷知识:二排座椅除了通风加热按摩,还支持四向电动调节和腰托,对腰椎不好的朋友很友好,而且右侧还能伸腿托,小憩时舒服多了。另外17.3英寸吸顶娱乐屏+8.88空调屏交互,孩子坐后排安静不少。不少老司机关心放电功能,新款标配6.6kW对外放电,在郊区烧烤聚会特别方便。
机械部分值得说道一下:非承载式结构,“三把锁”,智能全地形+2挡低速四驱,还给你空气悬挂跟CDC减振器。据修理店阿明讲,这空气悬挂维护成本虽然贵,但遇坑洼路段确实柔顺很多。他去年亲眼见有人涉水,把离地间隙升满320mm,下水深度接近1米——不过他说别学网上瞎玩,应急可以,经常泡水早晚出问题。
还有个新鲜技术叫“纵横方舟”,不是简单浮水,是主动巡航,也就是说理论能靠涡轮推进慢慢游过去。但实际咋样呢?目前大家都等市场验证,有师傅担忧防锈处理再怎么船舶级,用久难免生锈,到时候维修费怕是要哭鼻子……
动力系统搭载鲲鹏超能混动CDM-O,说白话就是2.0T混动机组,总功率665kW(这个数字我第一次听以为写错),扭矩1135N·m,加速破百只需4秒多点。但维修圈流传一句话:“马力再大也别猛踩,混动车型DHT变速箱偶尔跳档,要注意保养周期。” 电池34度多一点宁德时代货源,可800V快充纯电跑116公里左右,上班族一天通勤基本够用,就是冬天续航掉得快,不如燃油踏实,这是老司机真实反馈,不信你问隔壁出租司机,他们最懂续航焦虑啥滋味!
差点忘记补充一个冷门配置:主驾位置旁边专设雨伞槽,以前只有豪华品牌舍得这么干;而且发动机盖内衬有降噪棉,据老王拆解时发现厚度比市面同级厚一些,高速跑起来发动机噪声控制确实不错。这类小细节平时不显山露水,用久才能体会出来工程师到底有没有走心干活儿。
写完这些突然想起去年国庆自驾西北环线,那一路沙尘暴夹杂碎石路段,如果当时有这样防护齐全又舒适的大块头SUV,也许不会被困半夜荒漠找拖车电话吧……只是回归现实摆在眼前的问题依旧扎心,新晋高端车型产品力虽强,可邻居老太太买菜还是认奇瑞牌子,“捷途卖这么贵?谁买啊?” 估计销量拐点什么时候来,就看哪天国产logo彻底成潮流象征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