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则通,通则久。”
最近开车的朋友可能都有感觉,新能源车险好像没那么“扎心”了。
以前一到续保的时候,打开手机一看保费数字,心都跟着哆嗦,现在不少人说“今年保费好像降了点”,连保险公司也不天天喊着“赔本”了。
这事儿到底咋回事?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新能源车险这两年的变化。
一、以前开车的都在吐槽,保费比车价还狠
要说新能源车主最头疼的,以前绝对是车险。
你琢磨琢磨,有人买了辆补贴后落地才一万块的小车,结果第一年保费就得三千七,这都超过车价三分之一了!还有人买小米SU7,车价二十多万,首年保费直接干到六千到八千,比同价位的燃油车贵了一大截。
那时候车主群里天天有人吐槽:“省下的油钱全填进保费里了,等于白省!”更让人糟心的是剐蹭,以前开燃油车,小刮小蹭补个漆几百块搞定,现在新能源车不一样,车上全是雷达、摄像头、传感器,还都是集成在一块儿的,稍微碰一下,4S店直接说“得换,修不了”。
换个集成式大灯就得几千,要是碰着雷达和摄像头联动系统,上万块都打不住,保费能不贵吗?
二、保险公司也委屈,赔得比收得多
可保险公司也有自己的苦水。
他们可不是故意要收高价,实在是赔得太多了。
2024年的时候,全国保了三千一百零五万辆新能源车,收了一千四百零九亿保费,结果一算账,倒赔了五十七亿,这生意谁做谁头疼。
他们说新能源车零件太“金贵”,全是电子配件、智能设备,还都是高度集成的设计,不像燃油车零件是分开的,蹭一下顶多补个漆。
现在新能源车轻微剐蹭,可能摄像头、雷达、大灯全得换,赔付率是燃油车的1.4倍,2023年出险率30%,比燃油车的19%高了一大截。
更麻烦的是,有些人为了省钱,兼职跑网约车却用家用车身份投保,天天在路上跑,出险次数肯定多,这就把整体赔付率都拉高了,保险公司想不亏都难。
三、今年总算有盼头,头部公司先赚钱了
转折点就在2025年。
今年上半年,人保、平安、太保这几家大保险公司,新能源车险居然开始赚钱了!平安产险直接说“新能源车险实现当期承保盈利”,太保产险也说家用车那块儿“综合成本率低于100%”,就是不亏了,人保财险更是说自己“上岸”了。
光太保上半年新能源车保费就收了快一百零六亿,真金白银赚到手了。
这消息一出来,车主群里都炸开了锅,有人续保的时候特意看了,去年八千的保费,今年七千出头,虽然没降太多,但至少没涨,还有人说4S店推荐的附加险也便宜了点,总算不用咬着牙买保险了。
四、为啥突然就好转了?政策技术都发力
那为啥今年突然就好转了?可不是保险公司突然良心发现,是政策和技术都帮了大忙。
年初的时候,四部门一起发了个指导意见,专门说新能源车险怎么高质量发展,相当于给行业定了规矩,不让乱定价。
上海保险交易所还弄了个“车险好投保”平台,以前有些高风险的车没人愿意保,现在通过平台能方便投保,不用到处求着保险公司了。
技术上更厉害,现在有种叫UBI的车险,根据你开车的实际数据定价,开得少、开得稳,保费就低。
保险公司还跟车企、维修厂合作,统一配件价格,定维修流程,不像以前换个零件漫天要价,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再保险机制也完善了,大的风险有其他公司分担,保险公司压力小多了,自然不用靠涨价来“填窟窿”。
五、以后买车险,咱们能少花点吗
那以后买车险,咱们老百姓能少花点不?肯定能!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2030年保费规模预计能到四千八百亿,占车险四成以上,规模大了,成本就能摊薄。
而且保险公司开始用实际行驶数据定价,不像以前光看车价、车龄,你要是天天市区代步,一年开不了几千公里,保费说不定能降不少。
车企也开始掺和保险了,比亚迪都有自己的财险公司,他们最懂自己的车,电池、智能系统这些核心部件的保险,肯定设计得更合理,不会瞎定价。
以后“省油费补保费”的日子,说不定真能盼来,咱们开车也能更踏实了。
参考资料
手机网易网:车险刺客,刺不动了?
新闻.qq:近九成财险公司实现盈利,新能源车主却直呼“买不起”,“保险刺客”
本文内容由AI生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