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比亚迪把宋Plus给停了这事儿,比我上个月基金还绿的消息都刺激。
官方说法是“正常产品切换”,翻译过来就是“不装了,摊牌了,我给我自己换个马甲”。新的马甲叫海狮06,听起来像是从某个海洋馆里刚叛逃出来的编外人员。但本质上,就是把宋Plus这件穿了好几年的爆款外套,反过来,把里面的“海洋网”衬里翻出来当封面了。
这操作骚不骚?太骚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宋Plus是个什么东西?它不是一辆车,它是比亚迪的龙兴之地,是王传福的“压缩毛巾”,遇水则发,直接把比亚迪从一个“也就那样”的牌子,给泡发成了一个能把桌子掀了的巨物。当年一个月卖5万辆是什么概念?就是产线上的螺丝都快拧出火星子了,隔壁车企老板的降压药都快当饭吃了。中国品牌,新能源SUV,百万销量,各种title跟不要钱一样往上堆。
按理说,这种功勋元老,不给它在公司总部立个纯金雕像,都对不起它当年流过的汗。结果呢?直接被“优化”了。
为什么?因为这世界就不是温情脉脉的过家家,尤其是在今天的车圈。今天的车圈是什么?是黑暗森林,是修罗场,是你死我活的“道诡异仙”。每一个车企都是一个红眼儿的赌徒,手里拿着刀,嘴里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在这种背景下,一个功臣最大的原罪,不是不努力,而是“身份不纯”。
宋Plus最大的问题,就是它的出身。它名义上姓“王”,是王朝网的种,结果从小被过继给了隔壁老“海”,在海洋网的地盘上卖。这在当年大家一起喝稀饭的时候不是问题,现在两家都长大了,都想当地主了,问题就大了。你想想,一个挂着“袁”字帅旗的大将军,天天在“曹”营里带兵打仗,还打得特别好,你让曹老板怎么想?他晚上睡得着觉吗?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能理解这种拧巴。就像你在一个公司,明明是技术部的,结果被派去销售部支援,一不小心干成了销冠。这时候你猜公司是高兴呢-还是高兴呢?都不是,公司是头疼。你的编制怎么算?你的奖金归谁发?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公司管理体系的一种嘲讽。
所以,比亚迪不是在停产一辆车,它是在做一场外科手术,切掉一个历史遗留的、长得过于肥大的“肿瘤”。虽然这个肿瘤是良性的,还能给公司赚钱,但它让整个组织架构看着特别不“整齐”,让领导的PPT没法画出漂亮的闭环。
所以最好的手段是什么?不是慢慢调理,是直接把这个肿瘤连带周围二两好肉一起割了,然后换上一个全新的、听话的、根正苗红的“人造器官”——海狮06。成了。一切都顺了。逻辑上完美无缺,就是原来的功臣直接成了一缕青烟。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车圈比我这比喻蠢的事儿多了去了。
你看,换成海狮06之后,怪事儿来了。纯电版卖得比插混版还好。这就好玩了。以前宋Plus可是靠着DM-i那套“可油可电”的金钟罩铁布衫打遍天下的,结果现在一换马甲,大家反而开始拥抱纯电了。这是为什么?
玄学。你只能用玄学来解释。就像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什么性价比、聊什么做工,他都觉得你在狗叫。他要的就是那个“T”标,那个“未来感”,那个“我是马斯克信徒”的身份。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海洋网的用户,可能骨子里就觉得自己是“电”的信徒,之前买宋Plus的DM-i,那是一种妥协,现在“血统纯正”的海狮EV来了,直接就“归队”了。
但是,比亚迪搞完这一大圈内部整风运动,一抬头,坏了菜了。外面已经不是原来的江湖了。吉利、长安、奇瑞这些老伙计,现在一个个都跟开了窍一样,摸着比亚迪过河,结果一个个都学会了闪电战。你搞价格战,他们比你更狠;你搞配置,他们直接加大加大加大。
结果就是,比亚迪九月份的销量,居然同比下滑了。在这个“增长”才是唯一真理的时代,不增长,就是原罪。哪怕你一个月卖了快40万辆,但你比去年少了,你就是不行。就是不行。
所以你再看比亚迪停产宋Plus这个事儿,就有了第二层味道。它不仅是在整理内务,它也是在为一场更残酷的战争做准备。把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王朝是王朝,海洋是海洋,大家别再串门了,各自守好自己的阵地,准备迎接对面地毯式的饱和攻击。
至于什么海外市场大增107%……那当然是好事。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国内这个基本盘要是稳不住,海外打下来的江山,可能就成了无根的浮萍。
所以,宋Plus的“死”,不是一个结束,而是一个开始。它标志着比亚迪从一个草莽英雄遍地走的时代,进入了一个需要精细化管理、需要内部“大清洗”来应对外部“大决战”的时代。这辆百万神车的结局,说白了就是四个字——“代价”而已。在掀桌子的赌局里,谁都可能成为那个被扔出去的筹码,哪怕你曾经是王炸。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