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大伙儿的心思都挺活泛的。
以前可能就是看看牌子,比比价格,再问问省不省油就差不多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尤其是在新能源车这个圈子里,大家的要求越来越高,都想买个样样都行的“全能选手”。
既要家里人坐得舒坦,自己开着也得有劲儿;既要有科技感,用起来又不能太复杂。
车企们也看准了这一点,卯足了劲儿地往车上堆配置,恨不得把车造成一个移动的智能生活空间。
最近市面上就冒出来一个叫智己LS6的,打出的旗号是“超级大五座智能SUV”。
听着挺唬人,但把这么多好东西攒在一起,就真能调配出一台人见人爱的好车吗?
这里头到底有多少是实实在在的本事,又有多少只是听着好听的噱头?
咱们今天就把它里里外外扒拉一遍,看看它到底是不是在吹牛。
首先,一台车要是打着家用的旗号,那第一关就得看它对家里人的照顾周不周到。
空间小了不行,坐着不舒服更不行。
这台车先把尺寸亮了出来,轴距做到了2950毫米。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咱们换个说法,它直接影响的就是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达到了830毫米。
这意味着什么呢?
就是你请一个身高一米八五的朋友坐到后排,他的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一大截距离,别说伸直腿了,就是想翘个二郎腿都绰绰有余。
这种宽敞的感觉,在一家人长途旅行的时候尤其重要,能大大缓解久坐的疲劳。
光有空间还不够,座椅的舒适度也得跟上。
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体验,坐后排中间那个位置,又高又硬,跟坐小板凳似的。
这台车在座椅填充物上下了功夫,用了一种叫“零压海綿”的材料,坐上去的感觉就是软中带韧,能把路面传上来的零碎震动给过滤掉,就算坐中间,也不会觉得比两边差多少,真正做到了人人平等。
除了坐着舒服,旅途中的安静环境也特别加分。
尤其是在高速上,要是风噪声、轮胎声嗡嗡地往耳朵里钻,车里人说话都得靠喊,心情也容易烦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智己LS6用上了双层夹胶玻璃,这东西隔音效果比普通玻璃好一大截。
底盘下面也铺了厚实的隔音材料,把路噪挡在车外。
如果是增程版,那个增程器工作的时候还有主动降噪系统来抵消噪音。
这么多措施加在一起,换来的结果就是,即便车速跑到一百二,车里的噪音也能控制在60分贝左右,大概就跟在图书馆里小声说话的环境差不多,家人之间交流完全不费劲。
说完了“坐”,再看“装”。
作为家用车,装载能力也是硬指标。
它的后备箱有690升,这个容量可以轻松放下四个28寸的大号行李箱,旁边再塞进去两辆折叠好的婴儿车,关门的时候还很利索。
车里还有一个11升的双开门小冰箱,这在夏天简直是“续命神器”,冰镇的饮料随时都能喝上;冬天也能给孩子的牛奶保保温,带娃出门不再手忙脚乱。
这些设计,都看得出是实实在在从中国家庭的用车场景出发去考虑的。
坐到前排,又能发现这台车很有意思的一面,它似乎想同时满足两种不同的人。
主驾驶位,完全是为开车的人准备的。
座椅有12个方向的电动调节,还能记忆你的习惯位置,加热、通风、按摩功能一应俱全。
如果你想偶尔激烈驾驶一下,座椅两侧的包裹能把你牢牢固定住,让你开得更有信心。
而副驾驶座,则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官方管它叫“超级右排”,更像是给乘客打造的专属“躺椅”。
座椅可以调整到121度的零重力姿态,脚托升起来,人往后一躺,眼前就是一块15.6英寸的独立屏幕,配上21个扬声器组成的音响系统,看电影、听音乐的效果不比小影院差。
这样一来,开车的人专心导航,坐车的人沉浸娱乐,谁也不打扰谁。
当然,也有人会嘀咕,副驾这块屏幕要是长时间开着,会不会很耗电,影响车的续航里程?
这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当然,一台车好不好,最终还是要开起来才知道。
现在电动车加速快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光快不行,还得稳得住、转得灵。
这台车底盘里藏着不少技术,其中一个亮点就是它的后轮也能转向,最大角度能到18度。
这有什么用呢?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这么大一台车,转弯半径却只有5.7米。
在那些停车位紧张的老小区里掉头,很多车需要来回倒几把才能出去,它可能方向盘一打到底就直接过来了,这种灵活的感觉会让驾驶者的压力小很多。
在高速上变道时,后轮会和前轮同方向转一个微小的角度,让车身姿态更稳定,不会有那种轻飘飘的感觉。
再加上智能空气悬架,它能通过摄像头提前预判路况,在遇到减速带或者坑洼的时候,在千分之一秒内调整悬架的软硬。
你想自己开得爽,就用运动模式,过弯时车身倾斜很小,方向盘一动车身就跟着动;如果带着家人,就用舒适模式,它能把大部分颠簸都化解掉,保证后排的乘坐舒适性。
动力和续航是大家买新能源车最关心的话题。
这台车提供了两种选择。
纯电版用的是现在主流的800伏高压平台,好处是充电快、效率高,最快的版本零到一百公里加速只要3.48秒,动力响应非常直接,没有燃油车那种换挡的间隙。
续航最长的版本官方数据是760公里,而且支持超级快充,最快15分钟就能补充500公里的续航。
如果家里能安充电桩,基本上可以实现一周充一次电,跨城市的长途旅行也不再需要提前规划充电路线。
而那个超级增程版,则更像是给那些还有里程焦虑的家庭准备的“定心丸”。
它本身带一块不小的电池,能纯电跑450公里,覆盖绝大部分日常通勤和周末出游都足够了,用车成本很低。
真要出远门,车上的1.5T增程器就开始工作,相当于一个自带的“充电宝”,让总续航里程能达到1500公里。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即便在电量比较低、增程器启动后,车辆的动力也不会明显衰减,依然能保持电动车那种平顺、有力的驾驶感受。
这种既有纯电体验,又有燃油车续航保障的方案,确实能让很多人彻底放下顾虑。
最后,智能驾驶辅助也是现在新车竞争的焦点。
这台车搭载的系统号称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就能在全国大部分的高速和城市快速路上实现自动跟车、自动变道。
跑长途的时候,这个功能确实能大大减轻驾驶者的疲劳。
像自动泊车、循迹倒车这些功能,也能解决很多新手司机在狭窄空间停车的难题。
不过,对于这些智能系统,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个理性的态度。
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突发状况多的路口,比如突然加塞的车辆、路边占道施工等,它的表现是否能一直稳定可靠,还需要更多真实路况的检验。
总的来看,这台车确实在很多方面都花了不少心思,试图去满足一个家庭对车的所有想象。
它用2950毫米的轴距和690升的后备箱来保证空间,用零压座椅和双层玻璃来保证舒适,用3.48秒的加速和灵活动感的底盘来保证驾驶乐趣,再用760公里纯电续航和1500公里增程续航来打消里程焦虑。
这些数字背后,是它想成为一台“全能选手”的野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