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供应链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账期过长成为一大顽疾,让众多供应商和经销商苦不堪言。
账期延长,压垮骆驼的后一根稻草?
据南方周末报道,截至2025年4月末,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接近26万亿元,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0.3天,比5年前延长了半个月左右。部分车企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更是高达200多天,让供应商的资金链岌岌可危。
车企为何拖欠账款?
一方面,供需双方议价能力不对等,供应商往往不得不妥协,接受更长的账期。另一方面,缺乏第三方监管和评价机构,导致商业诚信透明度低。
车企承诺60天账期,是真是假?
17家车企近日承诺对供应商“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并取消商业承兑汇票等结算方式。这看似是对供应商的利好,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车企的“阳谋”?
有业内人士指出,车企承诺60天账期,可能会通过验收环节拖延付款,或者使用商业承兑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账期。此外,车企还可能将资金压力转嫁给更弱势的二级供应商。
日本经验:如何解决账期问题?
日本在防范和化解大企业拖欠账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通过立法限制大企业交易行为,鼓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设立专门机构调查和处罚违规企业。
中国汽车供应链,路在何方?
解决账期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车企应提高商业诚信,缩短账期,并采取现金支付方式。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并建立第三方评价机构。供应商也应增强自身议价能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供应链问题将更加突出。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汽车供应链生态,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汽车新资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