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A3三厢裸车只要11.5万,合资B级车压力大了
有时候买车这事儿,真是赶上个节点能省一大笔。前阵子跟表弟在小区门口遛弯,他突然问我:“你说现在豪华品牌是不是也快成白菜价了?奥迪A3听说十一二万就能落地?”我当时还不信,这玩意不是以前得十六七万起步么。结果回家翻群里聊天记录,还真有兄弟晒单据,说自己三厢悦享型才十一万多点裸车价,全办下来十三出头。合着现在普通合资中型轿车的预算,也能摸到四个圈的方向盘。
其实A3本来就是奥迪家族里最亲民那一个,骨子里和高尔夫、速腾这些大众兄弟关系铁得很,都用MQB平台。不过挂上四环标志,在街坊邻居眼里气场立马不一样。我舅妈那天还打趣,“咱们小区谁新买辆奥迪啊?晚上灯一亮贼拉风。”她说的是那个会发光的新款LOGO,夜路上一扫过去,比尾灯都显眼。
外观设计这块确实下了功夫。前脸六边形格栅带L型金属饰条,两侧LED大灯像是精神的小伙子瞪着眼儿看人;再加上18寸轮毂和黑色侧裙,看起来比老款低趴不少。有意思的是,新出的“飞驰灰”和“哥特兰绿”哑光漆面,在阳光底下反射出来的质感特别抓人。我试过同事那台绿色版,下雨天洗完更显高级,有种北欧冷淡风——可惜就是脏点容易看出来。
不过空间嘛,说实话没啥惊喜。我1米78坐后排膝盖离前座顶多一拳半,再往后挤腿就憋屈了些。溜背造型让头部空间更紧凑,一米八五以上的大高个估计要磕脑袋。这事销售也不藏着掖着,“我们这轴距2米73,就是主打年轻家庭或者单身用,不追求宽敞。”行李箱388升容量,两个人短途自驾差不多够用,但想装自行车或婴儿推车,就得折腾拆卸。
内饰方面,我第一次摸到新A3的时候感觉没啥变化,中控布局还是熟悉德味,全是物理按键为主。有次朋友开长途,高速上他吐槽音响调节按钮太小,不如国产那些触控屏顺手。但仪表倒挺讨巧,小尺寸液晶仪表盘清晰度不错,还能选装12.3英寸全液晶版本(听4S店师傅讲,加钱也就两千来块)。不过隔音一般,上次国道跑80码以上风噪明显进来,这点跟雅阁、凯美瑞还是有差距。
科技配置给得倒厚道:10.25英寸数字仪表+10.1英寸中控屏算标配,该有CarPlay、语音控制都有,就是系统升级不能远程搞定,每次都得到店里刷机。这年头连国产SUV都OTA在线升级,多少让人觉得掉队。另外座椅材质基本都是仿皮包裹,高配才给真皮,但夏天暴晒之后烫屁股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去年盛夏,同事刚提的新A3午休时被烫了一跳,他后来专门网购亚麻坐垫解决问题。
安全配置不用担心,全系7气囊覆盖齐全,还有主动刹停、定速巡航这些辅助功能。但别指望L2级自动驾驶,目前最高只有简单的雷达探测和倒影辅助。在微信群有人聊起这个话题,有位修理厂老李插嘴:“别迷信那些花活,该踩刹还是脚踏实地。”
动力总成这一代只剩1.5T发动机+7挡干式双离合组合(型号EA211),最大马力160匹扭矩250牛·米。据技师说油耗百公里平均下来5-6升浮动,比同级日系略省一点。但高速超个大货的时候,中段加速会觉得底气不足,那股冲劲不像本田1.5T涡轮来的直接。不过市区通勤完全够用,小毛病暂时没听群友反馈什么典型故障,只是偶尔换挡顿挫还有投诉——尤其堵城早晚高峰走走停停时比较明显。据修理厂张师傅讲,这套干式双离合最好一年做一次变速箱油保养,否则时间久了换挡生涩可能性增大不少。他还提醒过,一个客户图便宜去路边摊换油,用错型号导致阀体损伤,多花好几千维修费,可别贪便宜吃亏喽!
还有件冷知识:部分地区首批进口早期车型,据传后悬架结构略微不同,现在国产普遍都是麦弗逊+多连杆独立悬挂组合,高速压弯支撑足够扎实。不少老司机喜欢拿它和宝马118i对比操控,其实现阶段两者各有所长,只不过宝马调校偏硬朗一些而已。有一次试驾活动遇见位广州来的改装玩家,他直接把原厂避震替换成KW绞牙套件,为的是山路攻弯爽快,不过这样舒适性肯定牺牲掉不少,一般家用犯不上折腾那么狠。
最后补一句保值率吧:近几年二手市场价格浮动挺厉害,有朋友前年19万落地,如今卖只能收9-10万出头,让他直呼亏大发。所以如果只是图短期体验四环豪华感,现在入手确实划算;但准备长期持有或者想着几年后转手回血,那就得考虑一下残值风险啦。各地行情波动也挺猛,北京上海这种限牌城市优惠幅度有限,而西南、西北某些地方甚至还能谈出更低价,所以最终怎么买,还得看你当地实际情况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