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宝马iX1谍照曝光,这前脸,是把iX3按了缩小键吗?

我手机上刚弹出来一张图,第一眼晃过去,还以为是算法出错了,给我推了台被门挤过的宝马iX3。

等我把图放大,揉了揉眼睛再看,嘿,好家伙,原来是传说中的全新宝马iX1测试谍照。

怎么说呢,那感觉,就像你满心欢喜地拆开一个盲盒,结果开出来的手办,是你早就有的那款。

又是这个大鼻孔。

真的,我都快看腻了。

这俩硕大的“猪腰子”现在几乎成了宝马纯电SUV的身份证,从iX到iX3,现在轮到iX1,一个都跑不了。

我明白,这是在搞家族化设计,提升品牌辨识度。

可这操作,总让我感觉宝马的设计师是不是桌上就摆着一个“复制”和“粘贴”的快捷键。

全新宝马iX1谍照曝光,这前脸,是把iX3按了缩小键吗?-有驾

这事儿让我想起很多年前,克里斯·班戈主导设计的那代宝马7系,那个被骂得狗血淋头的“凤尾”造型。

当时全世界都在骂,说他毁了宝马。

但你现在回头看,那一代车,丑是丑了点,可它有性格,有那种“老子就是这样,爱谁谁”的劲儿。

现在的宝马呢,它不丑,甚至还挺精致,可它就像一杯恒温的白开水,安全、解渴,但你永远不会对它有什么念想。

这台全新的2026款宝马iX1,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它的一切都好像是计算好的,前脸要跟大哥们看齐,大灯得更犀利一点,续航据说能上500公里WLTP。

嗯,所有指标都挺“正确”的。

全新宝马iX1谍照曝光,这前脸,是把iX3按了缩小键吗?-有驾

可问题就出在这个“正确”上。

等到2026年底这车真上市了,500公里的续航还能算是个事儿吗?

我估计到时候这数据,就跟现在你买手机,发现内存还是128G一样,能用,但总觉得差点意思。

隔壁那帮国产新势力,早就把800V高压平台玩明白了,充电速度直追加油。

到时候人家都在拼“充电五分钟,干到下班”,你还在跟人解释“我这车能跑五百公里”,那场面,多少有点尴尬。

说到底,还是根子上的问题。

这车大概率还是那个油电两掺的FAAR平台出来的。

这平台的优缺点,咱们都聊烂了。

全新宝马iX1谍照曝光,这前脸,是把iX3按了缩小键吗?-有驾

对于宝马,这是最经济、最稳妥的过渡方案。

但对于一台纯电车,这种“先天不足”是娘胎里带出来的。

它就像你拿一个本是为四室一厅设计的户型,硬改成一个大平层,怎么改,承重墙都在那儿杵着,空间感总归是拧巴的。

宝马现在的打法,特别像一支防守型球队。

靠着品牌这个金字招牌和百十来年攒下的底盘调校功力当后卫,防线是稳了。

可进攻呢?

纯电技术这个前锋,总感觉有点畏手畏脚,不敢做大胆的突破,就想着传几脚安全球,然后靠一脚远射碰碰运气。

我也在想,是不是我太吹毛求疵了?

毕竟,买iX1的人,可能图的就是那个蓝天白云标,图的就是那份“我开的是宝马”的体面。

全新宝马iX1谍照曝光,这前脸,是把iX3按了缩小键吗?-有驾

车子本身是不是足够惊艳,或许没那么重要。

可我就是觉得不得劲。

汽车对我来说,不该只是个冰冷的工业产品。

它得有点脾气,有点灵魂,得能让你在某个瞬间,觉得“嘿,这哥们挺有意思”。

这台裹着伪装的iX1,我没从它身上看到这份“有意思”。

我看到的,是一个处处透着精明和正确的“好学生”,但恰恰是这种完美,让人觉得有点无聊。

当然了,现在下结论还太早,毕竟只是个谍照。

万一呢?

万一宝马憋着个大招,现在放出来的都是烟雾弹,就等着发布会那天给我们来个王炸?

算了,不想了。

反正离上市还远着呢,有的是时间给咱们慢慢吐槽。

我还是先把我眼前这杯已经凉透了的咖啡给续上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