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过大众朗逸再换日产轩逸,家用轿车里的细微差别才算明白
身边人要买十万出头的家轿,总绕不开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说起来这俩车,在咱们小区地下车库都快成“标配”了。朗逸那台我自己2019年就入手过一辆,到现在也还在开,最近朋友新提了辆2025款轩逸1.6LCVT真心版,说是优惠下来跟我的2025款新锐1.5L新愿版价格差不多——听着有点意思,我俩就约着互换开了一周。
先说外观吧。其实最早买朗逸,就是图它那个看着不花哨、线条挺直来直去的样子。我妈老说,大众前脸像穿西装的公务员,稳当,看久了也腻不歪。不过今年的新款倒是加了点星空格栅,看上去精致些,但侧面和尾部还是一贯的大气简单,不闹腾。对比下朋友那台轩逸,明显更流畅些——尤其两侧大灯往上一挑,有点“狠劲”,不过后备厢造型依旧没啥惊喜。这事儿还真得看个人口味,我爸路过时还吐槽一句:“日系这造型,也太年轻化咧。”
坐进驾驶舱,两种感觉立马分出来。我自己的朗逸,用料做工很扎实,每次拉门把手、按按钮都有股硬邦邦的阻尼感——修理厂师傅老王常念叨,这叫德系味儿。不过内饰风格偏传统,中控布局规矩,该有的不多不少。但你要说温馨,那还是得服轩逸:软包座椅一坐下去就陷进去半截腰,再加上织物包裹,比起我那硬梆梆皮座椅确实舒服多了。而且他那套语音识别系统,还能声纹登录,一喊“小E”导航直接弹出来,这玩意儿我第一次见,还有4G热点能给手机连Wi-Fi,据群里几个老司机讲,这配置同价位合资里算少见。
聊到智能配置,其实大家都爱吹自家的好。我这台朗逸虽然屏幕也是8英寸,但功能单调,就个蓝牙电话和收音机凑合用。但安全辅助方面倒是舍得堆料,全车安全带未系提醒、主动刹车这些全都有,还专门装了一组毫米波雷达,说能侦测前方碰撞风险。有次雨天走北环路,被突然并线的小货蹭到警报响起,把副驾老婆吓够呛,不过幸亏没出事。而且定速巡航在高速跑长途的时候特省心,脚不用一直踩油门。相比之下,那台轩逸主打舒适性,对驾驶辅助没那么上心,不过空间是真宽敞,他轴距比我的长了一截(销售顺嘴一提2712mm),后排腿部空间宽松,小孩在里面翻跟头都行。
动力部分其实争议最大。我自己开的1.5L自吸发动机+6AT变速箱,只110匹马力,可实际城市代步完全够用,加速超个慢悠悠电瓶三轮毫无压力,而且底盘调校厚重,高速稳定性让我挺放心。这一点维修店老李每回保养总夸,“德系底盘,不虚。”不过平时堵城高架桥爬坡偶尔会觉得肉一点;而朋友那辆轩逸搭的是1.6L+CVT组合,上手第一感觉就是顺滑,没有顿挫感,而且油耗低。他媳妇天天上下班来回50公里,一个月油钱居然只比我少几十块钱,据她微信发票截图为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产发动机本身省油还是CVT变速箱作怪。
还有一个冷知识,是邻居大哥闲聊时候告诉我的:据说新款朗逸仪表盘升级成全液晶显示,可以切不同主题模式,看导航地图方便不少,而他之前15年老款只有机械指针,现在二手市场还能卖四五万块钱,他悔得肠子青。他还吐槽以前听信误传,以为日系皮薄铁脆,其实近几年碰撞下来,都一个水平线上,不像过去网上那些传言那么夸张。
再补充句养护上的小插曲。有段时间我们群里有人讨论换火花塞,大众原厂件贵但耐用,每3万公里一次基本不用操心;而日产配件便宜又好找,但据修理铺师傅讲,要注意防止积碳问题,否则容易怠速抖动。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谁不是一年两检、保养勤快点?真正遇到毛病反倒稀罕。
最后想起来,上个月帮亲戚置换旧捷达的时候顺便问销售,新出的这些紧凑级家轿到底哪家靠谱,人家笑呵呵地摇头:“哪个牌子都有粉丝,各取所需呗!”估计等以后电动车普及,再回头看燃油时代的这些‘国民神车’,也许都是段趣事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