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级新能源市场的大变量来了——深蓝S07,这车一出,合资品牌B级SUV的奶酪真要被撬动了。起售价不到20万,顶配干到25万以内,纯电续航最高做到625公里(CLTC),增程版综合续航超1200公里,还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你说它不狠?我试驾完一圈回来,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这个价位,它把“卷”字写成了说明书。
先说设计,深蓝S07不是那种一眼惊艳的“花瓶”,但越看越顺眼,属于**“耐看型实力派”。前脸无边界格栅+贯穿灯带,科技感拉满,但我更喜欢它的“低趴感”**。整车高度只有1.62米,比大多数城市SUV都矮,风阻系数做到了0.258Cd,这在同级里是顶尖水平。低风阻不只是省电,高速稳定性也更好。我跑高速时特意试了120码巡航,车内噪音控制得不错,风噪比预想小很多,这背后是空气动力学的实打实优化。
侧面看,隐藏式门把手、无框车门、20英寸大轮毂,一个不少。无框车门在这个价位SUV里可是稀罕物,每次开门都像在演科幻片。但我也得说实话:下雨天自动降下车窗密封条那一下,还是有点“心惊肉跳”的,需要适应。车尾的贯穿式尾灯做了立体熏黑处理,点亮后辨识度很高,晚上我停在路边,好几个路人回头拍照。
坐进车内,第一反应是:这空间,不像个中型SUV? 实测数据打脸——轴距2900mm,后排腿部空间两拳有余,头顶也不压抑。秘诀在哪?深蓝用了“四轮四角”布局,把机械部分尽量外推,给乘员舱腾地方。地板纯平,中间过道几乎无凸起,三人并坐不挤。我带过一家三口加俩娃,后排塞两个儿童座椅还能活动腿。
内饰用料没抠门,软包+皮质+金属饰条搭配得体,中控那块15.6英寸向日葵屏是亮点——能左右旋转15°,副驾也能轻松操作。我老婆就特别喜欢这点,导航、音乐她自己调,不用再喊我“帮忙点一下”。车机用高通8155芯片,流畅度没得说,语音识别响应快,连续对话、方言识别都支持。但系统UI设计略显复杂,刚上手得花点时间熟悉。
动力是深蓝S07的重头戏。我试的是增程版,1.5L四缸增程器+后置电机,零百加速6.7秒,城市超车干脆利落。重点是平顺性——哪怕电量低,增程器介入时震动和噪音都控制得比理想、问界好,不会“突突突”吓你一跳。纯电模式下,驾驶感受和纯电车无异,安静、响应快。
纯电版我也没落下,252马力单电机,625公里续航(CLTC),实际市区通勤打个85折,530公里左右没问题。我实测从重庆主城到武隆,往返280公里,空调开24度,电量还剩30%,表现靠谱。支持3C超快充,15分钟补能500公里(CLTC),这速度在同级里是第一梯队。
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滤震干脆,不松散。但高速过弯时侧倾略明显,运动性不是它的主打。转向手感轻盈,女生开也没压力。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括ACC、车道居中、主动刹车等。我在成渝高速上开了60公里,系统能自动跟车、变道(打灯后辅助),疲劳感大大降低。不过弯道车道保持偶尔会“画龙”,需要人工微调。
说到这儿,必须拉两个对手来比一比:比亚迪唐DM-i 和 特斯拉Model Y。
先看唐DM-i,主打经济实用,馈电油耗5.5L/100km,比深蓝S07的5.8L略低,但动力弱一截(零百7.9秒),车机系统老旧,智能化差不少。唐赢在品牌认知和维修便利,但科技感和驾驶质感,深蓝更胜一筹。
再看Model Y,操控和品牌力强,三电技术成熟,但内饰简陋,价格坚挺(起售价26万+),优惠后才接近深蓝S07顶配。Model Y空间更紧凑,后排不如深蓝宽敞。如果你追求驾驶乐趣和品牌光环,Model Y可选;但要家庭实用、配置拉满,深蓝性价比更高。
还有个隐形对手:零跑C11。价格更低,配置也高,但品牌力弱,三电技术、底盘调校、品控稳定性,相比深蓝还有差距。深蓝背靠长安,在制造体系和售后网络上有明显优势。
用户真实反馈我也收集了几条。一位成都车友说:“原来觉得增程车都是‘脱裤子放屁’,试了S07才发现,没里程焦虑真香。”另一位深圳宝妈反馈:“后排能放儿童安全座椅,中控屏能转,我追剧她看动画,互不干扰。”当然也有吐槽:“车机App不够多,想装B站、高德地图车机版,发现不支持。”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当前新能源车的普遍痛点:硬件卷到顶,软件生态还在追赶。深蓝的车机流畅,但应用商店生态不如华为、比亚迪丰富。什么时候车企能把“应用自由”当标配,才算真正智能。
技术趋势上,深蓝S07代表了**“理性内卷”** 的新方向。不靠堆料吹牛,而是精准卡位20-25万家庭用户痛点:要大空间、长续航、低使用成本、高智能化,还要有面子。它没追求4秒加速或激光雷达,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三电效率、NVH控制、人机交互体验。
未来,我看好这种“实用主义科技派”车型。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充电网络完善,增程/插混仍将是过渡期主流。而像深蓝这样,把增程车做出纯电质感的,会更吃香。真正的技术,不是炫技,而是让用户“感觉不到技术存在”——就像S07的增程器,你几乎忘了它的存在。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25万预算,你会选一台配置拉满、无里程焦虑的国产新势力,还是保守一点买合资燃油SUV? 老铁们,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顺便说个花絮:试驾那天重庆下雨,我穿着西装上车,结果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一开,瞬间从“落汤鸡”变“暖男”,这小细节,真贴心。
需要进一步确认的是:深蓝S07的电池质保政策(是否终身质保)、OTA升级频率、以及城区智驾辅助(类似华为NCA)是否会后续开通,这些暂无明确官方数据,建议购车前向经销商核实。
总结一下:深蓝S07不是完美车型,但它精准命中了25万级家庭用户的七寸——空间、续航、智能、性价比。它不靠噱头,而是用扎实的工程功底和用户思维,重新定义了“值”这个字。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