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现在买得起法拉利的不一定能开得起小米,可能油价和电价之间的较量最后会以法拉利车主带着充电桩回家而告终。你觉得荒诞吗?不,这才叫现实本身的取笑。最近全球马场都在下马,结果人家跃马家门口停了一辆“兔头牌”电动车,新闻震惊得我差点把手里的油条掐成三节,毕竟油条比电车还脆弱,还便宜。
对,就是那辆小米SU7 Ultra,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法拉利马拉内罗工厂门口。小米、法拉利、意大利,这三者划上等号,我怎么感觉像是给方便面煮了红酒炖牛腩:高贵的、多汁的、加班狗的梦想聚在了一起。现在世界的打开方式就是这么魔幻,没钱买动力的中国大厂,居然被千古马王请去做技术活儿。说起来一身鸡皮疙瘩,骄傲?肯定的,但也别忘了自嘲,这是新时代丙申国的扮猪吃虎:低头做车,抬头给法拉利照葫芦画瓢,最后自己看看说明书:“竟然还挺难抄。”
说白了,有钱的买性能、没钱的买情怀,实在不行买点二手信息贩子割的就是一刀。看着法拉利副主席皮耶罗老爷子亲自把小米开上意大利大街,场面一度比世界杯决赛还魔幻。据说他微笑的弧度比马拉内罗的测试弯都大,看着像是欧洲贵族第一次见到麻辣烫。
不过咱真别侮辱人家挑车的智商,法拉利为什么不选隔壁华为系?道理很简单:技术这玩意儿分硬分软——“高级软件家长”做的再好,硬件还是得靠底子厚。人家法拉利图的是三电系统、电控效率、极限输出,不是想要你坐在车里和小艺小爱唱歌斗地主。辅助驾驶?法拉利要给自己装辅助驾驶,怕是老祖宗都跳起来打脸:“我们欧洲贵族开车不用脑子,开车比谈恋爱还慎重。”
别怪老外偏心,中国的一线卷王已经把马力和电流卷进欧洲车系了。你现在嘲笑小米是手机厂,等SU7 Ultra三电机四驱系统一爆发,1548马力、1770牛·米,纽北刷出6分46秒,法拉利不买点回去拆解,真的只剩等被反超的命。到这会儿还有人疑惑,凭啥小米不是在直播间卖车、而是在马拉内罗门口秀肌肉?你敢信,性能也是卷出来的吗?
其实故事早种上伏笔,据小道八卦(以及朋友圈里吃西餐的朋友),早在2024年,法拉利的技术大拿就已经杀到北京小米总部喝茶了。当时气氛大概是这样,中国工程师递过一杯大益普洱,意大利工程师还在兜里摸红酒开瓶器。说是要聊高性能电机技术,最后变成了“你家这玩意儿功率怎么这么大,是不是偷装自行车马达?”小米只差没笑出声:“想学啊,买回去拆呗。”
就这样,几个亿的逆向工程订单,出现在马拉内罗的采购单上。到了媒体嘴里成什么?是合作、是技术交流,是新时代的国际主义精神。狗屁,明明就是“偷师学艺”的洋立场换了国旗的马甲。你以为意大利人只研究意面?其实人家在研究你家壁虎怎么走天花板。
顺带着,不只是法拉利,通用、福特、现代这票传统大拿,现在都派技术小分队来拆小米SU7。你以为他们是想多凑个热闹?其实他们是被新能源行业的技术大潮压得喘不过气,只能眼馋中国人怎么把电机做得比咖啡还提神。
据说小米SU7 Ultra那所谓的碳化硅电机,硬核到每个零件都能让法拉利扯掉几根白头发。你也别嫌弃意大利人拆的慢,谁让V6s、V8s这些名头以前都只印在法拉利发动机盖上呢,这回哈,轮到中国品牌把欧洲跑车狠狠上了一课,还是免费的公开课。
你说欧洲工厂心甘情愿?当然不是,全是被时代打着屁股赶着跑。以前咱学人家,现在“抄作业”的版权归属调过来了——中国新能源技术被全球车厂研究学习,就像那谁抄德国、日本抄德国,现在该轮到谁开放思路了吧?
想起八零年代的日本汽车界,疯狂采购德国车研究逆向工程,最后谁成车坛大哥?现在法拉利扒着小米仔细抠电机参数,估计心里比吃了松露还复杂。时代轮回,因果报应,现在就差意大利厂家在新品发布会上学一声“发烧友”了。
而且,再对比下法拉利首款纯电车Elettrica(此名pure italio-chic),按照现有消息,这车有可能真的会像极了SU7 Ultra,只不过烤漆更红点、标志更烈马点,卖的再贵个三五倍。如果你觉得贵其实也很合理,毕竟吃腻了意大利通心粉,换换川味火锅,总得加点调料。
市场上风水轮流转,以前是欧洲技术碾压中国,今天不搞燃油的中国直接托马斯回旋:技术硬了、骨头硬了、钱包还没怎么硬,全球大佬都得掏钱拜师。你说意大利人心里慌不慌?慌,肯定慌,不过嘴上还得说“我们要学习,世界一家亲”。要不是怕被马拉内罗的工程师围堵,估计小米早成欧洲国宾了。
有人担心中国技术开放太快,被别人学走了核心机密。这么说吧,归根究底,真正牛的技术压根就学不走——刀法不会的,给你菜刀也白搭。你看那帮国际巨头,拆着小米的电机,咋不见隔天法拉利就能造个SUV跑6分20秒?技术积淀这回事,表面你能抄,底子你得熬。
有时我在想,这事要是真发生在上世纪,估计得被拿去拍成电影,名字就叫《跃马与兔头》,主角可能还是枚“风华少年”,结局是大家都成电车工程师。只是没人敢想,好端端的跑车世家,技术自信到要临摹中国样板,这种角色扭转,比袁隆平种水稻进欧洲还玄乎。
当然,说到底,这种国际间的“偷师互卷”,不就是全球化真正的样子。内卷到最后,大家都卷成电流子,卷出个“大一统”的新能源江湖。谁曾想,当年被嫌弃的“山寨工厂”,现在成全球新能源高地。反正,等将来哪天,法拉利纯电车上市,后备箱抖出来俩小米快充头,到那时你别意外,“中意合璧”新世纪,欢迎体验。
不过别高兴得太早,毕竟小米SU7卖得太火,也许最考验意大利人耐心的,并不是怎么研究三电系统,而是怎么抢到一辆现车。到了那时候,法拉利主机厂说不定还得托关系,从黄牛手里多加价五千欧元买辆国产“来福力版”回去拆。新时代的技术版图,就是这样臭豆腐配红酒,怪不得,越嚼越香。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得泼自己一盆冷水。你以为中国新能源赢得了未来?别急,胜利这玩意儿,永远只会留给会拆、会卷、还能自嘲的那拨人。剩下的,就让欧洲超跑和中国电车一起,在马拉内罗的街头尬舞吧,跳累了味道才正。
世界越来越像吐槽大会,主咖都成了互相模仿的段子手了。
轮到意大利车厂研究中国电机这天,我决定再也不嘲笑“小米汽车很猛”这句话,因为谁知道明天,跃马的车标上会不会长出两个兔耳朵。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