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得从枣庄那个叫“车趣”的汽车嘉年华说起。
一个地方政府,联合一个文旅集团,在一个红色景点门口,搞了个汽车展销会。单看这几个要素组合,就跟把可乐倒进红酒里一样,突出一个混搭,讲究一个叛逆。官方通稿写得天花乱坠,什么“消费+文旅”新范式,什么“人在景中选车”,什么“品牌联盟强大合力”,每一个字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散发着一种努力想要证明自己的味道。
这味道,我熟。
这就好比一个武林大会,本来大家都是来比武的,结果主办方突然宣布,我们这次不比武功,我们比写诗。而且,必须用脚写。谁的脚写的诗意境最高,谁就是武林盟主。场上的大侠们都懵了,但转念一想,反正都是表演,用手打是打,用脚写也是秀,给主办方面子,说不定还能混个脸熟,以后走镖能打折。
于是,所有人都开始一本正经地脱鞋,研究怎么用大脚趾蘸墨。这就是这场所谓“嘉年华”的本质:一场大型的、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
讲真,别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了,有意思吗?
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一个核心问题:今天的中国车市,是个什么地方?是大家和和气气坐下来喝茶,商量着怎么把蛋糕做大的名流晚宴吗?
不,这里是黑暗森林,是修罗场,是你死我活的蛊场。
所有车企都杀红了眼,卷价格,卷配置,卷服务,恨不得把对手的祖坟都给刨了。前一天你发布新车说自己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第二天就有人敢卖15万,还送你全套家电。整个行业弥漫着一种“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癫狂气息。比亚迪掀桌子,小米把餐厅爆了,现在连蔚来的子品牌乐道,都恨不得把餐厅的蜡烛顺走,留给同行一片黑暗。
在这种背景下,你跟我说,把车展搬到景区,搞点文旅结合,就能“激发市场新动能”?
这逻辑就像是,两军交战到了白热化阶段,刺刀都见红了,一方的指挥官突然说:“诶,兄弟们先停一下,我们去对面的山头吟诗作对,用文化感化他们,让他们主动投降。”
你猜对面的机枪手会不会被你的才情感动?他只会觉得你脑子坏了菜了,然后把火力加大加大再加大。
我作为一个被各种发布会和营销活动轰炸到麻木的中年人,早就看透了。所有这些“模式创新”,本质上都是避开主战场的花拳绣绣。真正的战场在哪里?在价格标签上,在配置表里,在消费者真金白银的投票里。
消费者关心你是不是在铁道游击队纪念广场买的车吗?不,他只关心这台车能不能比隔壁老王买的时候便宜五千块,送的脚垫是不是原厂的。所谓的“沉浸式场景”,对于一个真正想买车的人来说,唯一的沉浸式,就是销售顾问报出那个让他心脏停跳一秒的底价。
突然我想起枣庄的辣子鸡,那玩意儿是真带劲,比这些虚头巴脑的“范式”要实在多了。
再说说那个“品牌联盟”。东风、吉利、问界、比亚迪、小鹏……一堆品牌站在一起接受授牌,看起来众志成城,好像要组成复仇者联盟去打灭霸。
但现实是什么?
现实是,这些人下了台,回到各自的4S店,第一件事就是研究怎么把刚才站自己旁边那哥们的客户抢过来。这个联盟,比纸还薄。它不是军事同盟,它更像是一个大型线下相亲现场的男嘉宾集体亮相。大家在台上你好我好大家好,下了台互删微信,扭头就去跟女嘉宾私聊:“别理他们,他们都是渣男,只有我是真心对你的,你看我这个彩礼,不是,你看我这个价格,多有诚意。”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展比喻成大型相呈现场,可能有点冒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种联盟的唯一价值,就是拍了张照片,然后写进PPT里,向上级汇报说:“领导您看,我们整合了行业资源,凝聚了产业合力,下一步就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了!”
领导看了很高兴,大笔一挥:不错。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太阳照常升起,价格战照常继续。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
我们不能否认主办方的良苦用心,他们确实想干点事。在今天这个环境下,想干事,比什么都强。这种把不同业态捏在一起,试图创造出新物种的尝试,就像是玄幻小说里的炼丹师,总想把一堆不相干的草药扔进炉子里,期待能炼出个九转金丹。
这个想法本身,是值得尊敬的。但问题在于,他们忽略了最核心的变量——人性,和市场的“道”。
市场的道,现在就是“卷”。是“一力降十会”的绝对力量碾压。任何花里胡哨的招式,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这就好比你练了一辈子金钟罩铁布衫,结果人家直接掏出了激光炮,一炮就把你轰成了渣。你所有的防御,在降维打击面前,都成了笑话。
你跟我谈文旅赋能,我跟你谈现金优惠。你跟我谈沉浸体验,我跟你谈终身质保。你跟我谈品牌文化,我……我甚至都不想跟你谈了,因为会买奔驰的人,他根本不关心你在哪个景区办活动,他只关心那个三叉星徽亮不亮。这就是品牌玄学,是信仰,跟你的“新范式”不在一个次元。
所以,这场在枣庄搞得轰轰烈烈的嘉年华,它会成功吗?
当然会成功。
因为它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卖车,而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打造一个“样本”,创造一个“模式”,写一篇漂亮的新闻稿。从这个角度看,它已经圆满成功了。至于到底多卖了多少台车,激活了多少“市场潜力”,那就像是薛定谔的猫,只有在打开KPI考核报告的那一刻,我们才会知道。但在那之前,它永远处于“成功”和“巨大成功”的叠加态。
而对于那些真正想在血海里求生的车企来说,他们会派人去参加,会笑呵呵地领牌子,会配合媒体拍照。但他们心里真正想的,只有一件事:
“下一个背刺我的,会是今天站我左边的,还是右边的?”
这就是现实。很残酷,但也很真实。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