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欧洲狂飙,市场份额连续超越特斯拉
欧洲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静默革命。
2025年8月。比亚迪在欧盟新车注册量暴涨201%。
市场份额跃升至1.3%。
这是比亚迪连续第二个月超越特斯拉。
后者销量下滑近37%。
差距持续拉大。
市场份额的颠覆性变化
欧洲汽车工业的格局正在重构。
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
8月欧盟整体新车注册量微增5.3%。
但新能源赛道冰火两重天。
比亚迪的份额从去年同期的微弱基数跃升。
特斯拉却从1.4%萎缩至0.8%。
1.3%对1.2%。
数字看似微小。
意义深远。
这是中国品牌首次在成熟市场实现持续性领先。
增长背后的双引擎驱动
比亚迪的爆发并非单一因素成就。
插电混动车型成为破局关键。
欧盟对纯电动车征收高额关税。
插混车型却仍适用10%的基础税率。
比亚迪敏锐捕捉这一缝隙。
3月其在欧盟销售的电动车中插混占比达41%。
上汽集团更是高达49%。
另一方面。
比亚迪在欧洲构建了400家门店的密集网络。
覆盖伦敦、巴黎、米兰等核心城市。
两年前。
这一数字仅为3家。
本土化服务能力彻底改变消费者认知。
深度本土化的战略布局
简单出口已无法满足市场深化需求。
比亚迪正在欧洲扎根。
匈牙利工厂即将投产。
欧洲总部承载研发与认证功能。
甚至针对当地需求推出插混车型。
“并非所有人都已准备好使用电动汽车”。
比亚迪德国负责人直言不讳。
这种务实态度赢得市场认可。
在西班牙。
比亚迪市场份额一度冲上10%。
远超特斯拉的3.3%。
证明其策略的有效性。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
欧洲曾帮助中国学习制造汽车。
现在形势逆转。
中国已成为技术输出方。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DM-i混动系统构建起技术护城河。
前7个月其海外销量已超55万辆。
超过2024年全年总和。
覆盖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
从“走出去”到“跑得快、站得稳”。
体系竞争力已然形成。
欧洲高速公路上。
运输中国品牌的车辆日益增多。
十年前。
中国汽车常被贴上“致命”或“危险”的标签。
如今瑞典汽车杂志给予最高评价。
认知转变背后是产品力的真实飞跃。
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
比亚迪们的前方。
是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