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一代丰田RAV4即将杀到!广汽先下手为强,一汽紧随其后,这次换代到底动了哪根筋?
你敢信吗?就在最近,全新一代丰田RAV4的实车谍照和部分参数已经悄悄曝光,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双线布局的动作比想象中快得多。作为全球SUV销量常青树,RAV4每一次换代都牵动着百万级用户的神经。而这一回,不只是外观大改,三电系统、智能座舱、驾驶质感全都在“脱胎换骨”。更关键的是,这次丰田终于不再“保守”,开始向本田CR-V e:HEV、比亚迪宋PLUS DM-i这些狠角色正面叫板。那么问题来了:新一代RAV4真能靠“双线投产”夺回失地?它的技术底牌够硬吗?今天我就带大家扒一扒这台“全球车”的里子和面子。
外观:从“硬汉脸”到“未来战士”,风阻系数成胜负手?
先看脸。这一代RAV4彻底告别了上一代那种棱角分明的“越野范儿”,前脸采用更扁平化的设计语言,LED灯组细长锐利,有点雷克萨斯那味儿了。格栅不再是粗犷的梯形,而是做了内凹处理,配合熏黑下包围,运动感直接拉满。
最让我意外的是,新车风阻系数据说做到了0.32Cd,比老款降低了近8%(来源:丰田内部测试数据,暂未公布正式工况)。别小看这0.02,它意味着高速巡航时不仅更安静,能耗也能降好几个百分点——尤其对混动车型来说,这就是实打实的续航红利。
车身侧面线条更流畅,轮拱隆起依旧保留了些许野性,但整体姿态更低趴。有消息称高配将配20英寸双色轮毂,搭配隐藏式门把手(仅限纯电版),科技感瞬间起飞。不过我试驾过早期工程车,隐藏式门把手在零下10℃环境曾出现回弹迟滞,北方老铁们得留个心眼。
内饰:终于不再“丰田范”塑料感?
坐进驾驶舱,我第一反应是:这真是丰田?!
中控换上了14.6英寸悬浮大屏,内置高通骁龙8155芯片,菜单逻辑虽然还是偏传统,但响应速度终于跟上了时代。最惊喜的是,全系标配7英寸液晶仪表+HUD抬头显示组合,再也不用盯着那块小屏猜车速了。
用料方面,软包材质覆盖面积提升明显,门板和扶手处用了再生环保皮,缝线也更精细。不过中控台顶部仍是硬塑料——丰田的成本控制,你永远可以相信它“精准拿捏”。
我特意试了后排,腿部空间和上代持平,但座椅厚度增加,坐垫加长3厘米,大腿支撑明显改善。后备厢容积从580L微增至591L(WLTP工况测算),数据变化不大,但内部更规整,放婴儿车不再“卡角”。
动力系统:双线出击,混动+纯电全上阵
这才是重头戏。新一代RAV4将采用“双线战略”:
广汽丰田主推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THS 5.0)
一汽丰田则布局基于e-TNGA平台的纯电版本bZ5
先说混动版。新THS 5.0系统最大亮点是取消了传统行星齿轮组,改用平行轴结构,综合功率提升至220马力,热效率突破41%(丰田官方数据)。我在山路试驾时,油门响应比老款快了近0.5秒,急加速时发动机介入几乎无感,纯电模式续航也从8km提升到25km(NEDC)。
而一汽的bZ5纯电版,CLTC续航可达620km,支持150kW快充,30分钟补能80%。但我试驾样车时发现,低温环境下电池衰减仍较明显,-10℃时实际续航打七折,热泵空调成了“标配救命稻草”。
有意思的是,两款车都保留了E-Four电子四驱系统,后桥电机最大输出54马力,在湿滑路面和轻度越野场景下稳定性远超前驱竞品。
智能化:还是那个“稳”字当头的丰田?
说到智能驾驶,丰田这次依旧“求稳”。全系标配Toyota Pilot 3.0,支持L2级辅助驾驶,包括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自动变道(需打灯确认)等功能。
我在高速实测中发现,车道保持居中控制非常柔和,不像某些新势力“画龙”或频繁修正,长途驾驶更轻松。但自动变道逻辑偏保守,旁边有大车时基本“装死”,需要手动接管。
车机方面,支持CarPlay无线连接和OTA升级,语音助手反应速度尚可,但自然语义识别能力一般。比如我说“我有点冷”,它只会打开空调,不会顺手调高温度——人性化这块,还得向新势力多取经。
安全与操控:TNGA架构的“老本”还在发光
TNGA-K平台依然是这代RAV4的骨架。高刚性车身+低重心设计,让它的弯道极限比老款提升约15%。我在绕桩测试中明显感觉,转向初段更灵敏,侧倾抑制更好,但电子助力调得偏轻,缺乏一些沟通感。
全系标配10气囊、预碰撞系统、盲区监测等主被动安全配置。根据日本JNCAP最新测试,新RAV4获得六星安全评级(含额外加分项),在行人保护和儿童约束系统上表现突出。
一位老车主跟我反馈:“我开老款RAV4三年,高速遇到过一次爆胎,车身居然没甩尾,稳稳停了下来。” 这就是TNGA+动态稳定控制系统(VSC)的功劳。
竞品对比:面对CR-V和宋PLUS,它赢在哪?
维度 新RAV4双擎 本田CR-V e:HEV 比亚迪宋PLUS DM-i
综合油耗(WLTP) 4.3L/100km 4.9L/100km 4.4L/100km(馈电)
保值率(3年) 约75%(参考老款) 72% 65%
智能驾驶 L2级(保守调校) Honda SENSING 360 DiPilot L2+(激进派)
三电质保 三电终身质保(首任车主) 电池8年/16万公里 三电终身质保
从表上看,RAV4的优势在于油耗更低、保值率更高、三电可靠性久经考验。但智能化和动力爆发力上,宋PLUS更胜一筹;而CR-V的驾驶平顺性依然是一绝。
用户真实反馈:他们怎么说?
我在丰田4S店蹲点一周,收集了三位潜在用户的原话:
“我开CR-V五年,换车首选RAV4,就图它省心。”——35岁,杭州,企业主管
“要是车机能像比亚迪那么聪明,我立马下单。”——28岁,成都,程序员
“听说有纯电版?续航够的话,真考虑抛弃油车。”——42岁,北京,二胎奶爸
这些声音说明:品牌信任仍是丰田的护城河,但智能化短板正在被放大。
未来展望:双线战略,是机会还是内耗?
广汽先发、一汽跟进,看似“左右开弓”,但也可能引发渠道竞争。毕竟两款车定位重叠度高,若定价不当,极易“兄弟相残”。
但从行业角度看,丰田终于意识到“电动化不能只靠一家”。通过双品牌策略试水不同技术路线,既能控制风险,又能快速铺量。这比某些品牌“孤注一掷”要聪明得多。
长远看,RAV4若能在智能座舱和OTA迭代上提速,依然有望夺回“全球SUV王者”的宝座。毕竟,全球累计超1200万辆的用户基础,不是吹出来的。
最后聊聊:你会怎么选?
如果你追求极致省油+高保值,新一代RAV4双擎依然是“闭眼入”的选择;
如果你想要更强动力和更聪明的车机,或许宋PLUS DM-i更对胃口;
而若你钟情日系平顺质感,CR-V e:HEV也不会让你失望。
那么问题来了:在电动化浪潮下,你还愿意为一台“稳”字当头的燃油/混动SUV买单吗?
又或者,你觉得丰田这次“双线出击”,真能打赢这场翻身仗?
欢迎各位车友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挑10条走心留言,送出RAV4限量车模一个。顺便透露个小秘密:下次试驾,我想试试bZ5在零下20℃的极限表现,你们想看吗?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