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还得选二手车,尤其新能源车贬值快,刚买两年新车价值就缩水一大半,建议年轻人理性投资避免惨赔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个朋友发的车,奇怪他还扔个刚买两年车贬值了差不多一半的感慨,心里顿时有点扎心。这事其实挺普通的。你新能源车尤其是比亚迪、特斯拉这类的,新车落地价30万、40万的不在少数,但两年过后,能值多少?大概率就是原价的50%甚至更低。
我自己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去年我朋友买了一台比亚迪唐DMI冠军版,花了21万左右。买完不到两年,他去了解估值,竟然被报价8.5万!嗯,就这价格,简直比地摊还低。这怎么想?贬值速度快得惊人。按常理,两年时间,汽车折旧率能达到一半左右也算正常,但这种二手价格缩水程度,真是让人心疼。
你要说,买新车值不值得?我觉得得看你怎么算。假设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这车两年跑了3万公里。每年贬值大概得5万多点,平均每个月就是5000多块。要是买到这个车基础款,十万左右的也不少。当时我还琢磨:假设你顶配车当时买了24万,二年后卖掉,估计也只能剩个9到10万。你说,真亏啊。
买二手新能源车划算多了。尤其是车龄两年的,贬值损失大多由上一任车主提前承担。考虑到这个因素,买二手车其实更合算。二手车市场还是有公式的:新车两年便降了不少,优质二手车还能保持较好的残值。
除了贬值快这个问题,新能源车的供应链到底怎么回事?我之前跟一位修理工聊过。他说,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就像建筑的钢筋水泥——关系到整车骨架。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其实都可以理解为,是建筑中的地基。很多二手车,尤其是新能源,到了下一任车主手里,电池寿命多少?这些基础设施还能剩多少?这个我没细想过,但猜测大部分三电质保就到期了,意味着以后的使用成本会陡升。
说到这,突然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又是比亚迪?难道除了价格便宜外,真有那么多二手车贬值快得令人窒息?我观察到,去年八月秦L落地十多万,今年八月就彻底亏了4.5万。秦L和宋L,但别的小牌子?都没这么惨。从数据看,新能源车的一二年贬值曲线极陡,特别是大品牌的热门车型。
成本核算还得加进去。按照我模拟的粗略心算,百公里的用车成本不到2块钱。这倒也算划算,但剩下的心疼就是——就算买二手的,未来可能还得考虑较高的维护费用。特别是三电终身质保不保了,又得心里打鼓:要不要换别的车?毕竟十年八年以后再买新车,这个想法也不无道理。
我还挺喜欢慢慢开的。自己开五六年也能亏掉一大笔,但也比频繁换车划算。你看,我刚才翻了相册,发现自己车里那些细节:水果味的空气清新剂、车上的旧票据,还有钥匙放在一堆文件夹里的模样。生活就是这样——有意思的小细节,才是留在记忆里的。
也许有人会问:你买车那么在意贬值干嘛?其实我也不介意。车就像穿衣服,穿了几年再卖,总比每年买新款省钱。尤其新能源,因为技术更新快,几年前的车型就算状态好,卖价也像挖坑似的掉。
别说,家里有人说过:买车就是买个出行工具,贬值还能买得起?我觉得,他们大部分其实都没在深究。看着市场行情,消费者其实很实在。比如朋友的宋Plus DMI四年多跑了8万公里,落地价17万多,现在补贴还算给力,问能卖多少钱?我猜大概得10万左右。再看别人的车,置换补贴带来的新车优惠,真的是很香。这就让我疑惑:为什么2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好像二手市场就这么惨?是不是价格透明度太低?或者是人们买了之后都存在留着不舍得卖这种心理。
突然想到自己,也许以后会考虑开个十年、八年再买新车。贬值的事情,能早点放下,生活也会轻松许多(这段先按下不表)。每次新车刚到手那会,心里都像藏了个宝贝。但事到如今,觉得用个十年也挺好,反正新能源技术发展这么快,十年后或者新一代更划算。
话题又跑远了。其实我一直在琢磨,二手车市场那么疯,为什么到现在还会出现买不到合适车辆的尴尬?主要还是供应链——特别是电池组。有人说,新能源车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电池。你能用好的电池,车就能值钱;反之则一文不值。这也是很多二手车贬值快的根源吧。
你有没有注意到,除了品牌,车型的热点与否也影响二手价格?一些去年爆款的新能源车,现在市场已经变得很低调。我还记得,去年有人说的:这车未来会大涨。还是便宜卖掉,等着涨价,都不太现实。毕竟,市场就是这样,冷热不均。
这让我感慨一句:新能源车的贬值快,是市场的硬伤——也许未来技术成熟点,就能把这个问题调节好点。但我真不知道,年轻人,买车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追赶潮流,还是想花最少的钱用最久?拆开来看,其实差别不大——只是心里的贪念多了点罢了。
我也会留个问号:你会不会在心里偷偷想,这个车还能开几年?要不要早点卖掉换新?
这世界变化太快,车市也一样。我们只能在这变动中,找到自己心里的平衡点。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