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发动机进步惊人,吉利EMP涡轮增压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7.26%,已领先合资车一大截,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

国产发动机这几年进步确实迅猛,尤其是吉利新发布的EMP涡轮增压发动机标出的47.26%热效率,听起来就让人激动。领克10搭载的这台1.5T Evo电混专用发动机,硬生生比比亚迪号称先进的第五代DM-i的46.06%还高一点点。亮点在于——它明显超越了合资品牌同期技术水平,有点颠覆既定印象的味道。

这数据得斟酌下。热效率到47.26%,其实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机燃烧燃料时转化成机械能的比例更高,不浪费那么多汽油。不用变成废气飘走,这直接提升燃油经济性和动力响应。为什么说很难得呢?因为传统汽车里,普通发动机热效率都差不多在35%-40%,发改部门曾用过20年没大的变革这种说法。看来,吉利这波算是技术上打了个漂亮翻身仗。但前面我说热效率能代表整体经济性,其实有点大了,毕竟整车还有传动效率、电机配合、散热问题和排放标准,不能光看发动机。

国产发动机进步惊人,吉利EMP涡轮增压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7.26%,已领先合资车一大截,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有驾

比起插混老大比亚迪的各种DM-i组合,吉利这套EMP发动机更像是走极致内燃机路线,然后用电机作为辅助。最近和一位做供应链的哥们聊天,他说:发动机做得好,才是底层硬功夫,电池算是锦上添花,别光盯着电池看。我当时忽然觉得,他说得对。毕竟插电混动贵在控制策略和电池管理,不是光搞发动机就行。反观这套领克的增程混动系统,发动机被推至最高效状态,剩下路况变化、大马力需求由电机承担,但这个配置跟普通插混还是有差别的。简单来说,增程是更专业、更极限地逼发动机来输出,而比亚迪那套策略偏向全面适应。谁更实用?这还要看用车环境和驾驶惯。

提到用车,领克Z10 EMP的综合续航数据靠47.26%发动机打底,公开的数据是1400公里,当然这得包括电池+油箱续航。和市场上2.3吨级SUV比,对同价格(估算区间20-30万)车型来说,这续航相当惊人。没人开趴车,但确实比一两年前某合资SUV加满油才跑900公里强多了。不过说实话,这数据是工程侧估算结果,实际驾驶肯定会低不少。我这话又打住,毕竟发动机自己效率是个实验室测值,实际工况、出厂装配误差都影响表现。

国产发动机进步惊人,吉利EMP涡轮增压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7.26%,已领先合资车一大截,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有驾

还有件事,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领克这套发动机是与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搭配的。这个细节很关键,变速箱传递效率也决定最终动力输出。对比比亚迪那怕是先进,但自己的电驱动系统本身没那么依赖变速箱,直接链条传动不丢失多少功率。领克这里变速箱多一环点损耗,不过对应改善了换挡平顺性和高转速下的扭矩输出。不同技术路径,优缺点自然不一样。

哎,说到这里,顺便跑题感叹下——这些发动机研发真不容易。供应链一环环卡得死死的。做发动机不像开网店,零件一个小毛病都能把整台机打废,我记得以前某品牌因某传感器质量不过关,整条生产线停了几天。这说明什么?发动机研发和批量生产之间的平衡极难把控,吉利要做到47.26%热效率量产稳产更是诺大挑战。有人问我,那吉利这数据到底量产了吗?我得承认,还没找到确切答案,市场反馈也不够。吹数据很容易,实际用下来稳定可靠才重要。

顺便捎带一句,我有个朋友搞修理,他吐槽:靠数据讲车,活着的机械你没摸过别瞎说,发动机热效率高不高,看油耗跟坏不坏啊!这句话听着扎实,也是一种车企与用户之间的冷静现实碰撞。毕竟机械东西,你得用过才算真懂。领克发动机有多耐用、多养护,时间一长才见分晓。

国产发动机进步惊人,吉利EMP涡轮增压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7.26%,已领先合资车一大截,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有驾

再聊聊奇瑞鲲鹏天擎发动机——48%的热效率听着更让人安心是吧?这数据比吉利的EMP高一截,但奇瑞还主要在实验室调试阶段,离量产还远着。增程技术对发动机的要求高到了极点,尤其是可靠性和耐用性,工程师只能边试边改。这让我的想象稍微跳跃了一下(标体感推断,不保证准确):也许等奇瑞下场,这几家国产巨头的发动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有点自嗨又不得不妥协的味道。

对了,大家有没有想过,新能源车真不是全靠电池,发动机作为混动体系的重要部分依然存在,而且是技术重点。很容易有个误解,仿佛未来汽车就是大块电池和几个电机,发动机可以消失了。但目前来看,发动机不但不能消失,还要做到极致省油,才能配合各种复杂路况,保证续航和驾驶感。

说到这里,我又疑惑了:这么高效率发动机的成本是不是也高?大概心算了一下,如果发动机制造成本比普通1.5T高出20%-30%,而且维修也更贵,燃油节省又得回收几年,车主到底愿不愿意买账?这中间的权衡很微妙,结合市场反应和销售表现还要观察。

国产发动机进步惊人,吉利EMP涡轮增压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7.26%,已领先合资车一大截,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有驾

倒是可以确定一点,真正撑起市场的还是燃油经济性+可靠耐用+售价合理的组合。再好的发动机,也得被渠道销售和用户接受才算真的成功。毕竟我听销售一哥们儿说:有的顾客纯粹看配置,谁要管你发动机热效率,他就看图片和价位。简直让人无语。

聊到这里,留个问题给碰巧看到这儿的你们,到底国产发动机的领先,是不是更多体现在实验室数据上?还是马上就能转换成每天开车的实打实体验?你们自己买车开车时,真关心这些数字吗?或者只想要省心又实在的那种?

国产发动机进步惊人,吉利EMP涡轮增压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7.26%,已领先合资车一大截,显著提升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