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Model Y的王朝落幕了
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每次路过特斯拉门店都能看到排队的人群,Model Y那时候真的是街头霸王。48万辆的年销量数据摆在那里,就连传统豪华品牌看了都得服气。但现在嘛,情况彻底变了。
小米YU7的暴击来得太狠了
上周小米YU7开启订购后,3分钟拿下20万台大定订单、1小时大定近29万台,这种爆发力简直让人看傻了眼。要知道,特斯拉Model Y 2024年全年在中国市场卖了480,309辆,而小米YU7光是预定量就快追上这个数字了。这种对比真的太残酷了。
雷军那句"我们依然制定了离谱的目标,小米YU7要继续挑战Model Y"看起来像是谦虚,实际上野心暴露无遗。25.35万元的起售价比Model Y便宜1万元,这种精准狙击真的是太狠了。
Model Y的销量数据确实不好看
由于车型改款,再叠加上春节的影响,其2月销量罕见地跌到4位数,仅卖出了8006辆。这个数字对于曾经的销量王者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就算3月份反弹到48189辆,但4月和5月又下滑至19984辆和24770辆。
更扎心的是,交付能力依旧受到产能约束的小米SU7在5月卖得比Model Y还好,这个月卖了28013辆,连续2个月销量超过了Model Y。轿车都能反超SUV,这事儿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围攻者们不再是乌合之众
以前那些所谓的"Model Y杀手"确实没什么威胁,排在Model Y身后的是极氪7X,11月销量11112辆,智界R7销量11086辆,这点销量确实构不成威胁。但现在不一样了,小米YU7这个头狼出现后,整个竞争格局彻底变了。
小鹏G6、智界R7、极氪7X、乐道L60、智己LS6等,这些国产纯电SUV在上市初期都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热卖,虽然后劲不足,但毕竟还是分走了一部分份额。现在小米YU7来了,这些车型估计也要被冲击,但对Model Y来说,真正的威胁是小米这个品牌的号召力。
特斯拉的反应有点迟钝
在美国德州奥斯汀完成了一项壮举——Model Y首次实现全自动驾驶交付,这确实很酷,但中国消费者更关心的是性价比和配置。你展示再多的黑科技,价格不降下来也没用。
2024年特斯拉在华市场份额被挤压降至5.4%,较2023年下滑了2.4个百分点,这个趋势很明显了。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近40%的增速,而特斯拉中国同比增长8.8%,没有跑赢大盘,说明问题确实很严重。
价格战打不起来的尴尬
特斯拉想降价,但毛利率已经跌破20%大关,操作空间真的有限。而且焕新版Model Y还涨价了,这在价格战如火如荼的时候简直是自杀行为。小米YU7精准定在25.35万,就比Model Y便宜那么一万块,但足够让很多消费者动摇了。
Model Y在国内新能源SUV里的销量占比逐年下降,从2021年的16%左右跌到了2024年的不到10%。这个数据很说明问题,即使销量绝对值还不错,但相对地位确实在下滑。
小米的品牌魅力确实不一般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雷军2013年就是特斯拉Model S的车主,还和马斯克有过合影。现在小米和特斯拉在汽车市场短兵相接,这种戏剧性真的让人感慨。小米在手机市场练就的营销功力,在汽车市场同样管用。
既然现在小米SU7都能比Model Y卖得好,那么更具卖相的小米YU7岂不更是优势明显?这个逻辑确实很有说服力。SU7已经证明了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实力,YU7更是直接对标Model Y的核心市场。
未来会更残酷
小鹏G7即将入场,四季度还有叫嚣着要与Model Y、YU7"三分天下"的理想i6,8月蔚来第二品牌乐道即将推出的L90,狼群的规模还在扩大。Model Y现在面临的是自国产化以来最恶劣的生存环境。
特斯拉在中国的好日子真的到头了。不是说它会彻底败下阵来,但那种一家独大的局面确实不复存在了。如果说在2022年和2023年,想要买一款纯电SUV,特斯拉Model Y还是首选,那在当下,Model Y或许还会成为备选中的佼佼者,但绝对不再是第一名。
小米YU7这次真的是踢到了Model Y的痛处,25.35万的定价加上小米的品牌号召力,这种组合拳确实够狠。特斯拉如果还不快点调整策略,市场份额可能会继续被蚕食。毕竟在这个价格战的时代,消费者的选择太多了,没有人会为情怀买单太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