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

吉利最近又出了大动作。银河M9上市,直接把大六座SUV的价格门槛一脚踢到17万多,这定价一亮出来,现场直接就是一片哗然。你很难想象,曾经二十万以上才敢碰的大块头新能源SUV,现在普通消费者都能轻松够得着。这一波操作下来,银河M9上市24小时,订单就突破了两万三。你要说这仅仅是价格的胜利,显然不够。一款热门车能火爆,单靠便宜还真不行。

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有驾

其实,纵观最近几年,吉利新能源和燃油车双线开花,无论是银河系列、还是翻红的博越这样老将,一个比一个能打。两年时间,银河系列卖了一百三十多万台,这战绩搁谁家也能拍着桌子吹一宿。这么一看,不光是品质、外观这些看得见的地方在发力,更重要的是,吉利在背后玩起了最难玩的“内功”——企业高效、可持续的设计创新模式。

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有驾
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有驾

很多人觉得,能卖爆的都是掌握着什么绝技、秘诀,其实人吉利自己说了,就是笨方法。死磕产品、质量、技术底子不动摇,牢牢抓住百姓买得起的精品车这条路。反正市场再卷,谁也挡不住人家性价比和实力自信。

这风口大,鲨鱼也多,想在群狼环伺的中国车市内卷大赛中靠什么活下去?有人往省钱里钻,有人攒着劲靠大佬撑门面。而吉利选择的,是把“去大师化”这招玩到极致,让企业的设计变成一套可以批量复制、精兵作战的成熟体系。这话怎么讲?吉利副总裁陈政就很直接,说吉利设计根本不迷信大师,咱家要的是团队合力,不靠某个名号撑场面,是“森林型”人才模式。

想当年,汽车设计行业跟其它传统制造业差不多,拼资历、拼名气,大师说啥就是啥。大师就是顶天的那块牌匾,没有大佬一锤定音,这活儿都推不动。可是问题也明显,就像装个自动门,还得等院长下指令,不耽误事都怪了。所谓“一张脸打天下”,一到市场变天,立马掉队。

吉利反其道而行之,不只在设计风格上追求多样化,还把团队内部流程做了颠覆性的调整。放眼市场,大部分车厂新车设计周期死板,换代一拖就是三四年,吉利倒好,三年多攒出来远超十款全新换代产品,而且横跨不同用户群体。每一款车,不同“脸谱”,对应不同细分需求,颜值和市场热度双双在线。这不只是设计快,更是效率高。

你往深里看,吉利的“团队作战”模式更接地气。每个单元例行公事不走过场,信息层级极度扁平,有事能当面掰扯清楚,领导不端架子,设计师不搞个人英雄主义。设计师不再混个资历卡条主线,决策环节按需协同,搞得跟互联网那一套相似,问题能在最前头暴露、反馈能最快落地。任凭什么难缠的技术、研发、市场配合,设计团队都能直接插手打通。以前谁都怕设计部门不要脸死抠细节,结果这一改,反而各部门都开始喜欢和设计打交道了。

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有驾

光有制度还不够,企业的“气质”才是灵魂。吉利设计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主线,那就是“润”。别小看这个字,咱中国人讲究养人、养气,润物细无声。啥叫润?直白说就是要舒服,不造作不过火,合眼缘、用得顺。吉利不是靠某一任总监的个人偏好,把“我的审美压倒一切”当圣旨,也不是各地风格凑一桌菜,最后四不像。反而是回归企业级的审美基调,团队里每个人心里都种“润”,产品才能出挑又不失一致性。

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有驾

说到汽车设计圈,大师一直被神话。大家默认要有几个能被吹捧的“设计一尊”,这样才能出大作。但陈政说到底,这些大师自己也不是能生金蛋的母鸡,本质成绩离不开团队和环境。吉利想做的,就是去掉神话色彩,让真正的实力、效率成为主角,让整个设计链条成为企业持续发力的发动机。这样就算哪天人才流动,也能保持战斗力不崩盘。

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有驾

除了人和流程,吉利还池底铺了厚实的底子——中台管理。这里不是随便蹭风口的“中央厨房”,而是全流程开放、结果导向,啥活儿做不成当场就能筛掉。产品推广环节,设计师能参与到底,用户反馈直接影响更新,整个链条像一把钢锤敲到了软肋上——效率提上去了,失败品率自然降低,老爷车模式就此终结。

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有驾

在认知上,吉利也没像有的厂一门心思搞家族式脸谱,谁家红就模仿用,恨不得全系列一个模样。现在汽车智能、电动化浪潮刚走一半路,还有多少规则没成型。吉利选择的是根据不同用户划分,灵活试错。用户口味众多变,设计不能绑定死。未来什么才会成为经典,还得交给市场自己选。某一时间的畅销设计越多,生命力就越强,这才是被历史记住的底气。

这个全新模式,讲求中台高效、价值观统一、认知开放。这三板斧砍下去,短期快出爆品,中期文化可沉淀,长期还能抵御未来市场剧变。说穿了,“唯快不破”,不光在武侠小说里灵,每日快变的中国车市就认这条理。

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有驾

其实,现在造车行业越发像打群架。谁家动作慢半拍,哪怕是山中老虎,也未必赶得上菜市场杀猪的速度。吉利做的,就是让企业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快反部队,哪里有风向,哪里就能出手。机会永远亏给慢半拍的那个企业。

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有驾

智能电动赛道刚刚进入下半场,大家还在摸石头过河。吉利敢于开新路,人家不仅敢改规则,还改了底层逻辑,使企业摆脱个别人发挥好坏左右全局的老模式。这样只要流程没毛病、团队没跑偏,企业就是一台发动机,不会因为某个螺丝松了就动不了。

都说中国车难搞出自己的路,其实难的不是表面,而是敢不敢把“去大师化”、高效率思路真正落地。吉利的探索是一套模板,不是谁都能照搬,但谁学到了这一点,未来就有翻盘的底气。

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有驾

细想下来,与其在设计总监这个“王”上下注赌命,不如把天下好手都变成精兵,让团队成为能打耐战、更新换代的正规军。这才叫后劲十足,后发也能先至。

说到底,市场变化像走马灯,产品也只是其中几根彩带。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是满世界找新外援的花架子,而是把“润”做到骨子里,把兵法玩成常态的企业。

银河M9上市降门槛,吉利团队作战,设计模式创新-有驾

谁都想做下一个行业旗手。论爆款,拼命干的不一定赢,但慢悠悠的绝对要被淘汰。中国车企要想走上自己的大路,非得先走稳自己的“小道”,吉利这条路虽然没有捷径,却步步扎实,值得慢慢品。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