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001上市,30万配1330匹马力和7分钟快充,隔壁特斯拉展厅冷得像凌晨三点的麦当劳
销售把钥匙递给我朋友那会儿,特意强调了一句“别在停车场踩太狠”。我当时没当回事,谁知道这家伙一出地库就把电门踩到底,2.83秒后我俩都被按在座椅上动弹不得。等缓过劲儿来,他扭头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才30万?”我看着他那个表情,想起他五年前开朋友保时捷时也是这副模样,只不过那台车的价格后面多了两个零。
老实讲,这两年电动车的聚会变了味儿。以前大家聊的是续航、智能座舱,现在张口就是“你上周在服务区排了多久队”。我一个深圳的哥们儿,国庆开车回湖南,在服务区排了45分钟才轮到充电桩,充了快一小时才走,前后耽误快两小时。极氪这次搞900V高压,峰值功率600kW,7分钟从10%充到80%——我头一次看到这个数据时也不太信,直到上个月在杭州试驾,真就是喝杯美式的工夫,电量从18%蹦到76%。
双电机1330匹马力,放在三年前这配置得上千万超跑才有。碳化硅电驱效率高是一回事儿,关键这套系统在城市道路上用起来没那么暴躁。红绿灯起步,电门踩一半就够了,深踩反而有点吓人。我试驾那天走的是杭州老城区,路窄车多,电门响应调得挺线性,不会一踩就窜。倒是空气悬架在过减速带时有点硬,不知道后续会不会通过软件调软一些。
北方的朋友最怕过冬。我认识个沈阳车主,他那台某品牌电动车标称续航580公里,一到零下十五度直接打对折。极氪这次把热管理系统做了三重设计,PTC加热、热泵空调,还有电机余热回收。从用户群里看到的实测数据,哈尔滨零下12度跑高速,120的时速能跑出620公里,这个表现在东北算是能用了。电池包那个“十宫格”防撞结构,IP68防水,泡在水里两天都没事儿——当然谁也不会真把车开水里泡着。
城市NZP我用了一段时间,感觉比预期好一点。上次在杭州没车道线的老街区测试,它处理加塞和突然冲出来的电动车反应挺快,比我自己踩刹车还早零点几秒。不过这玩意儿始终是辅助驾驶,该你接管还得接管。有一次在高架匝道并线,系统犹豫了一下没敢插,我只能自己打方向。700TOPS算力配激光雷达,硬件堆得够了,软件调校还得看后续OTA怎么优化。
车机这块儿有点花哨。28个扬声器的雅马哈音响确实响,5D观影模式座椅会震、氛围灯会跟着变,第一次体验挺新鲜,用多了也就那么回事儿。眼神交互我试了几次,十次里头能成功七八次吧,剩下两三次它看不懂我在干嘛。还有个小毛病,冷车启动车机要等个一秒多,官方说会通过OTA修,问题不大。
价格这事儿挺微妙。30万出头拿下这套配置,横向比确实有优势,特斯拉Model S起步就要78万,性能版更贵。不过Model S那是另一个段位的产品了,品牌溢价摆在那儿。极氪瞄准的大概是那些想要性能又不想掏大价钱的年轻人,25到35岁,喜欢周末自驾,对智能化配置有要求。预售期2000抵7000,相当于优惠5000块,10月11号截止,想下手得抓紧。
后排空间有点紧。我身高178坐后排,头部离车顶也就一拳多点,不如理想L7那么宽敞。如果经常带人出门,这点得考虑清楚。还有个细节,无框车门关的时候有电机辅助缓冲,听着挺高级,但冬天密封条容易冻住,北方车主可能得多留意。
十几年前刚学车那会儿,教练说过一句话:“别管车看着多好,关键得适合你自己。”这些年换了几台车,越来越觉得这话在理。极氪这台车硬件基础确实扎实,充电快、加速猛、智驾也能用,但它到底适不适合你,还得自己去试。买车不像买手机,用个三五年是起码的,售后保障、保值率、软件更新频率,这些都得琢磨。
只是有个变化挺明显,三年前谁敢想30万能买到这配置?电动车这场仗打到现在,技术门槛在往下走,消费者的选择在往上涨。至于这台车最后能在市场上走多远,大概还得看交付以后的口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