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没有意义!大佬集体开炮,为何消费者却抢着买单

“这车续航四百公里,还得背个油箱?有啥意义啊?”

长安的邓承浩这话,差点没把我给逗乐了。

感觉就像,球场上一个用最朴实无华的招数连过五人得分的前锋,被场边坐冷板凳的理论大师给鄙视了:“你这过人动作,不标准啊!”

标准?

什么叫标准?

增程车没有意义!大佬集体开炮,为何消费者却抢着买单-有驾

卖得好,老百姓抢着买,这就是最大的标准。

现在这车圈儿特有意思,一帮大佬,尤其是在广州车展那会儿,扎堆儿地对着大电池增程车开炮。

蔚来的沈斐说这玩意儿“逻辑上解释不通”,长城的魏牌CEO更是直接撂狠话,“打死不做增程”。

听听这口气,好像增程车是什么歪门邪道,是汽车工业的耻辱柱。

增程车没有意义!大佬集体开炮,为何消费者却抢着买单-有驾

他们那套逻辑听起来是那么回事儿:现在充电桩遍地都是,比五六年前多了快十倍,充电很方便了啊!

你还弄个大电池,再加个增程器,又重又占地方,成本还高,图啥呢?

一年到头,你可能也就回个两三趟老家需要烧油,为了这几回,天天背着个“累赘”跑,利用率太低。

这话要是搁在PPT上讲,估计能赢不少掌声。

可问题是,买车过日子的老百姓,不看PPT。

增程车没有意义!大佬集体开炮,为何消费者却抢着买单-有驾

老百姓怕什么?

就怕“卡脖子”。

平时在市区里通勤,一周充一次电,电费便宜得跟不要钱似的,这体验多爽。

可谁还没个跑长途的时候?

一想到高速服务区里,那些纯电车主们为了个充电桩等到望眼欲穿的表情,心里就发毛。

增程车没有意义!大佬集体开炮,为何消费者却抢着买单-有驾

大电池增程车就不一样了,它鸡贼就鸡贼在这儿——它给你上了个双保险。

有电的时候,你就是个纯电车主,享受着安静和省钱。

真没电了,或者懒得找桩了,加油站五分钟就能满血复活。

这种“平时用电,长途烧油”的踏实感,是再多充电桩也给不了的。

增程车没有意义!大佬集体开炮,为何消费者却抢着买单-有驾

说白了,它直接把纯电动车最大的痛点——补能焦虑,给干掉了。

更绝的是价格。

同样续航水平,大电池增程车往往比纯电车便宜一截,省下的钱够加好几年油了。

而且你看问界M9那样的,五十万的价格,把智能驾驶、空气悬架全给你堆上,弄得那些想买奔驰宝马的老板们心里都直痒痒。

性价比这块,算是被他们玩明白了。

增程车没有意义!大佬集体开炮,为何消费者却抢着买单-有驾

其实,那些后来跟风搞大电池增装的车企,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理想汽车早就把市场给教育出来了,你作为一个后来者,没啥别的独门秘籍,怎么办?

那就只能在电池上做文章,你300公里续航,我就搞400,续航数字越大,宣传海报就越亮眼,就越能吸引眼球。

这招虽然简单粗暴,但管用啊,一看别人这么干卖得好,大伙儿就全跟上了,可不就成了风潮。

所以你看,这事儿根本就不是技术逻辑的问题,而是人心的问题。

增程车没有意义!大佬集体开炮,为何消费者却抢着买单-有驾

很多从油车刚转过来的人,心里发虚,既想要电车的省钱和安静,又舍不得油车的方便和踏实。

大电池增程,刚好就踩在了他们这种“既要又要”的过渡心态上,完美适配。

那帮大佬的吐槽,更像是站在行业制高点上的一种“技术洁癖”。

他们觉得车重了影响操控,亏电油耗高了不环保,这都对。

增程车没有意义!大佬集体开炮,为何消费者却抢着买单-有驾

但这些在消费者眼里,远没有“把我扔在高速上”来得可怕。

技术上的不完美,在解决了核心焦虑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说到底,大佬们在天上谈理想、谈逻辑;消费者在地上过日子、图省心。

所以,任凭大佬们怎么喷,大家还是用真金白银,给大电池增程车投了信任票。

增程车没有意义!大佬集体开炮,为何消费者却抢着买单-有驾

毕竟,谁能让你不焦虑,谁就是好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