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华为加持下的鸿蒙智行汽车联盟大步快跑。品牌下七款新车齐聚市场,还没算上今年频频亮相的新面孔。华为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技术成了它家的两张王牌,眼联盟放下狠话:2025年一定要冲100万辆年销量。这个数字听着挺吓人,不过联盟底气其实也不算没理由五个品牌,平均一个只要卖出20万,梦想就能成真。然而,翻出实际销量一现实远没有PPT好看。
销量目标吓人?数据说话才是硬道理
今年上半年,联盟只卖出了21.5万辆新车,眼下进度不过两成。你要真要拆开品牌扒一扒,会发现还都不是哄人的,问界、智界、享界三兄弟上阵,剩下俩尊界刚冒头,尚界还在憋大招。6月销量最有力的是问界,直接占据85%的份额。问界M8、M9价高却撑起大梁,月月销量上万。反倒平价一点的M5和M7,表现就一般了。尤其M7,去年还能横扫中大型SUV排行,今年月销量却一直跳不出5000辆的圈。
看智界,表现只能说惨淡。R7和S7两位小兄弟,6月合起来还不到五千辆出门。享界算是守住了点面子,S9 6月交出去4215辆,环比还涨了一大截。但拉长赛道来要到年底交上百万销量的成绩单,怕是比登天还玄乎。
仅有“问界”顶梁柱,联盟其他品牌压力山大
目前来问界几乎成了主心骨。如果没有它,整个联盟的销量数据都要“掉头朝下”。可问题也来了,问界家的高端车型卖得不错,低价车型却没啥存在感。车圈已经不是价格越低卖得越好,消费者越来越挑剔。问界M8、M9吃红利,M5、M7反而没声音,这说明技术附加值才是核心。
智界和享界显得力不从心。智界R7、S7叫好不叫座,享界S9虽然近期冲高了下,但还没到能拉全联盟一把的地步。入门品牌的处境,像极了考试时的“拖后腿”队友。尊界才刚开启预售,尚界连真身都没露全,怎能对全年冲刺心存幻想?不少人说联盟多品牌多车型,样样都能分走蛋糕,其结果反而越来越像“人多手杂”。
尚界H5:一颗“低价高配”新棋子即将落子
就在大家纷纷质疑联盟目标是不是太冲动时,马上要亮相的尚界H5突然成了焦点。很多人开始揣测,难道联盟准备靠“白菜价”的尚界 H5 绝地反击?理由也很简单:第一,尚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华为,也有上汽,堪称顶配组合。第二,从风声来这会是联盟里门槛最低的车型,十多万就能拿下华为科技的“整车体验”。要知道这个价格在新能源圈,确实不多见。
目前,尚界第一款车还没上市,已经有不少经销商争相要分一杯羹。渠道招募据说突破千家这阵仗够唬人吧?低价高配的尚界H5假如真能实现量产上市,简直是新能源用户“省钱省心又有面儿”的新选择。
高销量“背后隐忧”:羊毛出在羊身上?
看似光鲜的低价,实际上联盟能不能赚到钱还真不好说。毕竟,技术堆料和质量口碑都要投入真金白银。低价确实能拉新用户,但售后服务、配件供应都不是小事儿。如果为追求销量忽略了品质和体验,市场翻脸速度比风还快。就拿去年问界M7的迅猛到冷却来说,消费者脾气变了,可不会为几张广告和宣传买单。
而且,目前联盟的销量结构还很单一,“问界效应”太明显,其他品牌撑不起台面,一旦问界掉链子,全年目标直接泡汤;低价新品虽然能,品牌溢价还没建立,动辄大批量生产恐怕压力山大。真把低价做下去,利润空间也会被压榨到极致。
“百万辆野心”,能否成为下一个神话?
说实话,“百万辆”早就不是新能源圈的门票了,而是一道生死线。联盟如果能把五个品牌盘活,每款车都找到爆款定位,还真有戏。但从现在的节节败退来更多的是现代版的“既要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高技术、低售价、豪华配置、品牌光环,哪个都离不开资金和团队持续投入。
未来一年尚界 H5 也许真能靠低价打下一片江山,但能不能持续燃烧热度,别像问界M7“高开低走”,还得看联盟背后的组织、生产、营销和售后是否给力。华为虽然硬核,但造车绝不只是拼技术和噱头,口碑、场景体验、价格都不能掉链子。别忘了,新能源市场变化太快,一朝被群嘲,可能再也翻不了身。
光有技术噱头,还要用实力说话
当下的市场其实比以往都更现实。用户买单的不只是科技感和配置,买的是安全、口碑和省心。鸿蒙智行联盟能不能完成百万销量目标,现在看确实压力超级大。如果只是赌一把低价、品牌多样化,那不是长期方案。联盟现在最需要的是各品牌各车型都能爆发力兑现,不靠一个明星产品撑全场。尚界 H5 不仅是新机会,更是联盟翻身的关键转折口。
百万销量,数字虽大,可谁都得一步一个脚印。市场不会因为你有“华为”光环就自动宠你。最后,是金子总会发光,否则不过是一阵风口浪尖上的泡沫罢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