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6月份广州车展那会儿吗? 汽车博主凹海浪挤在丰田展台前排,举着手机狂拍一台溜背造型的SUV。
当时周围新车不少,但他说自己眼睛就粘在这车上了。 回头率特别高,有个大爷还扯他袖子问:“小伙子,这闪灯的车得三十万吧? ”
这台让路人误判身价的车,就是丰田刚上市两个月的bZ5。
谁都没想到五月份才卖170台的车,六月份直接冲上1400多辆,销量翻了近十倍。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价格表——630公里续航的版本才卖15.98万,最便宜那款12.98万就能开走。
这个定价放在中型纯电SUV里堪称炸雷。
比亚迪家续航605公里的宋PLUS EV现在卖18.8万,大众的ID.4入门款还得19.99万。
丰田销售小张偷偷透露:“自家汉兰达车主来看车,十个有八个骂我们败家子。 ”
花十五万六买到手的是台什么车?
4780毫米的车长比本田CR-V多出半截胳膊,2880毫米的轴距让后排乘客能轻松跷二郎腿。
溜背造型确实压了点头顶空间,1米8的壮汉坐直了头发会扫到顶棚。
但牺牲这点高度换来了犀利造型,细长的贯穿式尾灯亮起来,比汉兰达显眼多了。
重点全在方向盘前面这块15.6英寸大屏上。
提车当天老张把照片发群里,朋友都说像造车新势力的产物。
语音控制不用喊“你好丰田”,直接说“空调开到22度”马上响应。
分区识别特别实用,副驾喊“开我这边窗户”绝不干扰驾驶位。
遥控泊车现场演示最带劲。
4S店小哥掏出手机点点划划,将近4米8的大块头自己扭着屁股倒进库位。
上周暴雨天同事被困在商场窄车位,就是靠这功能让车自己钻出来,省了撑伞收放婴儿车的麻烦。
电池用的是宁德时代新出的大容量电芯。
标称续航630公里是指CLTC测试结果,实际能跑520公里上下。
跟朋友开去青岛玩,满电出发中途补了20分钟电。 充电桩显示充到80%花了半小时,隔壁理想车主插着充电枪啃了两根烤肠才拔枪走人。
别被塑料按键的丰田标骗了。
中控台全裹着软皮料,缝线压得比雷克萨斯还密。 销售介绍这套内饰造价时直挠头:“比汉兰达贵两千,定价却便宜了十多万。 ”
老车主李姐摸着门板上的菱格纹自嘲:“开了十年卡罗拉,头回觉得丰田也能叫豪华。 ”
方向盘上藏着的智能系统最让人意外。
高速上打开巡航辅助,系统能自己跟着前车转弯。
不过城里环岛路口会犯迷糊,上月在五环入口它突然退出控制,吓出司机一手冷汗。
网友在懂车帝吐槽:“复杂路段还得亲自上阵,就当请了个新手机器人陪练。 ”
空间利用藏着日系车的巧思。 后座地台纯平是基本操作,重点在前排中控台下挖出个行李箱般的空档。
全家周末去露营,折叠椅塞这里正合适。
后备箱里暗格拆开能竖放两打矿泉水,底板上醒目标着“应急电源接口处”。
六月暴涨的销量暴露了用户心态。
4S店王经理翻着订单本念叨:“五成客户是从国产转过来的,最远有青海客户打飞的来提车。 ”
网友“油车死忠”的留言很真实:“本想买个比亚迪过渡,看到降价五万的丰田还是没扛住。 ”
没有完美的车。 溜背车顶让后排乘客容易撞头,车门储物格窄得放不进折叠伞。
懂车帝实测视频里,36度高温暴晒后车机反应变慢,导航重新规划用了12秒。 但这些吐槽在价格牌面前自动消音。
隔壁维修师傅老赵说得实在:“十五万还带遥控停车,要啥自行车啊? ”
七月份交车时发生个插曲。 销售忘撕保护膜,客户错把语音当成车机故障。
闹清楚后大家笑成一团:“开惯低配车的老司机,哪见过15万就给满配的? ”
这场景倒是应了开头那句话:以前觉得丰田是古董店,现在发现他也能搞电子革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