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翻盘背后 李斌的十年长跑与新战略

李斌那天坐在采访桌前,西装是熨得一丝不苟的,但脸色像刚从没膝深的泥地里爬出来——不是邋遢,是那种连续三晚睡不到五小时还要硬撑着笑的状态。

眼睛却亮得刺人,好像你半夜开车被远光怼了一下,让人忍不住想,这哥们怎么又从去年那堆唱衰声里杀回来了。

去年的饭局上还有人拍着胸口赌蔚来活不过这个冬天,现在他们大概已经删了朋友圈。

今年 NIO Day 一过,全新 ES8 和 L90 的锁单量就传来好消息,热度翻倍,“斌哥”直接升级成“斌神”。

这种称呼变化,比短视频平台换梗还快,有点像昨天大家吐槽某明星婚礼土到掉渣,第二天又夸她穿礼服有仙气——舆论这东西就是这么反复横跳。

蔚来翻盘背后 李斌的十年长跑与新战略-有驾

蔚来的起死回生戏码其实不是第一次上演,只是这次明显收了过去那股猛冲劲儿。

以前他们做事就跟越野一样,一脚油门踩到底,不管前面是不是坑洼;现在更像马拉松选手,看见赛道全程都是烂泥也稳着节奏跑,因为终点根本不存在,你唯一能做的是等别人先放弃。

这耐性,在造车圈很稀罕,大多数公司季度亏损一出,就急忙找个热点救场,好让股价喘口气。

聊技术路线的时候,他掏出了一个金字塔模型:底层是技术路线,中间是产品规划,上面才是产品定义。

蔚来翻盘背后 李斌的十年长跑与新战略-有驾

他十年不换道,也算解释清楚了——别人拼命押超快充,他偏搞一个可充、可换、还能升级的大体系。

有网友调侃这是拿火枪对抗机枪,但他更愿意把它比作一整套武器库:既能打空包弹,又能当弓箭用。

当然麻烦多到爆表,可覆盖场景更多,于是在长线竞争中慢慢形成护城河。

当初外界觉得这是自杀式策略,现在看,高端品牌蔚来对应豪华市场、乐道瞄准主流家庭、小型化萤火虫准备收割年轻群体,把市场分层干净利落。

这些年的财务压力,其实是在买未来十年的位置,有点像暴雨天埋酒坛,不怕今天喝不到,只盼十年后香飘满屋。

蔚来翻盘背后 李斌的十年长跑与新战略-有驾

方向定了,还得有招数。

他承认过去走过不少弯路,比如一些功能用户根本高频用不上,看起来豪华但存在感低,新款 ES8 明显补课成功,让用户第一眼就抓住核心价值,而不是冷冰冰地堆参数。

同样 ET9 那边玩出了行政与驾驶双旗舰定位,这灵感来自保时捷帕拉梅拉——让老板不仅舒服坐,更想亲自开。

一位朋友原本天天司机送,如今居然抢方向盘找回驾趣。

我听的时候怀疑是不是软广,但试过车的人会懂,那种调校真有魔力。

另一边,各家忙着晒订单数字,有时候公布的数据加一起都快突破物理常识。

一亿台?

谁信啊。

蔚来翻盘背后 李斌的十年长跑与新战略-有驾

李斌对此完全没兴趣,坚持不透露锁单比例,还提醒同行别助长虚假繁荣,否则产销预测会乱套,自挖坑埋自己。

这份克制也是蔚来的风格之一,他们宁愿稳扎稳打交付,也不追求短期噱头。

这态度可能会丢掉部分营销声量,却能养出口碑韧性——类似那些老牌餐馆,不跟风搞网红套餐,照旧每天煲汤慢炖,该来的客总会回来吃。

新能源行业早已进入交替领先时代,没有谁可以永远站在山顶。

不管丰田还是奔驰,都靠日复一日精进保持稳定输出,而不是突然甩“大招”解决所有问题。

蔚来翻盘背后 李斌的十年长跑与新战略-有驾

所以当他说不能有短板时,我相信他是真理解了汽车行业长跑逻辑:拼的是体系能力,从供应链到成本控制,每个环节都必须耐磨抗压,不怕脏、不怕慢、不怕寂寞。

这让我想到几年前的新势力圈子,大部分创始人在媒体镜头里都是C位宠儿,说话恨不得每句都是金句。

但时间证明,那只是舞台效果,要活下来,你得扛过没人关注你的漫长夜晚。

而如今蔚来的表现,就是典型熬出的老汤——前半段淡得让你怀疑人生,到最后浓厚到舍不得放筷子,还有不少料沉在锅底没捞出来,比如电池储备、新能源生态布局,如果这些牌顺手,很可能再掀一次浪潮。

我们这些围观者也该意识到,人家的目标并不是给我们制造八卦,而是真踏实做车。

不过脑补一下,全国范围内无缝换电覆盖的画面还是很爽:凌晨两点高速服务区,一辆赶路疲惫的 ES8 开进站,两分钟完成换电,再一路飞驰……科技带温度就是这种感觉。

而接下来是否还有剧情反转?

我只敢说,在这个行业,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有的人中途提速,有的人掉队,那些坚持以终为始的人,多半不会停下来等别人。

如果下一次爆款真的来了,我希望它不仅是一辆好车,还能是一记漂亮的文化反击,让大家重新讨论什么叫真正适合中国人的新能源生活方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