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星途ET5这个号称“奇瑞小Macan”的新车,最近确实是给不少人勾起了点兴趣。你说奇瑞,老牌自主品牌,干了这么多年,从入门级干到高端,这个努力劲儿咱得承认,而且确实能看到他们一点点地想往前挪。可问题也很现实,光看星途近期那点销量,甭管你怎么包装,怎么宣传,市场其实并不太买账。一个月就卖七千多台,那可跟一线高端品牌不是一个量级。不过,这挡不住厂商的劲头,人家还是一款接一款地推新东西。这次星途ET5亮相,又有媒体和网友给它贴上了“小Macan”的标签,似乎一下让它有了种豪华里的平民版感觉。
聊到这里,其实我想问大家一句:一辆中国品牌的SUV能不能只是做好自己,为什么非得靠“像某某”才变得有吸引力?这小Macan的外号固然吸睛,但我总觉得这多少有点自降身价。明明是自主品牌,明明可以开原创的路子,怎么总是跟在别人身后找补呢?是觉得消费者只认保时捷咱中国车没魅力吗?还是咱们自己做产品的时候没有底气,不敢自信喊一句“我星途就是星途,不是小谁谁”?
再说回车,外形设计确实眼前一亮。俯冲头、溜背腰线、大包围、贯穿尾灯,这一套都很到位。尤其那分体式大灯,还有密闭前脸,看着科技感、运动感都有了。要我说啊,现在新势力也好,自主品牌也罢,外观其实狠不下手、多点巧思,根本混不出来。谁还买老三样那套四平八稳、一点不灵动的样式?不过你仔细看看这波设计,其实也就是在主流审美里小改小调,大家都奔着同一套范儿。你说跟保时捷像不,确实像;你说独特吗,也没新到天上去。这也是个现实:大家抄来抄去,比拼的是细节上的“堆料”,至于自己的家族辨识度,能不能像奔驰宝马那样一眼认出来,恐怕还得再熬几年。
内饰部分,这回ET5也直接玩起了三联屏、超大面积液晶、附带副驾娱乐屏,一时之间,科技卷王非他莫属。这几年汽车圈谁跟你提驾驶体验、机械素质,谁就显得土;谁玩屏、玩氛围、玩副驾娱乐,谁就是新贵。说到这儿我又忍不住想,让副驾爽一把真就能决定一辆车是不是豪华?智能时代确实变了,屏幕越多越抢眼没错,可太多堆砌其实不代表高级。真到实用那天,你会发现,屏幕再多还是看智舱交互、车机流畅度和场景实用性。但我也得承认,咱买车的消费者就是要眼睛一亮,有那种“新东西”撑场面。奇瑞这波压力还是想明白了,自己原本是以理工科技术派自居,如今干脆把氛围往时尚科技那边靠,能卷就接着卷,毕竟市场变了,90后00后消费主力早换了一波又一波。
要说最吸引眼球的,还得是这地平线芯片和辅助驾驶。好家伙,单是560TOPS的算力,激光雷达+12个雷达+HD摄像头,这配置往那一放,立马抬高档次。你细想一下,国内新能源这几年已经成了武器竞赛,谁家芯片强谁就敢跟特斯拉叫板,谁家雷达多谁就敢拿安全说事。可智能辅助驾驶这玩意,真就堆硬件就万事大吉了?你以为特斯拉就是靠一堆传感器成名的吗?它那一身的数据、算法、OTA才是护城河,单抢拼硬件,咱国内一水都堆得上去,但真正能天天OTA出新功能、产品口碑软实力拉满,没人敢吹牛自己比特斯拉还猛。这事,用户看不出来,但买回家慢慢就体会到了。所以我挺关注,等这车真上市后,辅助驾驶到手好不好用,反应快不快,故事多不多,别光是发布会上PPT拉满,最后一落地还得自己兜着走。
空间表现也值得一说。轴距2800mm,四米七八的车长,现在这已经是中型SUV主流水平。够用吗?都市家庭、年轻人也好,谁家真要拉一帮人出门,也不太可能要求再大到GL8、汉兰达那种尺寸。空间的小小提升,用户其实没那么敏感,谁不是后排多蹭点腿部空间,后备箱大点方便?反而是座椅舒适性、储物便利这些操作细节决定了口碑。国产品牌过日子讲究的就是个性价比和细节,我倒觉得这些事儿别吹嘘指标,把该做好的都做好,不然小问题多了也得被喷。
说到动力,这波1.5T发动机当增程器,加32度多的电池,纯电续航165公里。我想问句,这样的增程数值,大家真的够用吗?现在就是个分水岭,有人就冲着增程去了,油耗低,里程焦虑小;有人还是不买账,直接上纯电或老老实实买油车。其实关键一点,说穿了,咱们还是把焦点盯在用车成本上了。油价贵、充电不方便、续航多一天是一天,大家心里算账打小算盘,这车敢标高纯电续航,敢把增程账本摆明,说明他们对电池技术和实际续航能力多少有点底气。不过,165公里听着可以,实际别缩水太厉害,不然天天变“油混”,充满电也只跑出一半的感觉,那早晚还是被用户怼回去。
到底这款“小Macan”能不能出圈?换句话说,星途这些年辛苦干高端,消费者到底认不认可?我觉得大家该问问自己,买这车图啥。是图有个“像保时捷的样子”抢眼,还是为了补贴买新能源,还有预算有限、要件性价比?咱们中国车从没说是外企的追随者,但市场偏好绕不过去那一票人:有些人就要打脸消费,明明买不起保时捷,也得买个类似样子的过把瘾。厂家往往踩准了这个心理,才有了小G、小Macan、小Model Y一大顿的小XX。如果你自信走品牌自造、价格厚道、体验靠谱这条路,真不用靠“像某某”起家。老百姓又不是傻子,天天被人拿来比,总归差点意思。
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我还是那句话,别把高大上的噱头当救命稻草。国产车好坏,说到底还是性价比。你能不能以20万内的价格,做到和合资本来三十万四十万的体验——包括用料、驾乘感、配置、售后、智驾。大家都说国产卷死了,其实就是卷这一口,让老百姓觉得花小钱办大事。但你要真像“某某豪华品牌”,只是换了个标、拉了个壳子,那终归是虚的。用户买一次可以,下一次还会买吗?不会。
当然,也别总拿销量说事。高端品牌、长线品牌,从来都是慢慢熬出来的。星途现在卖不过几家新势力,不丢人,谁一上来火遍全国的?你看看比亚迪没做高端之前,谁追捧?再看看荣威、WEY、红旗,一样如果产品没跟上,吹嘘再多也是潮水退去时自个儿。当下时代,谁都希望国产品牌崛起,别总是陷在模仿—超越—被反超的死循环。但是真正能出来一条独立的品牌之路,靠的就是坚持和一点点试错,别怕被网友调侃“像小Macan”,关键是后面资源砸进去、产品做好了、体验口碑起来,谁还记得你像谁?
总结起来,星途ET5可能不会一夜爆红,但它绝对是中国品牌一次向上突围的新的尝试。至于最后能不能火,还得回归用户自己。你要的是什么?是样子货、智能炫,还是稳定踏实、性价比高?买车也罢,造车也罢,归根结底都是这个道理——你可以模仿,但不能只活在影子里。国产品牌也不能总在别人的定义下为自己找身位。希望奇瑞这回真能做出点自己的味儿来,星途也好,ET5也罢,未来别只做“小Macan”,更重要是做大写的中国车。
不多说了,问题抛给各位,你说要是真二十多万一台,性能配置都到位,你愿意为了“小Macan”这层皮掏钱吗?还是最终看重的,还是国产车自己的底气?这问题,每个人心里其实早有答案。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