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谈品牌了,吉利告诉你现在车市只认一个字:癫

吉利最近的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或者说,是有点癫了。

银河A7,一款插混家轿,限时起步价干到了8.18万。然后上市第一个月,就卖了一万两千多台。

这个操作属于什么呢?属于不装了,摊牌了。

过去大家还讲究一个体面,价格战打得像高手过招,你来我往,点到为止。现在吉利这一手,等于是在说,什么武林规矩,什么江湖道义,都去他妈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小米SU7是把饭桌上的主菜端走了,那银河A7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顺便把桌布也揣兜里了。

别再谈品牌了,吉利告诉你现在车市只认一个字:癫-有驾

妈的,这价格真的离谱!

讲真,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红海蓝海了,而是道诡异仙里的黑暗森林。每个车企都是一个心素,互相污染,互相吞噬。最好的防守不是做个好人,是比对手更癫,更不讲道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吉利这一招,就是典型的自爆卡车流。我不管我能不能赚到钱,我就是要用我8万块的插混泥头车,把你们十几万的精致小轿车全部创死。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

当然,光掀桌子还不够,你得让别人觉得你这桌子掀得有水平。

于是银河A7端出了一盘数据大餐。150km纯电续航,满油满电综合续航2100km。

2100公里是什么概念?

从北京开到上海,一个来回。开着它跑滴滴,可能车都快报废了,第一箱油还没用完。我作为一个每天通勤距离稳定在30公里的中年人,看到这个数字,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巨大的迷惑。

我需要这么长的续航干嘛?开着它去星际穿越吗?

后来我悟了。这玩意儿压根就不是一个实用主义参数,它是一种精神图腾,是一种现代工业玄学。

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治愈那些一年只出一次远门,但续航焦虑却能覆盖365天的精神内耗患者。它卖的不是续航,是一种“我随时可以跑路,而且能跑很远”的底气。这种安全感,就像你手机电量永远保持在100%,虽然没什么用,但就是心安。

它就是汽车界的“压缩毛巾”,看着不大,泡水里能把你家淹了。

然后是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2845mm的轴距,棉花糖SPA座椅,哦不,应该叫棉花糖沙发床,还带通风加热按摩。全车28处储物空间,还有个大天窗。

别再谈品牌了,吉利告诉你现在车市只认一个字:癫-有驾

这些东西好不好?好。

但它真正的价值,在于让你觉得“我用8万块,买到了15万甚至20万的东西”。这种心理上的占便宜,才是成交的关键。

我最近在琢磨,小区门口的煎饼果子摊,老板娘好像换人了,味道有点不对。是不是也面临着残酷的竞争?

至于那个15.4寸大屏和Flyme Auto系统,更是典中典。手机厂给车厂“技术扶贫”,这事儿不新鲜。但吉利把它包装得很好,三屏联动,W-HUD,L2辅助驾驶,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让你感觉这车好像真的有点东西。

但我们必须回到那个核心问题,那个所有技术崇拜最终都要面对的终极拷问。

你的L2辅助驾驶,能躲得过菜市场门口逆行的老头乐吗?

你的神盾电池再安全,能扛得住地库里别的车自燃的“无差别攻击”吗?

你的智能座舱响应再快,能比得上我一个手机支架来得方便直接吗?

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从来不在特斯拉的实验室里,而在中国任何一个县城的十字路口。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所有雷达和算法都得管他叫爸爸。

别再谈品牌了,吉利告诉你现在车市只认一个字:癫-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吉利形容得像个疯子,但仔细想想,这年头不疯好像真的活不下去。

银河A7这个产品,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体。它用一个掀桌子的价格,包裹着一堆看似越级的、用来进行精神按摩的配置,最后再用一个坚固的铁罐头车身给你一点物理上的安全感。

它精准地击中了当下消费者的核心痛点:我又穷,又怕死,还想要面子。

所以银河A7是什么?它不是一辆车,它是一个缝合怪,是一个针对当前这个操蛋市场环境的“最优解”。它告诉所有同行一个残酷的现实:别再谈什么品牌调性,别再讲什么用户故事了。

加大,加大,加大!

把配置加大,把续航加大,把价格战的力度,给我往死里加大!

所以,买这车到底对不对?

我不知道。但看着那些过去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以及一些还在装腔作势的新势力们集体吃瘪,就觉得特别爽。这种快乐,有时候比车本身更重要。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