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动泊车”和“高速自动驾驶”这些曾经只属于豪车的功能,突然出现在一辆售价不到7万元的小车上,你会不会觉得“科幻片照进现实”?
就在最近,奇瑞汽车干了一件让整个车圈炸锅的事——他们给自家的小型车奇瑞小蚂蚁装上了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售价直接拉到6.59万元。这个价格,别说买一辆带智驾的车,就连买一台高配电动自行车都得掂量掂量钱包。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奇瑞这次不仅瞄准了新能源车,还把燃油车一起拉进了智能化的战场。
一、6万块的“智驾车”长啥样?
先说说这辆“小蚂蚁智驾版”。它虽然名字里带“蚂蚁”,但实力绝对不“小”。车上装了22个传感器,包括5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能实现高速自动驾驶(NOA)、自动泊车、遥控泊车,甚至能在复杂的城市路况中“记忆路线”,下次再开同一条路时,车辆会自动帮你打方向、加减速。
最狠的是价格。隔壁比亚迪把智驾功能下放到10万元以下的海鸥车型,定价6.98万元,已经让市场直呼“卷王”。结果奇瑞反手甩出一个“6.59万”,直接刷新底线。有网友调侃:“这价格,智驾系统怕不是白送的?”
但奇瑞的野心远不止一款小车。他们发布的“猎鹰智驾”系统一口气分了三个版本:
- 猎鹰500(入门款):主打“够用”,高速自动驾驶、自动泊车全配齐,装在6万级的小蚂蚁上;
- 猎鹰700(中端款):加装激光雷达,算力翻倍,能应对城市复杂路况,装在20万级的星纪元ET上;
- 猎鹰900(顶配款):预留L3级自动驾驶能力,未来OTA升级后,司机甚至能“脱手脱脚”。
一句话总结:奇瑞要让“智能驾驶”像手机里的导航一样,人人用得起。
---
二、燃油车也能“逆袭”?奇瑞的“油电通吃”逻辑
如果说新能源车配智驾是“理所当然”,那燃油车搞智能化,听起来就像“老年机装5G芯片”——有点违和。但奇瑞偏偏选了这条路。
数据显示,2024年奇瑞卖了260多万辆车,其中74.8%是燃油车。面对这么大的基本盘,奇瑞的算盘很明确:“新能源车要卷,燃油车也不能躺平!” 于是,他们给燃油车旗舰TIGGO 9装上了猎鹰500系统,支持高速自动驾驶和城市记忆导航。试想一下,一辆烧油的车,能自己变道超车、自动停进车位,这对传统燃油车用户来说,简直是“降维打击”。
为什么要这么做?答案藏在市场里。国内仍有上千万燃油车用户,他们未必想换电车,但又眼馋智能化的便利。奇瑞的“油电同智”策略,正好切中这群人的痛点。一位开了十年燃油车的车主说:“我暂时不想换电车,但如果我的油车能自动跟车、自动泊车,我肯定买单!”
---
三、猎鹰VS天神之眼:奇瑞和比亚迪的“贴身肉搏”
奇瑞这次出招,明显是冲着比亚迪去的。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同样分档,最低配的天神之眼C装在7.88万元的海鸥上,功能和猎鹰500几乎对标。但奇瑞硬是把价格压低了近1.3万元,还放话:“2025年全系车型都要装智驾,燃油车也不例外!”
这场对决背后,是两家车企完全不同的“打法”:
- 比亚迪:靠新能源销量规模碾压,智驾系统优先配给走量车型;
- 奇瑞:燃油车基本盘稳固,用“低价智驾”吸引保守用户,同时新能源车猛追销量。
有趣的是,两家都自称“技术宅”。比亚迪有自研的刀片电池和芯片,奇瑞则搬出了全球2000万公里的智驾测试数据,还拉出一支5500人的研发团队站台。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这就像两个学霸比谁熬夜狠——比亚迪卷销量,奇瑞卷性价比,消费者反正不亏。”
---
四、挑战来了:低价智驾是真香,还是噱头?
虽然6.59万元的小蚂蚁赚足了眼球,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有人担心:“这么便宜的车,智驾系统会不会偷工减料?”
从技术上看,猎鹰500用的是纯视觉方案(没配激光雷达),依赖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好处是成本低,但雨雪天或强光下的稳定性可能打折扣。不过奇瑞强调,他们的系统经过全球45亿公里路测,连中东的沙漠公路和东南亚的摩托车流都能应对。
另一个问题是市场接受度。小蚂蚁月销仅1000多辆,用它普及智驾显然不够。奇瑞真正的王牌,其实是走量的燃油车和新能源主力车型。比如风云A9、星纪元ET,这些车本身销量高,配上智驾后更容易形成口碑。
---
五、结尾:智能驾驶的“白菜价时代”来了?
回过头看,奇瑞这波操作像极了手机行业的“小米式颠覆”——用低价把高端技术拉下神坛。6万块的智驾车,不仅让年轻人第一辆车就能体验科技,还可能倒逼整个行业加速降价。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燃油车的散热和算力限制、自研技术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海外市场的适应性……但无论如何,奇瑞已经撕开了一道口子。未来,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油车自动超车”“电车自己找车位”的名场面。
最后抛个问题:如果10万元就能买到一辆带自动驾驶的油车,你会放弃加钱上新能源吗?评论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