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4月销量大洗牌:零跑封神,小米“踩刹车”?

新势力4月销量大洗牌:零跑封神,小米“踩刹车”?

说真的,4月的新能源圈子热闹得很。五一假期刚结束,我朋友圈已经被各种“交付成绩单”刷屏。大家都在问,“你看这回谁又杀疯了?”我这人吧,平时就爱凑热闹,也爱瞎琢磨数据背后的门道。今儿咱就聊聊这个新势力的四月江湖。

先来划个重点哈——零跑汽车,这名字听着不咋起眼,结果人家4月份直接干到41309辆!四万多台,这数字真不是盖的,又一次冲上了单月销冠的位置。我一个车友群里,有哥们开玩笑:“零跑这是要改名叫‘飞奔’了。”哈哈,有点意思。

新势力4月销量大洗牌:零跑封神,小米“踩刹车”?-有驾

小鹏也牛啊,35045辆,一举超过理想1106辆。这事儿在群里炸锅。有粉丝说:“小鹏终于扬眉吐气!”其实上个月,小鹏还落后理想三千多台呢。这波反超,不光是数据漂亮,更像是一场翻身仗。有时候你不得不服,新势力之间这种胶着感,还真挺刺激。

再看看理想,这回排第三。33939辆,说实话也不少,但比前两位就是差那么点意思。我有个亲戚买理想L7,他那天还吐槽:“怎么感觉最近路上看到的都是别家的车?”我心里暗乐,你们这些忠粉也开始慌啦?不过讲真,这种变化未必全是产品本身的问题,有时候风口来了挡都挡不住,没赶上的只能等等下一个机会呗。

插播个段子,上周末跟朋友去自驾露营。他媳妇突然冒一句:“以后买电车还是得选热门款,不然换电池、修配件都麻烦。”当时我们几个哈哈大笑,其实话糙理不糙,现在市场卷成这样,大浪淘沙才是真正考验品牌底子的时刻。

新势力4月销量大洗牌:零跑封神,小米“踩刹车”?-有驾

蔚来、岚图和阿维塔也是稳扎稳打。蔚来交付23900台,比之前有点起色;岚图1万出头,同比涨了一倍半;阿维塔更猛,同比增长122.6%,创历史新高。不过老实说,在现在这个动辄几万辆的大盘面前,一万出头虽然进步明显,但离顶流还有距离。不过咱普通用户嘛,看重的是售后和体验,只要服务好、毛病少,就是王道!

极氪的数据亮眼,总体41316台,其中极氪13727台、领克27589台,都属于稳中有升型选手。有网友留言,“极氪这架势,是不是准备年底冲击一下前三?”哎呀,每年到了年底,各家拼命放量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大戏,现在先按兵不动观望观望呗~

最让我意外的是哪吒汽车居然没公布数据。这事儿在网上引发一阵猜测。“是不是遇到啥难题啦?”、“不会是准备憋大招吧!”大家众说纷纭,不过没有确切消息之前,我觉得还是静观其变比较好,说太多容易打脸哈……

新势力4月销量大洗牌:零跑封神,小米“踩刹车”?-有驾

然后重头戏来了——小米!原本以为SU7火爆上市后能一路高歌猛进,可偏偏遇到这么个节骨眼:3月底发生那场事故,把所有人的目光都拉到了安全性问题上。一时间舆论沸腾,各种质疑声扑面而来。我邻居老李(他可是第一批订的小米SU7)特地跟我唠嗑,“你说这新闻一出来,我老婆天天念叨退定金……可等了一年,就差临门一脚下不了决心。”

其实细扒下来,小米4月份交付28000辆,比3月份少1000,多数人觉得影响挺大的。但如果把产能瓶颈算进去,再加上一些突发事件影响,其实跌幅并没有传言中那么夸张。而且APP显示标准版排队已经到2025年10月,那抢购盛况简直堪比春运抢票。我自己去年帮同学盯过几次订单页面,那刷新速度快赶上下班地铁门关上的节奏了!

对产能焦虑这事,其它品牌早就经历过。当初Model 3卡产线的时候,据说马老板直接睡工厂督战;国内像L9上市初期,也是领导层亲自驻守供应商工厂盯进度。所以每逢新品爆红,总会经历这么一道坎。不只是小米,每一家新势力都会碰壁摔跤,然后再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呗~

新势力4月销量大洗牌:零跑封神,小米“踩刹车”?-有驾

顺便插句废话,上个月陪表弟去试驾,他死活非要等小米提车。“哥,要么忍一年,要么认怂转订别家。”他女朋友气得直拍桌子,说“还以为只有追星才熬夜蹲抢票呢,现在买个电动车搞得像春晚摇号抽奖似的!”

当然啦,如果抛开短期波动,从全年目标来看,小米今年定的是35万辆,目前完成率30.2%。只要后续恢复正常节奏,下半年还能补回来多少,还不好断言。但无论如何,人气和关注度摆在那里,只要持续创新、把控好质量、安全问题解决掉,自然有人愿意等单排队嘛~

回头看看零跑逆袭成最大赢家,不光靠价格杀伤力(C16不到19万),更重要是配置给足诚意,比如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硬件啥都有。同样预算下,对比之下确实吸引不少原本考虑其他品牌的人转投阵营。“彩电冰箱大沙发”,听着土味十足但用起来贼舒服。据网友调侃,“花20万能享受30+级别待遇,还有什么理由犹豫?”

新势力4月销量大洗牌:零跑封神,小米“踩刹车”?-有驾

再扯远一点,有些朋友总喜欢拿销量榜做投资参考,其实现阶段看销量更多反映市场情绪,而不是长期价值判断。一位老司机总结特别精辟:“今天卖得好的车型明天可能就没人搭理,但那些一直默默积累口碑的品牌最后才能活下来。”

写着写着发现自己又碎碎念起来,不过生活就是这样,没有绝对黑白分明,每个人选择不同而已。今年新能源竞争格局肯定越来越激烈,无论哪个品牌,都逃不过用户挑剔眼光和真实用车体验检验。至于未来谁能真正站稳脚跟?答案留给时间慢慢揭晓吧~

最后甩一个互动梗:兄弟姐妹们,你们身边有没有为了等某款热门新能源熬夜刷订单/砍价/蹲消息的小伙伴?有没有因为排名变化或者安全新闻纠结过换购计划?评论区整点奇葩故事出来,让我乐呵乐呵,下次聚会吹牛专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