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赛道1分42秒刷圈纪录,旁边千万超跑车主掏出手机查了查小米SU7 Ultra的价格:50万出头》
上周末浙江国际赛车场,我站在P房区看完小米那台Ultra刷出1分42秒的成绩,旁边一位开保时捷GT3 RS的哥们儿点了根烟,盯着计时屏幕看了半天,然后默默掏出手机。我瞟了一眼,他在查小米这车多少钱。五十来万。他把烟摁灭,说了句“时代变了”就走了。GT3 RS落地两百多万,圈速比人家慢三秒。
这事儿传开后,有人说是电动车占便宜,扭矩来得快。懂的人都清楚,1548匹马力谁都能堆出来,难的是让三台电机在21000转的高转速下连续输出不掉功率。那套双向全油冷散热,才是小米工程师真正下功夫的地方。赛道里跑个十几圈,电机温度能稳住,这活儿不比调校发动机轻松。
开到深圳这边,问界M7的车主关心的事儿就不一样了。南山区科技园那个路口,我朋友上个月差点被突然冒出来的外卖小哥吓出心脏病。后来换了辆M7,那套ADS 3.0有天下午又遇到类似情况,车比他脚快,提前0.8秒就刹住了。他跟我说,这钱花得比买保险划算。华为那个GOD网络据说认得出三百多种障碍物,但我觉得能在深圳活下来才是真本事。
高速上跑长途,蔚来车主可能最不慌。我见过服务区排队充电排到怀疑人生的,但换电站那边三分钟一台车,跟流水线似的。全国2300座站点,基本上隔两百公里就能碰见一个。有个开乐道L90的朋友,周末带娃去惠州,后排座椅转过来,孩子在车里玩了一路。十五万块钱买这么个大家伙,空间够用,续航也扛得住,当第二辆车挺合适。
零跑C16这车卖得凶,朋友圈里好几个人提了。十五万多带L2+智驾和800V快充,服务区充电十分钟能跑三百公里,这配置放在以前得加五万才能拿下。那个CTC电池技术把底盘和电池做成一体,省下来的空间给了后排,成本反而降了。
极狐T1那个后排儿童座椅能升降,还带温奶器,我一开始以为是噱头。直到看见同事带娃自驾去坝上草原,孩子全程没闹,车窗上还能投动画片。他说光这功能就值回一半车价。配上宁德时代那块麒麟电池,七百公里续航,基本不用惦记充电桩在哪儿。
去年底在敦煌遇见一台方程豹钛7,车主在戈壁滩上扎营,用车上的6kW外放电煮火锅。三把差速锁配8000牛米轮端扭矩,45度的沙坡说上就上,但油耗能控制在7个多点。这种硬派越野要是放在以前,百公里十五升油都算省的。他跟我说这车在沙漠里跑了五百公里没出过状况,回程还顺路拖了台陷进去的普拉多。
县城里五菱宏光MINIEV现在到处都是。第三代续航215公里,一个礼拜充一次电,买菜接娃够用。销售网点多到走几步就能看见一家,试驾比买奶茶还方便。这车的意义或许不在性能参数,而是让更多人用得起电动车。
特斯拉Model Y这两年被国产品牌围追堵截,但人家上海工厂本土化做到95%,成本压下来了,再加上FSD那套系统积累的数据量,还是有人认这个牌子。C-NCAP碰撞测试拿五星+,侧面碰撞得分历史最高,这些硬指标摆在那儿,高端用户该买还得买。
小鹏P7+那个AI代驾功能我试过一次。从天河开到番禺,走过一遍之后车自己就记住了,包括哪个路口该提前变道,哪里有施工。珠江新城早高峰那种路况,系统避开施工路段的准确率能到98%,比有些老司机靠谱。800V快充十分钟补四百公里,这补能速度确实能打。
理想L6还是走家庭路线。1390公里综合续航,3.5kW外放电,二排腿部空间一米多,零重力座椅配21个扬声器,长途旅行基本就是移动影院。他们家OTA升级挺勤快,NOA功能一直在优化,用户满意度92%,这数字在行业里算不错的。
市场早就过了比参数吹牛的阶段。1.97秒破百听着刺激,但大多数人买车看的是智驾会不会出岔子、换电能省多少时间、后排坐着舒不舒服。那些还在用老套路的品牌,估计现在压力不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