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你要是关注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肯定会有个感觉,那就是太“卷”了,简直是打得不可开交。
尤其是在价格亲民的家用车领域,车企之间不光是在市场上拼销量,在网上、在发布会上,那也是火药味十足,互相说点啥都是常有的事。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比亚迪了。
自从比亚迪在新能源车这条路上一下子跑起来之后,销量蹭蹭地往上涨,不光成了国内卖得最多的汽车牌子,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车厂。
这一下,比亚迪就好像武侠小说里那个突然练成绝世武功的高手,一下子成了很多同行的“眼中钉”。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你看看过去一年多,有些车企对比亚迪的态度,那可真是一点不客气。
就拿长城汽车来说,那可是以前咱们自主品牌的老大哥,直接就公开举报比亚迪的车有技术问题,这招数可以说相当狠了,直接就是想从根上给你找麻烦。
还有吉利汽车,也是咱们自主品牌里的头排兵,他们的一位高管在一次行业大会上发言,虽然没指名道姓,但那话里话外的意思,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是在说谁,那种不满和怨气,几乎都要写在脸上了,连面子上的和谐都不想维持了。
可以说,以前的自主品牌“一哥”、“二哥”,现在跟比亚迪的关系,基本上就是互相看不顺眼,谁也不服谁。
但是,就在这一片“喊打喊杀”的声音里,有一个品牌显得特别不一样,那就是奇瑞。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奇瑞也是响当当的头部自主品牌啊,一年的销量也是朝着两三百万辆去的,在国内汽车市场里也是个有头有脸的角色,实力非常强。
按理说,它和比亚迪也是直接的竞争对手,怎么就没见它下场跟别人一起“围攻”比亚迪呢?
不仅如此,这两家甚至还有点互相欣赏、客客气气的感觉。
今年四月份有个汽车行业的大会,奇瑞的董事长尹同跃在台上就公开讲:“我们一直想追比亚迪,结果发现越追越远,但我们搞新能源的劲头也一直没松,一直在往前挤!”这话一说,底下的人都听明白了,这是在承认比亚迪的厉害,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就是要学习和追赶。
比亚迪那边的高管何志奇听了,也马上回应说:“尹总说在国内追我们,其实我们在国外市场也一直在追奇瑞。我们觉得,中国的汽车企业,你追我赶,大家一起进步,这是好事!”你听听这对话,哪里有半点火药味?
这不像是在市场上要拼个你死我活的对手,倒更像是两位都很有成就的企业家,互相看到了对方的长处,彼此尊重,还有点英雄惜英雄的味道。
这种场面,在现在这个恨不得把对手按在地上摩擦的舆论环境里,实在是太少见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大家都把矛头指向比亚迪的时候,奇瑞能这么淡定,还能和比亚迪“眉来眼去”呢?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不复杂,关键就在于奇瑞手里握着的牌,跟别人不一样。
首先,咱们得知道奇瑞是个什么样的企业。
很多年以来,奇瑞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不太会说话、但踏踏实实搞技术的“理工男”。
你去看奇瑞的发布会,就很少有那种天花乱坠的宣传,他们的高管上台,就像个技术工程师在做报告,给你讲他们的发动机热效率有多高,变速箱有多先进,底盘用了什么技术。
有时候讲得太平淡,有时候又因为太想展示技术而说得有点过头,在宣传和营销这方面,奇瑞确实算不上顶尖高手。
但是,正是这种一门心思搞技术的劲头,让奇瑞在最核心的东西上有了真本事。
特别是在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传统燃油车的关键部件上,奇瑞的技术在国内一直都是公认的好。
这就给奇瑞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让它在后来的市场变化中,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底气。
这个底气,就体现在奇瑞现在的状态上: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一起发展,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条腿走路。
我们来看数据就更清楚了。
在国内,现在是新能源车的天下,比亚迪是绝对的领头羊。
那些对比亚迪意见很大的车企,基本上都是主营业务还是燃油车,而且主要市场就在国内。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卖得越好,价格越低,就等于直接抢了他们的饭碗,这关系到他们的生存问题,他们能不急吗?
能不跳脚吗?
但奇瑞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它的战略眼光放得更远,布局也更早。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奇瑞虽然还没法跟比亚迪平起平坐,但也一点没落下,始终紧紧跟在后面,像风云系列这些新车出来后,市场的反响也相当不错,销量一直在涨。
它没有在这场新能源的浪潮中被甩下。
更关键的一点在于海外市场。
凭借着它在燃油车时代积累下来的技术优势和皮实耐用的好口碑,奇瑞很早就开始在国外卖车了,而且卖得特别好。
根据统计,在2023年,奇瑞集团出口的汽车总量达到了惊人的93.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了100%,连续二十多年都是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的第一名。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说,当国内的同行们还在为一点市场份额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奇瑞已经在世界这个更大的舞台上,为自己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
它的燃油车,在国内可能受到新能源车的冲击,但在俄罗斯、在巴西、在中东、在很多海外国家,那可是抢手的香饽饽。
所以你看,奇瑞的底气就在这里。
国内市场,燃油车的份额确实在减少,但没关系,我海外市场卖得好,能赚回来的钱足够支撑我发展。
同时,我在国内的新能源车业务也一点没放松,有海外市场赚的钱做后盾,我就可以不那么焦虑,可以稳扎稳打地去追赶。
它的生存和发展,不完全依赖于和比亚迪在国内市场死磕。
这么一分析,奇瑞和比亚迪能互相欣赏,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因为他们俩,恰恰代表了今天中国汽车工业成功的两个不同方向。
比亚迪,代表的是通过技术革命,在新能源这条新赛道上实现了弯道超车,彻底颠覆了国内市场格局。
而奇瑞,代表的是中国制造凭借过硬的品质和实力,成功走向世界,在全球市场上和国际品牌同台竞技。
他们一个主攻国内,一个扬帆出海,虽然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在不同战线上为“中国汽车”这四个字增光添彩的战友。
他们都看到了对方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比亚迪要学习奇瑞如何更好地走向全球,奇瑞要学习比亚迪如何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打赢决战。
有了这种格局和视野,双方自然就能超越简单的敌对关系,互相送上一份敬意和祝福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