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买车,我那朋友老王,最近差点就为了一块中控大屏跟他媳妇在店里吵起来。女方觉得现在没个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智能座舱,简直就是毛坯房,开出去都嫌丢人。老王呢,就认那些老牌子,嘀咕着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玩的,心里总觉得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靠谱。
你说这市场怪不怪?前两年还到处嚷嚷着油车要进博物馆了,技术老旧,跟不上时代。结果一转眼,10月份的紧凑型SUV销量榜单甩出来,啪啪打脸。卖得最疯的前几名,好几款都是咱们熟悉的老油条,而且是一个比一个猛。
最吓人的是吉利的博越L,一个月干了快三万三千台,这数字简直是把其他对手按在地上摩擦。这车换代之后,学聪明了,直接把人家新能源那套智能、舒服的玩意儿全搬了过来,价格还实在,消费者一看,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紧跟着的丰田RAV4荣放,卖个两万三千多台倒不稀奇,毕竟是江湖老炮,靠着耐用省心四个字就能吃遍天。
可真正有意思的是,吉利家的另一台车,星越L,也悄悄卖到了两万一千多台,排在第三。这就不是偶然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当燃油车开始琢磨怎么让你在车里待得更舒服、玩得更开心的时候,它的战斗力又回来了。之前被新能源压着打,很大程度上就是输在了体验这两个字上。
你看哈弗大狗,一个方盒子造型,主打个轻越野,也能一个月卖一万八千多台,排到第四。这就说明大家买车的心思活泛了,不再是单纯的代步工具,还希望它能带着自己去露营,去撒野,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这种情感上的需求,恰恰是之前很多传统车企没太在意的。
当然,老牌劲旅也没闲着。本田CR-V,销量回暖到一万五千多,还是有大批拥趸就吃它口碑好、保值率高这一套。丰田更是玩起了双胞胎战术,锋兰达和卡罗拉锐放两兄弟,加起来又是近三万的销量,稳得可怕。这种稳定,靠的就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有时候比任何炫酷的配置都管用。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答案就藏在老王和他媳妇的争论里。不是新能源不香了,而是燃油车偷师成功了。它们补上了智能化这块最大的短板后,原有的机械素质、品牌口碑等优势就又显现出来了。消费者发现,原来鱼和熊掌可以兼得,我既可以享受开车的质感,又不用放弃科技带来的便利。
另一面,曾经的领跑者也感受到了寒意。比如长安CS75PLUS,虽然销量也有一万三千多,但排名已经不复当年之勇。比亚迪的宋Pro新能源,月销一万一,在以前看来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但现在,你会觉得它身边围上来的对手越来越多了,先发优势正在被一点点稀释。大家都会玩智能化和性价比了,你的牌就不那么好打了。
德系的大众途岳,靠着品牌和价格,也稳稳地守住了一万三千多台的阵地。就连之前在新能源领域一直不温不火的广汽丰田,搞出来的铂智3X也卖了一万台,这信号就很明确了:合资品牌一旦认真起来搞新能源,还是有能力搅动市场的。
所以你看,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油电之争了。它更像一场全方位的体验升级战。无论你是烧油的还是用电的,最终都要回到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上:你能不能给消费者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出真金白银。
说白了,哪有什么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琢磨人心的玩家。消费者嘴上说要这要那,身体却很诚实,谁能让他们开得爽、用得顺心,谁就是最后的赢家。至于老王最后到底买了啥?他没告诉我,估计还在跟老婆磨呢,毕竟,这年头选一台车,比选对象还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