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9年实测销量增8万倍,7大海外车企入局,大众新规影响深

大众增程SUV亮相上海,理想问界销量碾压合资,9年翻8万倍背后

小区楼下的车友群又炸了锅。前两天刚在群里看到消息,说丰田明年要上塞纳和汉兰达的增程版,还没缓过神来,大众就在上海车展甩出个ID.ERA增程SUV概念车。这不是前几年还说“增程落后”的那位德国大佬打脸自己嘛?邻居老刘一边刷着手机,一边嘟囔:“合资这些年都瞧不上,现在眼红销量才扎堆进来。”

其实也难怪。这两年身边买新能源的朋友越来越多,但真敢全家出远门自驾的,十有八九选的是带发动机兜底的那种——理想、问界卖得火不是没道理。我记得去年春节回老家,高速服务区堵成狗,我表哥那台纯电差点趴窝,还得靠我这辆油电混动救场。后来他咬牙换了辆问界M7,也是奔着“续航无忧”去。

增程车9年实测销量增8万倍,7大海外车企入局,大众新规影响深-有驾

据说2022到2024这三年,中国市场上的增程式汽车从只占新能源3.6%涨到了9.1%。听销售顺嘴一提,今年光是理想就卖出去50多万辆,大部分都是L系列;问界也快40万台了,这俩加起来,比不少传统品牌全年总量还高。而且现在不止中美欧日七大巨头都盯上这个细分市场,美国福特、通用动作最快,工信部新目录里已经能查到他们的新车型。

福特烈马那个新平台搞得挺花哨,据维修师傅吹牛,“43度多点儿电池包,纯电能跑220公里左右,加满油再加满电能干1200公里。”别克至境L7也是主打长续航,据说302公里纯电,然后综合下来1400+。不过这些数字吧,有时候实际开起来未必那么乐观,上次在维修店遇见个别克PHEV老车主,他吐槽夏天开空调掉得飞快——当然比起早些年的雪佛兰Volt还是强太多,那会儿连NVH(噪音震动)都控制不好。

欧洲Stellantis投钱改美国工厂,要做Ramcharger皮卡,还传言可能用中国零跑技术。这事儿微信群有人半信半疑,说外国人现在真服气中国供应链,不像以前啥都觉得自己最牛。宝马也琢磨把X5/X3/X7弄成增程版,不过发布时间拖拖拉拉,看样子还在摸石头过河。

增程车9年实测销量增8万倍,7大海外车企入局,大众新规影响深-有驾

大众今年拿ID.ERA出来溜溜,是专为中国定制,全尺寸SUV。有意思的是,这类概念车配置常有冷门玩意,比如后排独立空调带空气净化功能、二排座椅可平躺,还有老板键啥的。据一个参加发布会的小伙伴发朋友圈吐槽,“试坐时发现副驾驶脚垫下面藏着无线充板,都没人介绍。”

现代则计划2026年底同时在北美和国内推D级SUV和C级轿车型,两款都是奔900公里以上去。但现代之前PHEV车型普遍被诟病变速箱顿挫感明显,也不知道新一代行不行。

增程车9年实测销量增8万倍,7大海外车企入局,大众新规影响深-有驾

丰田嘛,其实混动做了一辈子,现在终于肯折腾串联式增程路线,新汉兰达、新赛那由本土工程师主导开发。不少修丰田的大师傅讲:“日本人原来死守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现在怕是真顶不住积分压力。”

奔驰倒是一直很安静,有媒体侧面聊起他们正在搞一种“油电同驱超长续航”的方案,到底是不是正宗串联式谁也拿不准。我隔壁楼的小王是奔驰技师,他私下透露:“内部试验台架已经搭好,但产品定义还悬着呢。”

增程车9年实测销量增8万倍,7大海外车企入局,大众新规影响深-有驾

其实为什么突然间大家都转向这一条路?归根结底还是市场给逼出来。一方面新能源积分要求一年比一年严苛,你要是不赶紧整点NEV(新能源汽车)指标,很容易被罚款或者限制生产;另一方面消费者对纯电焦虑始终挥之不去。我舅妈前年买了辆国产插混,每次充完一次就舍不得再烧油,可冬天亏电模式下动力掉档,她直呼被骗。“销售当初拍胸脯保证亏电脚感差不了多少,其实哪有啊!”

行业里还有个八卦:欧盟2035禁燃令虽然名义上把串联系统归为燃油,但只要你愿意烧e-fuel(合成燃料),照样可以卖。这让跨国公司看到了升级空间。所以最近外企高管们频繁往返中德、中美之间,就是琢磨怎么借助国内成熟技术,把产品线先铺起来再慢慢优化成本结构。

增程车9年实测销量增8万倍,7大海外车企入局,大众新规影响深-有驾

回头看2010年前后的那些早期尝鲜者,比如雪佛兰Volt、宝马i3 REx,当时售价死贵,一个50万上下没人买账,而且NVH跟拖拉机似的。有段时间坊间流传一句话,“你听见i3启动发电机声音了吗?像极了隔壁装潢队。”后来这些型号基本销声匿迹,被便宜又好开的国产品牌追赶上来了。不过近几年随着供应链降本和热效率提升,新一代车型体验确实改善不少,小毛病少很多,就算偶尔抖几下,也不会像过去那么尴尬。

但海外品牌此刻入局到底晚吗?有朋友说晚,因为理想等玩家已经抢占心智,本地厂商如小米、小鹏甚至智己纷纷布局,竞争惨烈;但也有人认为正当时,因为插混/增程比例今年已涨到40%,说明蛋糕越做越大。本地自主靠智能化生态圈吸粉,比如冰箱彩电视沙发套餐,你海外企业光拼动力系统恐怕吃不开。有意思的是,上个月我帮亲戚选二手MPV,无意间发现某些进口PHEV残值特别低,经常因为配件难找或软件更新不到位被嫌弃。“国外厂家售后响应慢,一坏就是半年”,这是我们修理店经常听来的抱怨之一,所以养护便利性以后可能也是胜负手之一吧?

增程车9年实测销量增8万倍,7大海外车企入局,大众新规影响深-有驾

最后闲聊一句:昨天晚上群友晒了一张图,说他爸的新汉兰达加装了副驾小桌板,用于放泡面。他感慨道:“以后自驾游不用担心饿肚子,也不用纠结在哪补能。”生活里的需求,总归比实验室数据更真实一点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