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国标出台:实体门把手、限加速,安全成首要考量

谁能想到,开个车还得和“高科技”较劲?今天咱们聊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汽车新国标,背后到底是为了谁在操心?是为了我们这些普通人,还是在和那些“不走寻常路”的车企杠上?

汽车新国标出台:实体门把手、限加速,安全成首要考量-有驾

先说句心里话,现在买车不像以前,挑个颜色、看个油耗就完事。现在一堆新势力车企,动不动就把门把手藏起来,屏幕上把换挡、打灯都搞成“点一点”,说是智能,其实我看有时候还不如老一辈的机械靠谱。你说隐形门把手,前阵子上海就出过一起事故,人被困车里出不来,急救人员都急得团团转。后来各地陆续冒出类似新闻,车主们都炸了锅。公安部这回直接拍板,门把手必须是实体的,这才叫实在。

汽车新国标出台:实体门把手、限加速,安全成首要考量-有驾

说到这新国标,不光门把手,连车的加速都管上了。你信不信?以后不管你是开油车还是电车,每次上车点火,默认状态下零百加速都不能比5秒快。大马力车主们估计要问:“我买车不就是图个快吗?”但专家说了,电车动力太猛,新手上路容易一脚踩到底,刚出4S店就能飙车,安全隐患太大。其实国外也早有类似规定,美国、日本都对起步加速设了门槛。国内这次直接强制,等于给大马力车加了个“安全阀”,你想快,得自己手动切换。对那些只看性能不管安全的车企,算是敲了警钟。

汽车新国标出台:实体门把手、限加速,安全成首要考量-有驾

再说“误踩油门”的事儿,很多人觉得离自己远,其实不然。新闻里不少老人、女司机停车时一脚地板油,结果撞墙、撞人,现场一片狼藉。新国标直接要求电车必须配“加速抑制”,就是你要是踩错油门,车得自动反应,不许瞎冲,还得给司机发警告。这技术其实早就在一些国产品牌上用上了,理想、小鹏都在宣传。调查数据说明,去年全国因误踩油门造成的交通事故比例超过7%,新规有望大幅减少这类风险。

刚才说了油门,再聊聊“油门+刹车一起踩”。不少车主遇到突发状况,慌了神,两只脚都下去了。结果车不但没刹住,还加了速,追尾事故一堆。新规直接要求,遇到这种情况,车只响应刹车信号,油门统统无效。国外很多高端车早就有这个设定,国内以往并不普及。这下统一了标准,算是给司机多加一层保险。

汽车新国标出台:实体门把手、限加速,安全成首要考量-有驾

说到车里的高科技,屏幕越做越大,功能越做越多,甚至能边开车边刷视频、打游戏。说实话,这种设计挺“反人类”的,谁敢边开边玩?有专家分析,分心驾驶导致的事故率高达15%。新国标明确规定,只要车速过了10公里,驾驶员前方的娱乐屏幕必须关闭,游戏、电影啥的都得停。这下小年轻们估计要抱怨了,但安全面前谁都得低头。

还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就是车外那些“花里胡哨”的显示屏。你见过有车尾灯能打字、放动画的吗?有些车主喜欢在尾灯上写“你跟得太近啦”,一不小心还真能把后车司机晃晕。新规一刀切,行驶状态下车外显示屏必须关闭。其实欧洲早就有类似规定,防止夜间路面被五颜六色的灯光搞得像迪厅一样。调查显示,这类装饰灯带和显示屏在过去两年引发的交通投诉数量暴涨,监管部门不得不出手。

汽车新国标出台:实体门把手、限加速,安全成首要考量-有驾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这次修订国标,都是由公安部和一堆权威科研机构主导,没有一家主流车企参与。有人说,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更中立,也更专业。毕竟企业总是想着怎么卖车,官方机构才会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像之前儿童安全座椅的强制标准,出台后事故率明显下降,这次估计也能带来类似效果。

聊到这里,不得不说,技术发展是好事,但安全不能丢。像特斯拉那种屏幕换挡、按键打灯的高端设计,这回也得重新评估。美国去年也因为类似设计召回过一批车,现在中国市场终于跟上了。对消费者来说,这不只是买车选配置那么简单,更关乎出行安全。

汽车新国标出台:实体门把手、限加速,安全成首要考量-有驾

有网友调侃,现在买车就像打怪升级,得懂科技、懂安全,连国标都得研究一遍。其实这样也好,逼得车企不能只顾炫技,得把用户安全真正放在心上。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电车销量井喷,安全事故却也跟着翻倍,说明市场确实需要一把“紧箍咒”。

这波新国标,窗口期很短,车企得在半年内全部整改,不然不合规的车型就要下架。对那些喜欢跟风、搞新花样的厂家来说,压力山大。对咱们消费者来说,安全感才是真的刚需。

说到底,车越做越新,规矩不能丢,谁也不想把自己变成“高科技小白鼠”。愿我们出门都能安心回家。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