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厂那段时间,师傅总挂嘴边一句话——“只做MPV的车企,你见过几个?”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事不常见。8月底那天,厂区一群人围在会议室,领导把锐胜汽车的logo一拍,貌似还挺正式,四个大字挂墙上,谁都知道这回是单干了。说全球头一个专靠MPV生吃饭的牌子,听上去真是有点意思。“别家都掺着SUV、轿车,咱就费这个劲,打个独门路,”老李在群里发了句,还带了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新品牌从头扎根12-15万能下地的那块,瞄准的是真正家用和小企业那种买得起用得上的MPV。你要说“锐胜”,可不就是“北京212那伙人”的新路数?北京汽车制造厂这边,经历不少波折,前几年跟魏桥那边成了亲,最近资金方便得多。说实话,草草数了下,听说北京和魏桥集团这合作将来要砸两百个亿,两百亿都砸在MPV窝里,你说少见不少见。早茶间歇,厂里那老苏一边啃油条一边吐槽,“光砸钱不顶用,得琢磨咋把座椅整舒服点!”
那天锐胜M8亮出来,整个会场人眼珠子都跑它身上啦。五米多长,大约5317毫米,宽1米8多点,高接近两米。二排、三排的座椅间隙,老刘用脚去量过——“这是真能伸腿的架势。”7座那套是2+2+3,9座多一排,配置成2+2+2+3。空间,说句实话,拉货也够,带娃玩也行。隔壁王工顺嘴一提,老家云南拉山货,三排能直接卡箱包,不用拆座。
动力这一块,厂里技术头头和小技师有点争论。M8用的是1.5T发动机搞增程,这套172千瓦的后置电机,门槛不算低。电池有俩版本,34.9度和46度,说续航分别能跑150公里和180公里。张师傅在测试组刷了把表,说那续航其实看温度高低和载重。实际可能比标注要差个三五十公里,抢早晚高峰,容易掉电。车友群里有个姓曹的,每周通勤140公里,坦白了:“天冷电耗蹭蹭往上窜,还不如以前那混合动力。”
另外,厂子还递交了CNG和纯电版的申报。CNG那台发动机是2.0排量,师傅说能冲到140,出租司机蹭长途应该够用。纯电动好像同样单电机,170千瓦马力,最高能到150。有人在生产线上抖个八卦,说以后有隐藏座椅电热,不常见,小众车主也能捡着便宜。
其实聊到竞争,大家喝酒时都提江淮瑞风、五菱那几款,毕竟市面上同段位车型野得很,但它们目前没搞增程那一套。锐胜先插一脚,价格要合理点,也算占了头道汤。销售张姐有天嘴利,聊出个旧事,说五年前别家试水增程,后来没敢再做,怕烧钱。这回厂里力推增程,底下嘀咕声不少。
顺手插句,锐胜的MPV里面居然发现了一个冷门小配置——座椅预埋USB快充,第三排都能直接插电,不用再拉个长线。这玩意上回做保养师傅才发现,买九座的商务老板说接投影很方便,省了不少麻烦。
过去老北京厂有点老派沉闷,新品牌出来,朋友圈里头不少技师调侃:“这车坐着真像包头开会,大座椅,隔音比212强太多。”前阵子刘师傅修理M8门锁,说内部零件居然用了和早年军用车类似锁芯,防生锈处理有门道。用料上,魏桥那边供应链据说有回专门给锐胜制订一套大面积金属防腐涂层,业内小道消息,别家还真不舍得用。
最后,厂区门口那个张大爷开的出租,上个月拉了锐胜M8试车,说一口价老实,油耗比他那老雪佛兰要顺点。没过两周,微信群里有人晒,企业团购了六台,就为了拉货顺便拉人。大爷笑说,MPV这行当,不粘SUV那套热闹,能不能稳住,还得看这帮厂里人下多大苦功。喝着豆浆骂了句,“运气要是好,说不定以后钞票都堆MPV托儿座底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