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一个新品牌,尤其是一个名字听起来像圣经篇章的品牌搞增程,我就想笑。捷尼赛思,听听,Genesis,创世纪。搞半天,你的创世纪就是给电车后面背一个汽油发电机?这不叫创世纪,这叫倒退着开天辟地,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遍科技树。
捷尼赛思GV70 EREV,一个听起来很高级,实际上就是把行业底裤又往下扒拉了一截的产物。说白了,就是不装了,摊牌了。纯电这条路太卷,充电桩比相亲对象还难找,续航焦虑比中年人的发际线还顽固。怎么办?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最好的未来就是回到过去。直接往车里塞个发动机,美其名曰“增程器”,仿佛给一个修仙者配了一把冒蓝火的加特林,道法不足,火力来补。典中典之赛博修仙。
你看这个车的外观,一个硕大的爱心型银色格栅,官方叫“家族式设计”,我看就是一颗想在豪华品牌里求爱而不得的破碎的心。两条杠的分体式大灯,确实有那么点未来感,但这种未来感在如今这个连老头乐都上激光大灯的时代,就跟方便面包装上的“图片仅供参考”一样,看看就好。最骚的是,它一个本质上的“油改电再改混”的车,居然还保留了双边四出的排气筒。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这就是一边吃着斋饭,一边跟佛祖说“我心里有肉”。这是一种宣言,一种“我虽然用电,但我骨子里还是那个热爱咆哮的少年”的拧巴宣言。
说它是轿跑SUV,没问题,这个溜背造型确实是现在车圈的财富密码,好像不溜个背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新车。但这个市场,早就不是你死我活的存量竞争了,而是要把桌子都掀了的黑暗森林。你以为你只是想切一块蛋糕?错了,现在的玩法是,如果说之前理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后来者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捷尼赛思现在入场,不是掀桌子,是想在废墟里找找看有没有没摔碎的盘子。
它的核心卖点是什么?900公里续航。是是是,900公里,一个能让所有电动爹都流下羡慕泪水的数字。但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是靠一个小型汽油发电机在后面哼哧哼哧烧油换来的。我作为一个真的拥有过纯电车的人,我能告诉你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拥有了电动车的安静平顺,也“继承”了加油站的古早味儿;你享受了绿牌的政策,也要忍受那个小发动机在你最需要静谧的时候突然启动,像一个在你耳边打呼噜的室友。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买了个最新的苹果Vision Pro,但需要外接一个诺基亚给你供电。科技感瞬间稀碎。
再看看内饰。Alcantara、碳纤维、27英寸大连屏,水晶档把。料是堆足了,但总感觉差点意思。差什么?差一种“我是谁”的自信。奔驰的内饰,告诉你什么叫“老钱的精致”;特斯拉的内饰,告诉你什么叫“毛坯的科技”;蔚来的内饰,告诉你什么叫“海底捞的服务”。捷尼赛思的内饰呢?它在努力告诉你,“你看,BBA有的我都有,甚至给的更多,求求你看看我”。这种感觉,太卑微了。豪华感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一种玄学。一种“我就是值这个价,爱买不买”的底气。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徽,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画的饼。捷尼赛思有什么?一个需要向每个朋友解释“这不是现代,是捷尼赛思”的社交成本。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没办法,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比我的比喻更蠢。
他们说这车基于改进后的E-GMP平台。E-GMP平台,听着很厉害,现代起亚的纯电车都用它,算是有点家底。但问题是,你一个为纯电而生的平台,现在硬生生塞进去一个发电机,这算什么?基因突变?这就好比一个天生的长跑运动员,你非要让他背着个煤气罐去跑马拉松,说这样饿了能随时炒个菜。这不叫优化,这叫负重训练,练的不是车,是车主的心态。
所以,这车到底卖给谁?所谓的“有品位的小资家庭”?拉倒吧。真正的小资,要么就一步到位,买个品牌硬的,比如BBA,社交场合自带说明书;要么就彻底拥抱未来,买个特斯拉或者新势力,成为科技的信徒。买捷尼赛思这种“缝合怪”的,是什么人?是那种既想要电车的低成本和平顺,又克服不了续航焦虑;既想有点豪华感,又不想落入BBA“套娃”俗套的终极矛盾体。他们不是在买车,他们是在买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解决方案。
这简直就是对纯电路线的一记响亮耳光!
最终,所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什么E-GMP平台,什么增程式混合动力,都会在现实中被解构。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不是高速公路,而是菜市场门口横冲直撞的老头乐。同样,一款车的成败,不在于它的参数表有多漂亮,而在于它能不能精准地戳中用户的某个“信仰”。会买BBA的人,就是喜欢那个标。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那么捷尼赛思GV70 EREV的信仰是什么?是“我全都要,但我预算有限”的实用主义吗?或许吧。但在这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疯狂时代,这种过于理性的“实用”,本身就是最不性感的东西。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看似小巧玲珑,功能齐全,但泡开之后,你发现它终究只是一块抹布。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