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汽车撤出中国这事,在我们楼下车库聊天时,老赵还提过两句。你要是往前翻时间轴,说三菱这牌子,得追溯到上世纪头。听我舅当年做机械的老板说过,三菱进中国那阵子,机床和发动机是国产轿车里的硬货。他还在厂里拆过一台老三菱,直着夸“材料结实,耐打”。
让人唏嘘的是,这辆老伙计最终也架不住时代的变奏。2023年夏天,三菱跟着发布公告,彻底告别了咱中国市场。那时候微信群里一阵骚动,老车主问售后咋办,有人还在讨配件供应,大家各怀心思。听说厂家承诺未来五年有零件供应——不过前两年北京那边已把发动机工厂承接了,听销售小陈说新能源那家刚加班赶进度。
插个段子,咱们楼一层住个搞二手车的杨叔,他朋友圈前阵子感叹:“日系车曾经省心省油,三/五年都不咋修,想不到也会有走路那一天。”三菱的撤退方式可还挺日本风味,各种保障和员工方案做得非常标准,比起前些年有些品牌悄无声息地没了下文,三菱算是有交代的。
说到三菱的路,老辈汽车人讲得多。最早是日本那边造船发家的,后来军工底子厚,翻到七八十年代,Lancer和帕杰罗那两款,国内玩越野的谁还没听说过?帕杰罗当年北京郊区越野赛拿过头奖,后来进关税涨了,见得少。一朋友家里老帕杰罗18年还照常开山路,据说底盘没啥大问题,就是后期悬挂减震得换进口货。这算冷门养护,师傅偷偷说国产件撑不住。
不过三菱在中国后来有点跟不上节奏。刚过10年那阵,智能车机刚起来,新能源风吹得紧。三菱变着法还在做传统油车,电动化赶得慢,上回二手车群里还有人传,三菱混动系统其实测试过,但官方迟迟没量产。业界八卦说是怕投资回报周期长拖死主业。
扒个事故花絮,帕杰罗曾在一次市区追尾事件里,那结构抗撞效果其实比同年丰田强,但大灯配件稀缺,保险定损一拖再拖,车主村支书老霍还吐槽:“宁愿撞丰田,修得快”。也有新手买三菱蓝瑟的,发现手动挡换挡时一档二档有点涩,师傅说是拉线调得不顺,不算大问题,几十块钱就修好,但工厂不肯改出厂标准。
搞销售的朋友顺嘴一提,美国那边燃油三菱还好卖,原因听说是那边地广人稀,油电都不贵,电车推广慢。但中国城区这几年电车发展飞快,群友自测续航和智能系统虐传统油车一条街,三菱旧车保值还靠那台“打不坏”的发动机,但市场心思已变。
老杨有次喝酒讲,他亲戚那辆蓝瑟用到11万公里,日常加矿物机油,几乎没怎么出力就跑一年。齿轮油冷门参数,厂家手册写的跟实际不一样,换了捷途品牌一样能用,老技师总念:“能用就行,标不标志看你心情。”
三菱虽然撤了,派系里有些冷门配置至今让人怀念——大灯清洗,弯道辅助,蓝瑟后期加的空调滤芯双层,据说是学德国思路。可惜这些细节,很多新电车压根不做,厂妹一狠心能省好多钱。
现在小区里三菱车渐渐少了,上个月邻居换了辆纯电广汽,她说充电方便,车机能语音开导航,三菱那套手动旋钮听着像“上世纪咚咚锵”。想想也对,智能化时代,手动挡和机械空调像是老物件,但我偶尔还怀念那种开帕杰罗跑郊区的踏实劲。
前几天小区门口路况坑洼,老三菱还偶尔能看见咕噜咕噜开过。配件师傅的口头禅挂嘴边:“这东西,能修就还能用两年。”至于以后三菱在中国车市还有没有翻身机会,也没人敢打包票——隔壁群管小徐发过段子:“老将要退场,小众牌子也有春天不?”
嗨,谁知道呢。帕杰罗配置手册还夹在我抽屉里,三菱的故事算是留了块时代的“锈钢”。有空喝两杯啤酒,旧车友还能扯会三菱的好,顺便聊聊新电车的毛病。至于那些未修好的三菱故障,还有谁见到了?估计只有维修师傅清楚,“有些老车,就该留在记忆里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