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一堆车停产的新闻,什么途锐桑塔纳,心里就咯噔一下。
就好像你常去的一家兰州拉面,老板突然说要回老家了,明天就关门。你不是可惜那碗面,你是可惜那个“随时都能吃到”的念想,没了。
这事儿的本质,不是什么技术迭代,也不是什么消费升级,就是一场掀桌子式的自爆。
今天的这个大型魔幻角斗场,早就不是请客吃饭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之前大家还装一下,讲讲品牌历史,聊聊工匠精神,现在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要用价格战把对手直接抬走,最好连棺材板都钉死。
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
咱们先说一个典中典,奇瑞A3。
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这车。但对于十多年前的年轻人来说,这玩意儿就是国产性能车的启蒙老师,是压缩毛巾一样的存在,看起来不大,下水就给你一个惊喜。
那时候的奇瑞,头还很铁,给你搞什么多连杆后悬,给你上ESP,在那个连ABS都不是标配的蛮荒年代,奇瑞A3这种行为,约等于在斗地主的时候直接掏出了一个意大利炮。
同行看了都得傻。
结果呢?叫好不叫座。因为那时候的大部分人,买车的核心需求是“看起来像个车”,而不是“开起来像个车”。你性能再好,有隔壁那个“看起来像雅阁”的家伙有面子吗?没有。
奇瑞A3的停产,本质上是一次理想主义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的公开处刑。它用自己的尸体告诉所有后来的中国品牌一个道理:别跟用户谈理想,伤钱。
然后是桑塔纳。
这车停产,一堆人跳出来说什么“一个时代的落幕”。
是是是,落幕了,但这个时代早就该落幕了。桑塔纳是什么?它是工业考古的活化石,是汽车界的诺基亚1110,除了结实,啥也不是。
在今天这个电车已经把冰箱彩电大沙发都快塞进方向盘里的时代,你开个桑塔ナ出门,简直就是一种行为艺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桑塔纳的驾驶体验,关键也不在它本身,在于你作为一个活人,还在坚持手摇车窗的那份倔强。
它的停产,不是因为什么排放法规,那都是借口。根本原因就是它不酷了,不能给用户提供任何情绪价值。
现在的车,首先得是一个“情绪价值的充电桩”,其次才是一个交通工具。桑塔纳浑身上下,连个USB充电口都给你抠抠搜搜,还谈什么情绪?它唯一的价值,就是告诉你爸,这车他当年开过。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接下来,锐志。坏了菜了,说到这个我就来气。
V6后驱,大后超。这八个字在当年,就是汽车圈的“芝麻开门”,是无数直男的精神图腾。
我作为一个曾经真的折腾过二手锐志的中年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车除了V6和后驱,其他地方一塌糊涂。内饰糙得像是叙利亚战损风,空间小得能让你怀疑人生。
但为什么那么多人怀念它?
因为它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我虽然买不起宝马,但我有宝马一半的快乐”的自我安慰。
锐志的停产,标志着平民性能车时代的彻底终结。车企们都开窍了,悟了,发现与其辛辛苦苦调教什么底盘发动机,不如直接给你装个比特斯拉还大的屏幕,再送你一堆没用的会员。
前者是科学,后者是玄学。在消费主义面前,科学永远干不过玄学。
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标,锐志最值钱的是那台V6。现在,后者被前者用一种降维打击的方式给干没了。你再看现在二手锐志的价格,比新车都贵,简直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或者一种执念的时候,你就懂了。
至于思域Type R,那更是重量级。
这玩意儿已经脱离了车的范畴,变成了一种理财产品,一种汽车界的比特币。一台前驱买菜车,落地干到90万,这本身就是一场大型的、荒诞的行为艺术。
会买这车的人,他真的在乎什么纽北圈速吗?他在乎个毛。
他要的就是那个“我很懂车,而且我很有钱”的标签。这个标签,比车本身值钱多了。这是一种金钟罩铁布衫,能隔绝一切性价比的讨论。
暂停进口?只是让这场狂欢变得更加颠了而已。就像是修仙小说里的天材地宝,一旦绝版,价格就不是由价值决定,而是由最疯的那个粉丝决定。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承认,把车比喻成修仙里的法宝,多少有点中二。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那味儿就对了?
所以你看,这些车的停产,可惜吗?
操,当然可惜啊!
它们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曾经真实存在过的,虽然有点笨拙、有点偏执,但至少更多元化的汽车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有的人追求操控,有的人追求皮实,有的人追求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而现在,所有车企都在奔着同一个目标去“修仙”——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百公里加速。大家的产品越来越像,像到最后,你闭上眼睛,都分不清自己开的是小米还是小鹏。
说真的,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都涨价了,感觉现在什么都在通胀,除了我的工资。
最终,我们得到的不是一个更好的世界,而是一个更无聊的世界。
这些停产的车,就像一个个墓碑,告诉我们,那条路,走不通了。不是路错了,是开路的人,都决定去走那条看起来更好走的康庄大道了。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