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市场变天?特斯拉Q3销量失速,比亚迪凭技术和性价比强势反超

这几年,你要是跟人聊天不提两句新能源车,那简直就插不上话。

以前一说这个,大家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名字,八成是特斯拉。

那车,科技感爆棚,开出去有面子,感觉就是未来的样子。

但你有没有发现,现在饭桌上、办公室里,聊比亚迪的人越来越多了。

新能源市场变天?特斯拉Q3销量失速,比亚迪凭技术和性价比强势反超-有驾

甚至很多人心里都开始犯嘀咕,那个曾经一骑绝尘的特斯拉,是不是有点跑不动了?

这不是瞎猜,实打实的数据就摆在眼前,变化来得比想象中要快得多。

咱们就把时间往回倒倒,看看最近这个季度的成绩单。

特斯拉向全球公布,第三季度交付了49.7万辆车,这个数字一出来,连华尔街都抖了三抖。

毕竟,作为把纯电动车发扬光大的鼻祖,特斯拉过去几年一直稳坐头把交椅。

神仙打架凡人看戏

但是,先别急着给特斯拉鼓掌。

咱们把目光转回国内,看看比亚迪的表现。

很多人还觉得比亚迪就是靠便宜车走量,那咱们就公平点,只看纯电动车。

就在同一个季度,比亚迪卖了43.16万辆纯电动车。

这个数字跟特斯拉的差距,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像两个长跑选手,已经肩并肩跑到了最后冲刺的阶段。

新能源市场变天?特斯拉Q3销量失速,比亚迪凭技术和性价比强势反超-有驾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追赶”了,这是一种随时准备反超的姿态。

然而,这还只是故事的一半。

比亚迪真正的杀手锏,在于它不偏科。

除了纯电,它手里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插电式混合动力。

能用电,也能烧油,完美解决了很多人担心开一半没电的“里程焦虑”。

把纯电和插混这两部分加起来,比亚迪第三季度的总销量,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82.2万辆。

这个数字,几乎是特斯拉同期的两倍。

这就好比两个高手过招,特斯拉剑法精妙,但比亚迪不仅剑法不俗,腰里还别着短刀,能远攻也能近战。

事实上,从总销量看,比亚迪已经连续好几个季度超过了特斯拉,市场的天平,确实在倾斜。

一个向下,一个向上

说起来,这两个品牌差不多是同一年“出道”的。

一个直冲高端,一个死守平民,本以为各跑各的,没想到最后还是在全球决赛圈撞上了。

新能源市场变天?特斯拉Q3销量失速,比亚迪凭技术和性价比强势反超-有驾

特斯拉2003年成立,一开始就押宝“纯电”赛道。

2008年上市的Roadster跑车,定价约150万,直接把品牌形象立住了。

随后的ModelS和ModelX,也都是百万级的豪车,鹰翼门一开,未来感十足。

直到2019年,三十多万的Model3落地,特斯拉才算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条“高开低走”的路线,让它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

再看比亚迪,路子完全相反。

虽然它家的F3早在2005年就上路了,但那是燃油车。

它的第一款新能源车,是和特斯拉Roadster同年上市的比亚迪F3DM,一款插混车。

定价不到15万,但当时市场不认,销量惨淡。

后来的纯电E6也一样,叫好不叫座。

技术底子薄,市场接受度低,比亚迪在新能源这条路上摸索了整整十年。

真正的转折点,是“汉”这台车的出现,以及它搭载的“刀片电池”。

新能源市场变天?特斯拉Q3销量失速,比亚迪凭技术和性价比强势反超-有驾

性价比才是王道

刀片电池直接把安全和能量密度拉满了,瞬间成了比亚迪最硬核的王牌。

从那以后,比亚迪的电车就像下饺子一样,唐、秦、宋、海豚……一个接一个推向市场。

它的产品线也像一张大网,从七八万的代步小车,到三四十万的高端车型,应有尽有。

只要你想买电车,就绕不开比亚迪这个选项。

反观特斯拉,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为了保住市场,它在全球范围内一轮又一轮地降价。

销量是稳住了,但利润却大幅缩水,营业利润率从超过17%一路跌到7.6%。

简单说,以前卖一辆车赚的钱,现在得卖两辆多才能赚回来。

尤其在中国市场,国产新势力层出不穷,特斯拉那两款主力车型Model3和ModelY,新鲜感大不如前。

当大环境不好,全球消费者都捂紧钱包过日子的时候,“性价比”就成了最大的吸引力。

咱们就拿两家在全球卖得最火的车来比。

新能源市场变天?特斯拉Q3销量失速,比亚迪凭技术和性价比强势反超-有驾

在日本,比亚迪ATTO3比Model3便宜大概4万人民币。

在澳大利亚,这个价差是4.6万人民币。

在德国、泰国,情况也差不多。性能不相上下,选谁自然不用多说。

真正的底牌是技术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的插混技术,在海外同样吃香。

欧洲很多老城区的充电桩建设很慢,澳大利亚的快充比加油还贵。

这时候,比亚迪这种“进可充电,退可烧油”的“双保险”模式,就显得特别实用。

一个企业能走多远,最终看的还是技术底子。

在这方面,比亚迪是个深藏不露的“技术狂人”。

它拥有的技术专利超过三万项,而特斯拉大概是七千多项。

最值得说道的,还是那个刀片电池。

行业里有个极度严苛的“针刺实验”,很多电池一戳就起火爆炸。

新能源市场变天?特斯拉Q3销量失速,比亚迪凭技术和性价比强势反超-有驾

刀片电池被刺穿后,不仅没起火,连烟都几乎不冒。

比亚迪自己还搞了个更狠的测试:让一辆50吨重的卡车从电池包上压过去。

结果,压过的电池包装回车上,照样能开。

这种近乎偏执的安全追求,成了用户最安心的保障。

更牛的是,比亚迪已经开始向外输出技术了。

它授权世界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使用自己的混动技术,对方旗下可是有标致、雪铁龙、Jeep这些百年品牌。

这标志着中国汽车技术,已经从学习模仿,走到了被国际巨头认可和引进的阶段。

结语

当然,特斯拉依然强大,它在软件和智能化方面仍有优势。

意识到危机的它,也开始求变。

推出了加大空间的六座ModelYL,升级了800公里续航的Model3,还计划推出15万级别的ModelQ。

但全球新能源的牌局,已经不再是它一家独大的场面了。

新能源市场变天?特斯拉Q3销量失速,比亚迪凭技术和性价比强势反超-有驾

比亚迪凭借全面的产品布局、过硬的核心技术和积极的全球化战略,正在成为牌桌上谁也无法忽视的玩家。

它的全球化步伐也迈得越来越稳,在德国销量暴增,在巴西、匈牙利投资建厂。

查理芒格说过,你生产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地生产它。

比亚迪稳扎稳打了二十多年,如今的爆发,正是这种规模优势的体现。

未来的全球汽车市场,这场中美巨头之间的较量,只会越来越精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