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崛起,零跑订单暴涨,国人不再盲目追捧洋品牌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值得我们普通老百姓聊一聊的。

那就是零跑汽车的订单量突然一下子多了起来,据说单日订单还创了新高。

这事儿乍一听,可能就是个企业新闻,但往深里想,它其实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咱们中国人现在买车的心态正在发生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变化。

过去,很多人买车,车标的分量可能比车子本身还重,觉得开个有名的牌子出去才有面子。

国货崛起,零跑订单暴涨,国人不再盲目追捧洋品牌-有驾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似乎不吃这一套了,大家开始琢磨,我花的每一分钱,到底买到了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

要弄明白这背后的原因,我们就得把零跑这个品牌,特别是它卖得好的那几款车,像拆零件一样,一件一件拆开来看,看看它到底给消费者提供了什么。

就拿他们家的主力车型C11来说,价格大概在十几万这个范围。

这个价位,可以说是现在汽车市场里竞争最激烈,也是销量最大的一个区间。

根据行业统计,现在市面上每卖出10台新能源车,就有6台是20万以下的。

零跑正好就卡在了这个最受大众欢迎的价位上。

但光是便宜还远远不够,现在的消费者都精明得很。

零跑真正厉害的地方,是它在这个价位上,给出了很多以前我们觉得得花三四十万,甚至更贵才能买到的配置。

这就像我们去饭馆吃饭,花了一份家常豆腐的钱,老板却给端上来一盘海参鲍鱼,这种惊喜感是实实在在的。

国货崛起,零跑订单暴涨,国人不再盲目追捧洋品牌-有驾

比如说,零跑C11用上了一个叫CTC的技术,这个听起来很高科技的词,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它把电池和汽车的底盘做成了一整个。

以前的车,电池就像一个单独的箱子,硬塞在车底下,占地方不说,还让车里地台中间有个大大的凸起。

现在这个技术把电池变成了车身骨架的一部分,带来的好处特别直接:第一,车里的空间变大了,特别是后排,地板几乎是平的,坐三个成年人中间那位再也不用憋屈地岔开腿了;第二,车身变得更结实,安全性也跟着提高了。

这种技术,以前都是在那些售价上百万的豪华电动跑车上才能见到的,现在零跑直接把它放在了一台十几万的车上,这个吸引力就非常大了。

再一个,就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现在大家开车,尤其是跑高速或者在城市里堵车,时间长了都觉得累。

零跑给它的车全系都标配了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

这是什么概念呢?

就是在高速上,车子能自己跟着前面的车走,自动加速减速,还能稳稳地保持在车道中间,你只需要手轻轻扶着方向盘就行,精神压力能小一大半。

国货崛起,零跑订单暴涨,国人不再盲目追捧洋品牌-有驾

这个功能在过去,往往是那些豪华品牌的专属,而且通常还得另外加好几万块钱去选装。

零跑直接把它变成了出厂就有的标准配置,让很多预算有限的家庭也能提前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安全。

还有车里的那块大屏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车机系统。

很多人都有过体验,有些车的屏幕反应特别慢,点一下要等半天,想用个导航搜个目的地,能急死人。

零跑给新车用上了目前最顶级的高通8295芯片。

这块芯片就相当于给汽车装上了一个最聪明的大脑,操作起来就跟我们用最新的智能手机一样流畅,点哪到哪,语音助手也能很聪明地听懂你的话。

这种流畅的体验,以前也是高端新势力的招牌,现在零不光给你了,还让你不用为此多花钱。

看到这里,很多人心里肯定会犯嘀咕:零跑凭什么能做到这么便宜?

是不是在咱们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了?

国货崛起,零跑订单暴涨,国人不再盲目追捧洋品牌-有驾

这个问题,恰恰是理解零跑模式的关键。

它选择了一条最难走,但现在看来也最正确的路——核心技术自己研发。

在很多新品牌还像“攒机”一样,从不同的供应商那里买来电动机、电池、智能系统,然后拼装成一辆车的时候,零跑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些最核心的东西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就是成本控制。

举个例子,一套智能驾驶系统,如果直接从外面买,成本可能要一万多块钱。

零跑自己从头到尾研发,通过技术上的优化,硬是把成本降低了差不多一半。

再比如驱动电机这些关键部件,它跟浙江本地的供应链企业深度合作,拿到的价格也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不少。

这些省下来的钱,零跑没有装进自己的口袋里,而是直接体现在了车价上,最后让咱们消费者得到了实惠。

国货崛起,零跑订单暴涨,国人不再盲目追捧洋品牌-有驾

这就好比一个饭店,从自己种菜、自己养猪开始,省掉了中间层层的采购成本,最后做出来的菜品,自然可以卖得比别人便宜,分量还给得足。

而且,零跑似乎特别懂咱们普通老百姓开车过日子,到底需要什么。

比如,它在C11这款车上,用了前双叉臂悬架。

这个词听起来有点专业,但你只要知道,这种悬架结构更复杂、成本也更高,一般都用在那些特别讲究操控的豪华运动车上,比如宝马。

它的好处是,车子在转弯或者路面不平的时候,车身会更稳,开起来感觉更扎实、更有高级感。

相比于一些品牌拼命宣传百公里加速快了零点几秒,这种实实在在提升日常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地方,对一个家庭用车来说,显然更有意义。

市场的风向也帮了零跑一把。

这两年,国家对汽车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很多人开始关注既能用电又能用油的插电混动车型。

这种车的好处太明显了:在城里上下班,就用电,一公里才一两毛钱,比坐公交还便宜;节假日想回老家或者出去自驾游,就用油,完全没有找不到充电桩的里程焦虑。

国货崛起,零跑订单暴涨,国人不再盲目追捧洋品牌-有驾

它完美解决了中国家庭“既要、又要、还要”的核心需求。

从数据上看,今年插电混动车的销量增长了将近百分之八十,远远超过了纯电动车。

零跑的增程版车型,正好就赶上了这波最大的浪潮。

归根结底,零跑订单的火爆,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它背后是中国汽车消费观念的一次集体升级。

我们这一代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太多了,买车前会上网看各种评测,会去论坛里跟车主交流,会亲自去试驾对比。

大家越来越明白,一个车标并不能代表一切,汽车的本质还是一个工具,一个用来改善我们生活品质的伙伴。

当我们发现,一台十几万的国产车,在空间、智能化、驾驶感受这些我们日常最在意的方面,已经跟一台贵了十几万甚至二十万的豪华品牌车型相差无几,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做得更好时,那个多出来的十几万,到底值不值得,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这场由中国品牌掀起的“价值战”,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整个汽车行业。

它逼着所有的参与者,包括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定价。

这种激烈的竞争,最终受益的,就是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消费者。

能用更合理的价格,享受到更安全、更舒适、更智能的汽车,这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从这个角度看,零跑的成功,更像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所有人,那个单靠一个车标就能轻松赚钱的时代,可能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