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再开一枪,比亚迪重磅车型要来了!海外早已卖疯
最近刷手机,汽车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2025年10月10日,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巴伊亚州的比亚迪工厂正式下线!
更炸裂的是,巴西总统卢拉亲自接过王传福递上的车钥匙,成为这台宋Pro的车主。
这消息一出来,评论区炸锅:"总统都开比亚迪了?""比亚迪在海外这么牛?""咱们国产车这是要征服全世界了?"
要知道,2025年比亚迪在海外市场那叫一个猛——欧洲、东南亚、南美洲到处都是比亚迪的车,有些地方甚至月销破万,海外消费者排队等车。
现在连巴西总统都成了比亚迪车主,这是要在全球市场再掀起一轮"比亚迪旋风"?
还是要用实力"打脸"那些质疑中国车企的人?
咱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
第一部分:10月巴西工厂下线第1400万辆车,这背后藏着什么大招?
先敲黑板划重点:2025年10月10日,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巴伊亚州的比亚迪工厂正式下线。
当巴西总统卢拉从王传福手中接过宋Pro的车钥匙时,这位近80岁的老人脸上写满自豪,他牵起王传福的手,在现场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讲,毫不吝啬地盛赞王传福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奇才""世界顶尖技术的开创者"。
当时很多人嘀咕:"总统都这么捧比亚迪,是不是太夸张了?"
结果仔细一看数据,真香警告——比亚迪在巴西市场的表现确实炸裂!
先说说这个1400万辆是什么概念。
比亚迪从1995年创立到2025年,用了30年时间达成这个里程碑。
但关键的是,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在巴西的销量突破2万台,成为巴西新能源汽车销冠。
这是什么水平?
要知道巴西一直是日系车和美系车的天下,丰田、大众这些老牌车企在那儿耕耘了几十年。
比亚迪进入巴西市场才几年时间,就能拿下新能源销冠,这背后绝不是运气这么简单。
再看比亚迪在巴西的布局有多狠。
2023年5月,比亚迪收购了位于巴伊亚州卡马萨里的一家前福特工厂,投资10亿美元改造成新能源汽车工厂。
虽然中间因为工人生活条件问题被调查过,工厂建设一度叫停,但最终还是恢复了。
按照规划,这个工厂2025年底可以支持组装,2026年底全面投产,年产能能达到15万辆。
这意味着什么?
以后比亚迪在巴西卖的车,就不用从中国千里迢迢运过去了,在当地生产,成本更低、交付更快,还能规避关税壁垒。
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比亚迪在巴西的定价策略。
根据海外市场数据,比亚迪在巴西的定价比中国本土高出1到2倍,但比当地的同级车型还是便宜不少。
比如宋Pro在巴西的售价折合人民币大概25万左右,但配置和空间比同价位的日系SUV、美系SUV都要丰富。
巴西消费者一算账:花差不多的钱,比亚迪给的续航更长、智能化更高、空间更大,那还选啥?
上比亚迪!
巴西工厂建成后,能为当地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这对巴西经济来说是实打实的好处。
所以你看,巴西总统卢拉为啥这么力挺比亚迪?
因为比亚迪不是简单地卖车,而是把技术、产能、就业机会都带到了巴西,这是实打实的"共赢"。
当时很多人觉得比亚迪出海就是靠"价格战",技术含量不高。
结果这次巴西总统亲自站台,把"比亚迪只会打价格战"的标签撕得粉碎——人家靠的是技术实力、本地化布局和长期战略,根本不是短期的低价倾销!
第二部分: 海外为啥这么火?比亚迪憋的是什么大招?
可能有人要问了:比亚迪在巴西这么火,那在其他海外市场表现怎么样?
为啥比亚迪海外能卖得这么好?
其实这背后藏着比亚迪对全球市场的拿捏。
先看海外战绩有多炸裂。
2024年,比亚迪出口量达43.3万辆,同比增长71.8,增速位列中国汽车品牌第一。
到了2025年,这个势头更猛:1月份海外销量6.63万辆,创月度新高;3月份突破7万辆;5月份逼近9万辆大关。
比亚迪不是只在某一个地区火,而是在欧洲、东南亚、南美洲全面开花。
在欧洲市场,比亚迪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2025年1月,比亚迪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市场销量反超特斯拉。
具体数据炸裂:比亚迪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月销量同比增长551、734和207,而特斯拉在这三个国家的销量则同比减少了8、76和29。
在意大利,比亚迪2025年一季度以0.42万辆销量拿下新能源冠军;在英国,一季度销量达0.93万辆,同比暴增620,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成为英国增长最快的汽车品牌。
在东南亚市场,比亚迪是"收割机"。
在泰国,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以0.88万辆销量夺得新能源销冠,在泰国国际车展上,比亚迪和腾势品牌订单量超1万辆,历史性超越丰田。
要知道,泰国一直是日系车的大本营,丰田、本田在那儿称霸了几十年。
比亚迪能在泰国超越丰田,这简直是"虎口夺食"!
在澳大利亚,比亚迪一季度新能源销量达0.88万辆,其中插混车型BYD SHARK销量是第二名三菱欧蓝德的两倍。
那比亚迪为啥能在海外"打爆"呢?
技术够硬。
比亚迪为了进军欧美市场,专门针对当地法规做了上百项优化。
比如刀片电池通过了欧盟ECE R100最严苛的碰撞测试,针刺不起火、挤压不爆炸;智能驾驶系统符合欧盟GDPR数据隐私法规,用户数据本地化存储。
这些细节让欧美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彻底改观了。
以前他们觉得比亚迪是"廉价品",现在发现人家的技术比特斯拉还扎实。
其次是定价够准。
比亚迪在海外的定价比中国本土高出1到2倍,但比当地同级车型还是便宜不少。
比如在欧洲市场,元PLUS售价大概3.5万欧元(折合人民币28万左右),刚好卡在特斯拉Model Y(4.2万欧起)和大众ID.6(3.8万欧起)之间。
配置和空间比Model Y丰富,品牌调性又比大众"新潮",自然就成了欧洲中产家庭的首选。
本地化布局够狠。
比亚迪在泰国、巴西、匈牙利、乌兹别克斯坦、印尼都在布局工厂,预计2025-2026年陆续投产。
这些工厂建成后,不仅能降低运输成本和关税,还能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这就是"用技术换市场、用工厂换支持"的高明策略。
说白了,比亚迪这次不是简单地"卖车出海",而是要把整个产业链都搬到海外,用全球化的布局把"中国车企只会打价格战"的偏见彻底锤烂。
第三部分:比亚迪全球化战略 海外这么猛,对国内市场有啥影响?
现在问题来了:比亚迪在海外这么猛,会不会对国内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那些国内的竞争对手会不会坐不住了?
从战略层面看,比亚迪2025年的销量目标是55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销量目标超过80万辆。
这意味着海外市场销量增速高达91.8,远超国内市场约30的增速。
这个数据背后透露出一个信号:比亚迪未来的增长重心正在向海外转移。
为啥?
因为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价格战打得一地鸡毛,利润率被压得很低。
而海外市场不一样,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业务毛利率达19.82,高于国内市场毛利率16.97。
卖同样一台车,海外能多赚好几千块,傻子才不往海外冲!
从品牌层面看,比亚迪在海外的成功正在反哺国内市场的品牌形象。
以前国内消费者买30万的车,第一反应肯定是奔驰宝马奥迪。
现在不一样了,比亚迪在欧洲、东南亚、南美洲拿了一堆销冠,连巴西总统都开比亚迪了,这种"海外背书"正在改变国内消费者的认知。
你想啊,一个能在欧洲干翻奔驰宝马、在东南亚干翻丰田本田、在南美洲让总统都认可的品牌,凭啥在国内就"低人一等"?
所以你看,比亚迪最近推出的汉L、唐L这些20万级以上的车型,销量都还不错,这就是海外成功带来的品牌溢价。
从技术层面看,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积累的经验正在加速国内产品的迭代。
比如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兆瓦闪充技术、云辇悬架系统,这些技术都是为了满足欧美市场的严苛要求而研发的。
等这些技术在海外市场验证成熟了,再回流到国内市场,国内消费者就能享受到"全球同步"的技术体验。
这就是典型的"出口转内销"——先在海外市场打磨产品和技术,再用海外的成功反哺国内市场,形成正向循环。
但对其他国内车企来说,比亚迪的海外成功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比亚迪在海外赚到钱了,就有资金投入研发和产能扩张,这会进一步拉大和其他车企的差距。
你看理想、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现在海外布局都还很初级,主要还是靠国内市场输血。
而比亚迪已经能从海外市场"回血"了,这就是降维打击。
比亚迪在海外的成功正在改写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以前是特斯拉一家独大,现在比亚迪在欧洲、东南亚很多市场已经反超特斯拉了。
这种"中国品牌崛起"的趋势,会倒逼其他车企加快出海步伐,整个行业的竞争会白热化。
第四部分: 网友吵翻了!这些质疑你心里也有吧?
比亚迪海外这么火的消息一出来,评论区成了"大型辩论现场"。
有人看好,有人质疑,咱挑几个最典型的问题聊聊。
第一个问题:比亚迪海外卖得贵,是不是在"割洋韭菜"?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
确实,比亚迪在海外的定价比国内高出1到2倍,比如宋Pro在国内卖15万左右,在巴西能卖到25万。
但这不能简单理解成"割韭菜"。
因为海外市场的成本结构和国内完全不一样——运输成本、关税、渠道成本、售后成本都比国内高得多。
而且海外市场的物价水平也比国内高,消费者的支付能力强。
比亚迪在海外的定价虽然比国内贵,但比当地同级车型还是便宜不少,所以海外消费者觉得"真香"。
这不是割韭菜,这是合理定价。
第二个问题:巴西总统开比亚迪,是不是作秀?
有人说,卢拉接比亚迪车钥匙就是做做样子,未必真开。
其实这个担心多余。
巴西之所以力挺比亚迪,是因为比亚迪在巴西投资10亿美元建厂,能为当地创造数万个就业岗位,这对巴西经济来说是实打实的好处。
而且卢拉在现场演讲时说得很明白,他盛赞王传福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奇才",这不是客套话,是真心认可比亚迪的技术实力。
再说了,总统开比亚迪,本身就是对中国品牌最好的宣传,这种"背书"比花多少钱打广告都管用。
第三个问题:比亚迪海外这么猛,会不会引起贸易保护主义?
这个风险确实存在。
欧盟已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了高达17-38的关税,美国和加拿大征收了100的关税。
但比亚迪的应对策略很聪明:避开高关税的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重点布局欧洲、东南亚、南美洲,同时加快本地化生产。
等泰国、巴西、匈牙利、印尼这些工厂投产了,就能规避关税壁垒,成本反而更低。
所以贸易保护主义虽然是个麻烦,但对比亚迪来说不是致命伤。
第四个问题:比亚迪能超越丰田成为全球第一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丰田2024年全球销量大概1000万辆左右,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量427万辆。
从数字上看,比亚迪还差得远。
但关键是增速:比亚迪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41,而丰田基本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按这个趋势,比亚迪2025年销量目标550万辆,2030年很可能突破1000万辆。
到那时候,超越丰田就不是梦了。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在高速增长,而燃油车市场在萎缩。
比亚迪押注新能源,丰田还在纠结燃油车和混动,这就是战略上的差距。
所以未来5到10年,比亚迪超越丰田的可能性非常大。
结语:比亚迪全球化布局 王传福这一枪,瞄准的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天花板"!
从2025年10月巴西总统成为比亚迪车主这一战就能看出来:王传福早就不满足于在国内"卷价格"了,人家现在玩的是"技术全球化加本地化生产"。
先用欧美市场最严苛的标准验证产品力——续航、安全、智能化全部拉满,等产品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口碑做起来了,再把这些"海外爆款"的技术和经验反哺国内市场。
这哪是卖车?
分明是在给全球汽车行业"立规矩"——你们卖30万的配置,我25万全给你;你们续航500公里,我730公里起步;你们还在争论"智驾有没有用",我全系标配天神之眼。
最后来个灵魂拷问:当巴西总统都开上比亚迪了,你还觉得"国产车不如合资车"吗?
当比亚迪在欧洲反超特斯拉、在东南亚干翻丰田的时候,你还觉得"中国车企只会打价格战"吗?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