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比亚迪最近的操作,让整个车圈都弥漫着一股烧焦的味道。
新款宋Pro DM-i还没上,续航号称1500公里,摆明了是冲着“离家出走”这个科目去的。但更骚的操作是,现款直接把价格干到了9万多。
这是什么行为艺术?
这就是不装了,摊牌了。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桌上的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这波操作,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友商放过。核心思想就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你以为车企之间是商业竞争?是是是,表面上都是西装革履,发布会上PPT做得一个比一个精美,动不动就是赋能用户,重塑未来。
实际上呢?
实际上底下都是黑暗森林,每个人都是带枪的猎人。王传福老师最近可能修仙小说看多了,突然悟了,最好的防守不是做个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化身雷电法王,对着整个十万级SUV的鱼塘来一发闪电战,把所有人都电蒙圈。
十万块买个SUV,以前我们聊什么?聊三大件稳不稳定,聊空间够不够用,聊油耗能不能低于8个。大家在一个默认的规则里玩,比谁更体面,谁更能抠成本。
现在比亚迪在干嘛?
它直接掀了桌子,说规则不好玩,我们换个玩法。什么玩法?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它把一个混动系统,一个能让你在市区通勤几乎不花油钱的压缩毛巾,用一个你根本没法拒绝的价格,直接塞到你手里。
这就很流氓了。
我作为一个开了几年日系车的中年人,我看到这个9万多的价格和百公里4.5的馈电油耗,我心态是有点崩的。我每个月加的那几百块油钱,突然就显得特别冤大头,好像我不是在加油,我是在给石油公司上供。我当年买车图个啥?图个省心耐用?现在人家直接把使用成本这个维度给打没了,这还怎么玩?
这他妈的还让别人怎么玩?!
所谓的新款升级,加个主动进气格栅,搞个电子怀挡,其实都是点缀。真正的杀招,就是那个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DM-i系统,现在用一个近乎疯狂的价格在进行无差别扫射。
这是一种典型的“发疯”式打法。它不再纠结于单个产品的毛利,而是追求一种战略上的碾压。我用一款已经摊平成本的老车型,把价格打穿,把所有潜在的燃油车用户全部吸到我的池子里。等你们这些合资品牌反应过来,开始研究要不要跟进降价的时候,不好意思,我的新款已经上市了,开始收割那些追求新技术的用户了。
一套组合拳,典中典的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我突然想起来我楼下那辆停了半年的僵尸车,车主估计早就忘了。你看,有时候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但车企不行,尤其是在这个时代。
有人总喜欢聊技术,聊什么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讲真,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在绝对的低成本面前,有时候显得特别脆弱。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可能在山东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科技和狠活都得往后稍稍。
同样,决定一个家用车生死的,不是你的屏幕有多大,语音助手有多骚,而是楼下大妈买菜的时候,会不会跟邻居说一句:“诶,那谁家的车,一个月电费才几十块,真省。”
这就是民粹,这就是基本盘。比亚迪把这个基本盘拿捏得死死的。
写到这里,我感觉我对比亚迪有点太狠了,但没办法,它就是那个班里突然考第一还说自己没复习的同学,不打不行。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有些品牌是不讲道理的。比如奔驰,它最值钱的就是那个标。买奔驰的人,他不是为了省油,他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开的是奔驰。这种品牌玄学,是比亚迪暂时还碰不了的瓷。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比亚迪续航长,他可能会觉得你的信仰不够纯粹。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对于十万这个价位的绝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每个月能实实在在省下来的油钱,是那个能让你毫无焦虑地从城东跑到城西的续航里程。
所以,你以为买宋Pro DM-i的人是在算经济账吗?
不,他们只是单纯地想看合资车不爽很久了,觉得凭什么你们靠着一个老掉牙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就能躺着赚钱。现在终于有个国产品牌,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把价格和技术都给你拉满,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骑在合资脸上的机会。
这才是核心。
爽,就一个字。至于友商们看了会不会哭晕过去,太阳会不会一个趔趄,那重要吗?
不重要。因为在掀桌子的人眼里,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那就是,桌子必须掀。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