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家门口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越来越贵了? 48V小电车充满一次竟要4块钱,而民用电价才0.5元/度! 算笔账:1度电能让房间亮4天灯,却只够最小型号电车跑30公里。 60V、72V的车更惨,充满电动辄十几元!
充电桩企业喊冤:我们真没赚多少!
“场地费太贵”“商业电价高”,这些理由听起来合理? 但真相是:2025年国家新规已明确,小区充电桩必须按居民电价收费,安徽等地甚至要求物业免收场地费!
上海车主发现,7月充电费不降反升,高峰时段突破2元/度,比谷电价(0.4元/度)翻了5倍!
服务费才是“隐形收割机”
充电账单的秘密藏在“服务费”里。 郑州一位出租车司机曝出:充电费半月暴涨87%,服务费从0.1元/度飙到0.42元/度,占总支出的70%!
离谱的是,加盟模式下平台抽成高达40%-70%,运营商为回本只能狂涨服务费。
成本真相:设备贵? 回本慢? 都是借口!
企业总抱怨设备贵:一台快充桩5万-20万,场地年租金10万-50万。 但数据显示,自建充电站利用率超30%时,2年就能回本,年回报率可达25%!
实际运营中,运营商却把慢充桩回报率低(5%-8%)的代价转嫁给用户:调低输出电流,让充电时间翻倍,变相多收费。
民生工程成了“提款机”
全国3.5亿电动车用户被迫依赖充电桩,企业却把基础设施当摇钱树。 有运营商坦承:“不涨服务费咋赚钱? 单靠电费早倒闭了! ”
对比新能源汽车充电桩(8%-12%回报率),电动自行车充电费溢价超300%,堪称暴利。
错峰充电? 省的钱都被“偷”走了
教你省钱的攻略满天飞:“深夜充电省一半! ”但杭州车主实测发现:同一台桩,谷时段充电8小时,比官方标注多耗电30%。
原来,老旧设备电力损耗高达20%,加上企业暗中限流,用户看似省钱,实则被“薅羊毛”。
市场调节价=随意涨价?
服务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后,企业涨价肆无忌惮。 上海某小区充电桩7月服务费涨幅50%,业主投诉却被驳回:“价格自主定价”。
政策要求运营商公开成本核算,但至今未见一家企业公示。
薄利多销? 他们宁愿“饿死同行”
行业专家疾呼:充电桩应学特来电,规模扩至10万台后,服务费降至0.3元/度仍盈利! 可现实是,部分企业死守高毛利,甚至玩起金融骗局:海南全享通充电桩项目被曝“1年回本”骗局,99%资金用于填坑,仅1%建真桩。
拒绝当“沉默的韭菜”
北京某小区业主委员会联合谈判,逼充电桩企业将服务费从1.2元/度砍到0.6元/度。 秘诀? 查政策:国家规定住宅充电桩执行居民电价;算成本:单桩日均收益超144元即暴利;敢维权,民生工程不该是资本游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