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之下,慕尼黑某家普通汽车展厅里,几辆新上架的比亚迪“海豚”安静地躺在展台。两名生着金发蓝眼的中年销售,一边翻着手机看着7月新车注册数据,一边以半开玩笑的口吻嘀咕:“中国人不光会做电池了,还抢了特斯拉饭碗?”临近下班,一位抱着孩子的德国妈妈试着拉开车门,新的“电车时代”,正在暗处悄然更迭。
比亚迪7月份在欧洲的新车注册数同比飙升225%,而特斯拉滑落了40%。如果不是数据挂在大屏上,你很难不疑神疑鬼,怀疑这是不是哪个搞笑新闻、或者后厨误把数字写反了。毕竟,电动车这个词,过去几乎和特斯拉划了等号。
电动车圈流行一句行话:“风口之下,猪也会飞;但只有真的会游泳的才能活到下一轮海啸。”冷眼看去,比亚迪这头“大象”,在关税、舆论、品牌壁垒的多重包围下,不光没被熬成“酱猪脚”,居然涨势最猛。这更像是个现场谜案,到底什么东西,悄悄改变了格局?
先说说案件始末——比亚迪欧洲新车注册13503辆,特斯拉8837辆。而且,这发生在“逆风”时期,比亚迪的关税高于特斯拉,基本属于带着镣铐跳舞。这种反常的“吊打”,举报人可能会觉得是操控,但在专业视角下,原因却简单得不失优雅——比亚迪车型矩阵足够宽,定价策略又足够“懂人”,它下场不是把所有鸡蛋放进一只篮子,而是分成了“鲑鱼籽”:海豚、秦、宋、汉……你喜欢哪颗挑哪颗,预算宽还是窄,总有一颗下饭。
特斯拉的“王冠”掉下去,并没有发出剧烈的声响。老实说,除了马斯克把自己当门口招财猫,来来回回地折腾模型3、Y(换两年新颜色叫换代),它这些年几乎没什么新鲜感;再加上马斯克在政治上的“极限运动”,瞬间让欧洲主流消费群体开始嫌弃。宁愿掏钱买辆看起来“耳熟但不聒噪”的,比亚迪,也不乐意做亿万富豪政治试验田的小鼠。
比亚迪赢得好看,路径其实不难理解——铺货广、性价比高、经销网络下沉快。你要SUV有SUV,要比大众便宜也能便宜,插电混动让续航焦虑的德国郊区大叔也很满意;而且比亚迪在泰国、东欧“磨刀”,加紧海外工厂布局和地方雇员,让“本地化”这事儿做得比某些号称“地球公民”的老美还像点地球人的样子。
但放下这幅“销量冠军奖状”,问题其实刚刚浮出水面:下一局比拼,真的还靠这些老套路吗?又或者,这种胜利的背后,是为下一个裂缝埋下了种子?
这儿得旁敲侧击地挖挖行业的“藏书楼”——电动车革命分三段:电动化、智能化、服务化。眼下比亚迪无疑是“电动化”的擂主,但千万别忽视一件事:“吃硬饭”的打法,挺适配早期市场比赛。但当马路边那盘沙盘,不再比谁电池大、谁铁皮厚,转而拼谁的行车系统更聪明、安全、好用,比亚迪现在拿在手心的这把“七段变速香肠切割刀”,很可能就未必是最顶用的兵器。
举个能打的例子——特斯拉为什么死磕“纯视觉”硬件?是省钱吗?当然不是。完全统一的传感器方案,是在为“数据同构”铺路。所有特斯拉,每天在全世界不同道路、气候、交通规则下,收割一锅标准化、可叠加、可比对的数据,拿回去教AI怎么开车;而只要有升级,OTA云上一推,全球车队立刻进化。这纯粹不是“打补丁”,是全局的演化。
结果是什么?哪怕你是五年前买的二手Model 3,今天给钱订阅自动驾驶,也能和最新Model S 一起提前进入“车轮上的GPT”。特斯拉最硬核的产品不是车本身,而是不断进化的“全栈大脑”。
我们再拉回比亚迪:“天神之眼”,很威风对吧?激光雷达、大疆算法、闭眼都能看路?但你细品,比亚迪的智驾方案,是为不同价位、不同车型分别配置的;中高端多装几个激光雷达,入门款可能“摄像头都给你省一个”。为什么?当然是让消费者感知价值差异,喜欢哪档掏哪档的钱。这做法在油车、传统制造业,是教科书;但智能化时代,这叫“把数据分隔成几锅炖肉,最后每锅都没炖透”。
通俗点,你有一亿用户,结果数据被七八个硬件体系割成琥珀蜜蜡,各自熬汤,好处是你卖啥都能赚着价差,坏处是永远没有一桶金色原汁汤能养自家AI,打不出一套“横跨级别的大模型”。你收集到的路面经验、极端交通场景,分散在不同“灯组-雷达-摄像头”组合下,训练一次只能用一小块,浪费了最大的“流量红利”。
从某种意义讲,比亚迪和特斯拉,是两种汽车未来观的“正面冲撞”:一个强调制造与产品多样性,一个死盯软硬一体的数据闭环。短期看,谁车多、谁渠道广,谁可以占山为王。但再往后走,车辆的核心资产,就是标准化大数据。
这么分析下来,似乎命运已暗中择主。但旁观者久了,也知道行业惯性和认知转型,永远是两马拉一车,扯着脖子较劲。比亚迪的优势,“多快好省”到底能续航多久?它会踏出“二次自我革命”那一步,还是继续拉高“性价比红利期”,见招拆招?只有它自己知道答案。
其实,不只是汽车圈,所有烧科技的生意,到最终都是比谁先放下欲望,把流量池变成护城河。只是,这护城河到底是堆硬件水泥,还是码数据钢筋,今天的比亚迪,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魔幻的思考起点。
有人赌硬,有人赌软,有人赌自己能左右逢源,你怎么看?倘若让你选车、选股、选未来,你会选“大鱼多”还是“水更深”?欢迎在评论区巨细无遗地补刀。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