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发动机进水的危害很大,轻则熄火不能开了,重则直接顶坏连杆和活塞,损坏气缸壁,就需要大修了。一般是行驶在积水很深的地方,发动机才有可能进水。有人就提出疑问了,为什么正下着大雨,发动机在雨中行驶不会进水呢?
先得搞明白发动机进气的原理。它跟人一样的呼吸,只不过人用鼻子,发动机靠进气系统。你打开发动机舱,能看到一个挺大的盒子,这里面是空气滤芯,后面连接到发动机上了,前面也连接一个管子,通往车头前方,这就是进气管,负责给发动机送空气。汽油燃烧得靠氧气,没有空气输入,发动机就不能工作了。我们说的进水,不是发动机表面进水,而是水沿着这根进气管被吸进气缸,这才叫进水。就好比我们游泳时,鼻子吸了水被呛着一样。
雨哗哗下的很大的时候,车子往前快速行驶,就相当于往水里面冲,那雨水咋没顺着进气管灌进去呢?有两方面原因。第一个最关键,那就是进气口位置。汽车工程师早把这事儿琢磨透了,进气口一般都设计在发动机舱上方,打开机盖仔细观察就能看到,基本上就在机盖下方很近的地方。
拿常见的家用车来说,进气口高度普遍在离地70-90厘米。距离机盖近,机盖就相当于一把伞,覆盖住了进气口,即使雨再大,也就不容易进去。就好比你打着伞在雨中行走,我们的腿很容易被淋湿了,但我们的头,由于靠近伞的上方,就不容易淋湿,哪怕刮风,把雨刮斜了,头也不容易湿。汽车进气口就相当于距离伞很近的地方,再加上中网也会阻挡一部分雨水,所以不容易被淋湿,当然就不会进水。
第二个关键因素是进气管的构造决定的。进气管可不是一根直来直去的管子,它是弯弯曲曲的,拐了好几个弯,就像家里的排水管存水弯一样。哪怕有几个零星雨点进入了进气口,由于水量太少了,也会被弯弯曲曲的管路挡下来,附着在管路上。如果附着数量多,形成水滴了,就会沿着进气管自己流出来。
为什么会流出来?因为进气管里面高,外面低的缘故。看节气门或者空气滤芯的位置,基本上在发动机的最高点了。而进气口,在机舱盖下方一点,进气口的位置要比空气滤芯低。所以有少量水就会自动流出来。就像我们感冒了流水一样的清鼻涕,虽然我们一直在呼吸,但不会被吸入肺里,自己就流出来了。
就算真有漏网之鱼,没有流出来的,还有空气滤芯的阻隔,它像个精密的滤网,能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杂质,同时也能挡住水汽。
当车子涉水行驶的时候,跟这个就不一样了。如果水很深,淹没了进气口,进气管路里面全部充满了水,发动机在吸气的时候,一点空气都没有,只能把水往气缸里吸。虽然空气滤芯有阻隔功能,但水太多了,依然会从孔隙中穿过,进入气缸里。有人还会说,水没有进气口深,为什么也进水了呢?
这是因为车子走起来时,水面会产生晃动,特别是对面也有车再走,晃动得更大。即便静止时没超过进气口,但随着水面晃来晃去,就会超过进气口的高度,进入管路中。有很多车就是这么被淹的,看着别人的车顺利通过了,想着自己也肯定能过,结果到了水中间熄火了,就是水面晃动造成水面升高的原因。
所以雨中行驶不用怕发动机进水,最关键的是走积水路段,要小心。看到水深淹没车轮高度的三分之二时,最好绕路,不要冒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