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轴距大幅加长,加长方式帕梅直呼内行

最近我们获得了关于小米汽车的若干重大情况,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开发目标在于解决后排空间局促的问题。其实这说明小米汽车在SU7和YU7成功之后,开始对产品的定义重新审视,毕竟雷军可以靠着自己的人设成功任性两次并获得成功,接下来就是要开始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轴距大幅加长,加长方式帕梅直呼内行-有驾

小米SU7 L出现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SU7上一些保守诟病的问题,首先是小米SU7这款车在目前的市场的更新换代节奏上,发售2年这个时间节点对于小米来说绝对算应该推出全新产品和老产品的更新换代车型的重要时机。所以YU7之后,SU7的改款和修正就被提上了日程。

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轴距大幅加长,加长方式帕梅直呼内行-有驾

SU7的主要问题在于车身的外尺寸和车内实际空间存在严重的不统一,小米SU7拥有接近5m的车长和3m多的轴距,但是后排空间却非常拥挤逼仄,后排座椅过于靠前,前排在调整到合适坐姿之后,后排的腿部空间就基本等于没有了。这对于花20多万买一个家用车的用户来说,实在是过于鸡肋。所以,空间不行,就加长解决。

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轴距大幅加长,加长方式帕梅直呼内行-有驾

(后排头部、膝部空间都非常逼仄)

从谍照看来,此次SU7 L通过轴距增加80-100mm、车长突破5.2米,直接对标宝马5系、奔驰E级等行政级轿车。这种改变并非简单的尺寸放大,而是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回应——家庭用户需要更宽敞的后排容纳儿童安全座椅,商务场景需要更体面的空间接待客户。

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轴距大幅加长,加长方式帕梅直呼内行-有驾

那新车和小米SU7有何不同?小米SU7 L的谍照揭示了其设计理念与现款SU7的显著差异,核心在于从好看到好看且能用的观念转变。现款SU7以4997mm车长、3000mm轴距打造出低趴运动姿态,溜背式车顶与紧凑后门设计虽强化了视觉动感,却牺牲了后排实用性,导致身高超1.8米的用户普遍反馈膝部空间局促。而SU7 L通过轴距加长至3100mm左右、车长突破5200mm,直接对标保时捷Panamera行政版,后门长度显著增加,C柱至车尾的溜背线条更流畅,既保留了运动基因,又通过优化车顶过渡角度释放了后排头部空间。

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轴距大幅加长,加长方式帕梅直呼内行-有驾

这种调整并非简单“拉皮”,而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深度重构。谍照显示,SU7 L延续了米字型大灯、贯穿式尾灯等家族设计语言,但通过加长部分重新分配了车内空间:第二排座椅靠背角度微调、膝部空间提升至中大型轿车水平,与宝马5系、蔚来ET7相当,同时可能采用更厚的座椅填充物与独立空调出风口,强化长途乘坐舒适性。此外,SU7 L或通过优化底盘调校与配重比,平衡长轴距带来的操控挑战,例如采用更精准的转向系统或智能四驱技术,确保弯道稳定性不降反升。

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轴距大幅加长,加长方式帕梅直呼内行-有驾

内饰层面,SU7 L预计升级五屏联动系统,后排新增两块小米Pad拓展屏,配合骁龙8295芯片实现CarPlay/AirPlay无缝互联,满足家庭用户对智能化与娱乐性的双重需求。这种设计理念转变,本质是小米对市场反馈的敏捷响应——通过加长轴距补齐空间短板,同时以科技配置提升豪华感,吸引既追求驾驶乐趣又需兼顾家庭出行的年轻消费者,实现从“单品爆款”到“场景覆盖”的战略升级。

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轴距大幅加长,加长方式帕梅直呼内行-有驾

咱们聊完SU7 L的这些新鲜事儿之后,还是得说点严肃的事情。SU7 L的加长方式仍然让我们看到了小米汽车在设计上的惰性。虽然说这样加长之后确实是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这种加长的方式和动线,却让我们觉得非常有意思。小米SU7 L的加长设计虽在数据层面展现出对市场需求的回应,但从细节处理与结构逻辑来看,其与保时捷Panamera行政版加长方式的相似性,暴露出小米在高端设计语言构建上的惰性与模仿痕迹。

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轴距大幅加长,加长方式帕梅直呼内行-有驾

从轴距分配逻辑看,Panamera行政版通过加长150mm轴距(标准版2950mm→行政版3100mm),重点优化后排腿部空间与行李厢容积,同时保持短前悬、长后悬的经典运动比例。SU7 L的轴距加长幅度与之高度接近(推测3000mm→3100mm左右),且同样采用后门长度显著增加、C柱至车尾过渡放缓的设计,这种“比例复制”直接导致两款车在侧视图中呈现相似的修长感,甚至后三角窗的倾斜角度都存在趋同。

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轴距大幅加长,加长方式帕梅直呼内行-有驾
小米SU7 L已经开始路试,轴距大幅加长,加长方式帕梅直呼内行-有驾

在空间优化细节上,Panamera行政版通过降低后排座椅H点(臀部高度)30mm、缩短坐垫前端厚度,换取更充裕的膝部空间,同时保留跑车级坐姿的包裹感。而SU7 L谍照显示,其后排座椅同样采用“低坐姿+长坐垫”设计,甚至可能借鉴了Panamera的“凹陷式头枕”以减少头部空间侵占。这种对人机工程学解决方案的直接套用,反映出小米尚未形成独立的空间优化体系。

(Panamera行政加长版的后排凹陷式头枕)

更关键的是设计理念的趋同。Panamera加长始终围绕“运动豪华”双基因,通过可调空气悬架、后轮转向等技术平衡长轴距的操控劣势;而SU7 L若仅通过加长解决空间问题,却未同步升级底盘调校或动力匹配,则暴露出“为加长而加长”的功利思维。当小米将Panamera的加长逻辑简化为尺寸参数的复制,而非理解其背后的设计哲学,本质上仍是高端市场探索中的路径依赖。

(糖总所绘制的小米SU7L的假想图)

总结,上面的文章当中我们一直忍着没说第一开始的小米SU7 L的比例非常奇怪,车尾的比例非常小,显得非常古怪。你可以说这是骡车或者是设计还没有完稿,但是通过小米汽车对于后排空间问题的动作来看,不优化人机工程或者说没有办法优化人机工程,只能暴力加长轴距,而且加长动作中的消失点构建和曲线运用的方式,还是暴露了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我们还是希望无论是原版车的造型还是后期的改款,多一些原创和具有自己风味的设计。#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