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驾驶新纪元:日产ProPILOT的2027之约

#科学颜论进行时#

城市驾驶新纪元:日产ProPILOT的2027之约

2025年9月22日。东京街头。一辆看似普通的日产Ariya纯电车型悄然穿行。它越过路口。绕过人行横道。钻进狭窄街巷。方向盘自动旋转。刹车油门精准配合。这不是科幻电影。是日产下一代ProPILOT系统的现实路测。

2027年。这个时间点已被日产牢牢锁定。从这一年起,日本市场的新车将陆续装备这套系统。一个明确的信号。自动驾驶的战局已从高速公路转向城市迷宫。

从高速到街巷:八年磨一剑

回顾2016年。日产首代ProPILOT系统问世。搭载于Serena车型。它能在高速公路上完成单车道驾驶。基础的加速、刹车、转向辅助。但驾驶员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一个开始。

2019年。进化到来。第二代系统实现了高速公路上的脱手驾驶。甚至能够自动超车、根据导航下高速。但舞台依然限定在高速公路。

直到现在。2025年的秋天。下一代ProPILOT打破了场地限制。核心变化是什么?城市街道成为新战场。系统采用了英国初创公司Wayve的AI技术。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思路。

城市驾驶新纪元:日产ProPILOT的2027之约-有驾

Wayve的“端到端”学习模式。不依赖高精地图和预设规则库。它通过真实驾驶数据训练AI模型。让车学会像“有经验的人类司机”那样判断。更像人。更灵活。这或许是日产敢于宣称其系统“比特斯拉FSD更智能”的底气所在。

硬件与边界:L2的智慧

看看它的感官系统。11个摄像头。5个雷达。1个下一代激光雷达。强大的感知网络。Wayve虽强调视觉为主,但日产保留了雷达和激光雷达。为什么?为了冗余。为了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依然可靠。这是对安全的务实考量。

然而日产反复强调。这仍是L2级辅助驾驶。驾驶员必须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系统并非在所有条件下都可用。这是一种谨慎。也是对当前技术边界的清醒认知。

对比特斯拉FSD的纯视觉路线。日产选择了多传感器融合。更丰富的感知维度。或许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但也可能带来更稳定的表现。一场技术路线的竞赛已经展开。

战略布局:从日本走向全球

城市驾驶新纪元:日产ProPILOT的2027之约-有驾

日产的策略清晰。“先日本,后海外”。2027年首先在日本搭载量产车。这是明智的选择。日本的道路环境密集多变。是绝佳的测试场。Wayve已在横滨设立中心。专门进行本地化开发。

更深层的布局在于L4。日产曾计划在2027财年前后于日本启动无驾驶员L4出行服务。新一代ProPILOT的城市能力。正是为未来更高级别自动驾驶打磨感知与决策能力。一步一个脚印。

至2026年,日产计划让全球超过250万台车辆搭载ProPILOT技术。一个庞大的目标。普及的背后是安全愿景。日产始终追求的“零伤亡”目标。

未来的道路

2027年并不遥远。当第一批搭载新一代ProPILOT的日产汽车驶入城市街道。驾驶体验将被重新定义。通勤可能不再疲惫。城市交通或许更高效。

但技术只是工具。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机器与人类和谐共处。在复杂的城市交通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日产的谨慎态度值得赞赏。不夸大能力。明确系统边界。

我们期待2027年的到来。不只是为了新技术。更是为了那个更安全、更轻松的未来出行愿景。日产ProPILOT。正在铺就这条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