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车企如何跑赢“中国速度”新赛道

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车企凭借“中国速度”迅速崛起,不断迭代新技术、新产品,让曾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合资品牌倍感压力。面对挑战,合资车企纷纷开启“研发2.0”时代,将中国市场从“执行末端”升级为“创新源头”,加码研发投入,追赶“中国速度”。

加码研发投入,打造“创新引擎”

合资车企深知,要想在中国市场立足,须紧跟“中国速度”,进行技术创新。为此,他们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建立本土化研发体系,打造“创新引擎”。

跨国车企如何跑赢“中国速度”新赛道-有驾

奔驰: 近5年在中国研发总投资超过105亿元,在北京和上海设立研发中心,涵盖前沿设计、电动出行、智能互联等领域。未来,奔驰将继续以“中国速度”加速产品落地,推出更多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车型。

宝马: 2023年研发投入达9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集中投入“新世代”产品架构、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等前沿方向。宝马在中国建立了德国以外大全面的研发体系,并以全球标准进行本地化测试。

跨国车企如何跑赢“中国速度”新赛道-有驾

通用: 将“在中国 为中国”战略升级为“在中国 为全球”,持续与合资伙伴共同打造创新成果,重构产业链价值。

“总部主导”转向“中国先行”

过去,合资车企的车型开发大多由总部主导,中国市场只是执行末端。如今,他们开始将中国市场视为“创新源头”,将研发主导权交由中国团队,实现“中国先行”。

上汽大众: 研发中心获得更充分的本土化决策权,协作模式从“总部指令、本地执行”升级为“联合定义、共同开发”,纯电车型开发周期缩短30%。

跨国车企如何跑赢“中国速度”新赛道-有驾

东风日产: 授权中国研发团队主导车型开发,中国团队拥有高度话语权,研发周期大幅缩短至24个月。

丰田: 以丰田中国研发中心为核心,构建本土工程师主导的研发体系,未来中国车型的开发决策权将由日本总部转至中国。

合作共赢,共建生态

除了加大研发投入,合资车企还积极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共建生态,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

奔驰: 与腾讯、高德地图、火山引擎等中国科技公司合作,加速自动驾驶、智能导航、大数据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跨国车企如何跑赢“中国速度”新赛道-有驾

宝马: 与中国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结语

合资车企的“研发2.0”时代,是应对中国市场挑战的然选择。通过加码研发投入、打造“创新引擎”、实现“中国先行”以及共建生态,合资车企有望追赶“中国速度”,在中国市场重新焕发生机。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