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万起的朗逸Pro,是大众的诚意还是最后的挣扎?
昨天朋友圈被上汽大众刷屏了——全新朗逸Pro正式上市,起售价直接干到8.88万。这个价格一出,我身边好几个准备买车的朋友都坐不住了,连夜在群里问:“现在买燃油车还来得及吗?”
就在朗逸Pro上市的同一天,行业报告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46%。一边是新能源高歌猛进,一边是传统燃油车放下身段,用“白菜价”反击。朗逸Pro的定价,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合资燃油车在2025年末的集体焦虑。
价格战火下,朗逸Pro的求生欲有多强?
看看朗逸Pro的定价策略,就能感受到上汽大众的“求生欲”爆棚。8.88-11.29万的价格区间,不仅比老款直降3万多,甚至已经杀入了同级别国产车的价格腹地。
更狠的是,大众还同步推出了2年0利率、4000元以旧换新补贴,这是铁了心要在年底前抢一波销量。毕竟,2025年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前十个月新能源汽车生产1267万台,同比增幅高达28%,燃油车的市场份额正被一步步蚕食。
加量还降价,朗逸Pro到底PRO在哪里?
作为一款换代车型,朗逸Pro确实拿出了诚意。车身长度增加到4720mm,比老款长了42mm,看起来更修长大气。隐藏式门把手和贯穿式尾灯这些流行元素一个不落,至少在外观上跟上了时代。
内饰更是脱胎换骨,10.25英寸液晶仪表+12.9英寸悬浮式中控屏,配上高通8155芯片,操作流畅度终于不再是大众的短板。支持苹果CarPlay、华为HiCar、百度CarLife多种手机互联,算是解决了用户的核心痛点。
最让人惊喜的是底盘升级——后悬架换成了四连杆独立结构。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过减速带再也不用担心后排乘客抱怨了,驾乘舒适性有了质的提升。
1.5T+独悬,才是朗逸Pro的精髓
动力方面,朗逸Pro提供1.5L和1.5T两种选择。如果你只是日常代步,1.5L+6AT的组合够用且省心。但如果你对驾驶质感有要求,我强烈建议加钱上1.5T版本。
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18kW,配合独立后悬架,无论是动力响应还是过弯稳定性,都比低配的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好太多。而且这台1.5T发动机能用92号汽油,长期使用成本并不高。
朗逸Pro的对手们,谁最该紧张?
朗逸Pro的这个定价,显然不只是针对合资竞品。8.88万起的价格,已经直接威胁到同价位的国产新能源车。
面对比亚迪秦PLUS、吉利帝豪这些国产好手,朗逸Pro的优势在于大众品牌的认知度和遍布全国的售后网络。特别是对于那些对电动车仍有顾虑、或者充电不方便的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一台靠谱、实惠的合资燃油车依然很有吸引力。
不过朗逸Pro也有软肋——虽然智能座舱升级明显,但相比国产新能源车在智驾方面的激进,朗逸Pro的驾驶辅助系统还是相对保守。对于追求科技感的年轻消费者来说,这可能是个扣分项。
现在买燃油车,是抄底还是接盘?
朗逸Pro的降价不是个案。最近半年,合资燃油车纷纷放下身段,用价格换市场。背后的逻辑很清晰:随着2026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退坡(从全额免税改为减半征收),车企们都想抓住最后的窗口期。
如果你正在考虑买车,我的建议是:首先,明确自己的需求。如果每天通勤距离不长、有固定充电位,国产新能源车确实香。但如果经常跑长途、或者身处充电不便的地区,一台性价比高的燃油车依然是稳妥的选择。
其次,不要太纠结于“现在买车会不会很快被淘汰”。汽车不是手机,燃油车在未来五年内仍然会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那台车。
朗逸Pro的激进定价,反映了2025年车市的残酷现实——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适应的玩家。大众们能否靠“性价比”打赢这场保卫战,最终还是要由消费者用钱包来投票。
看完这篇文章,你会考虑8.88万的朗逸Pro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